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维持性血透动静脉患者实施专业护理模式的临床影响。方法:将 2018年 10月 ~2019年 4月我院收治的 106例维持性血透动静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53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动静脉手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接受动静脉手术后实施专业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 P< 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维持性血透动静脉患者实施专业护理模式,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内瘘专业护理模式 维持性血透 动静脉瘘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专业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透动静脉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实施维持性血透动静脉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目标,以时间编号法纳入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为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使用专业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5例并发症,实验组患者发生1例并发症,差距对比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为76%,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6%,两组间数据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业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透动静脉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率,避免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内瘘专业护理模式 维持性血透析 动静脉瘘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对使用动静脉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穿刺的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9年 3月 -2020年 1月 80例使用动静脉进行血液透析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穿刺,实验组实施钝针扣眼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组织感染、穿刺点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组织感染、穿刺点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使用动静脉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钝针扣眼穿刺法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满意度。

  • 标签: 钝针扣眼穿刺法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内瘘穿刺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表现。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冠状动脉患者10例进行超声心动图诊断表现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右冠状动脉右室4例,左室1例,右房3例,左冠状动脉左房1例,左室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已成为冠状动脉重要的诊断方法,大多数病例能明确的显示瘘管行程及引流出口,对少数难以显示而又高度怀疑的患者,需经食管超声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来确定诊断。

  • 标签: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的护理体会。方法DSA引导下,经动脉途径插管使用球囊或弹簧圈行颈内动脉海绵窦栓塞,治疗。结果27例治疗后出院;1例术后发生穿刺点出血,经及时处理后血肿吸收;1例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及时处理后完全康复。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术后穿刺点出血,神经功能障碍是主要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症,及时进行治疗。

  • 标签: 颈动脉海绵窦瘘 球囊 弹簧圈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椎动脉动静脉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2009年收治的5例椎动脉动静脉病人均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1例表现搏动洼包块者另行手术治疗。结果5例病人均达到即刻全部栓塞,临床症状好转,没有发生并发症。5例病人中仅1例口被闭塞而保持椎动脉通畅,其余4例均需要牺牲椎动脉才能闭塞异常血流。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椎动脉动静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椎动脉动静脉瘘 假性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球囊 弹簧圈
  • 简介:摘要:患者青年男性,因“阵发性胸闷、气短、心悸5天”就诊。临床初步诊断:胸闷待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扩大,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窦,起始段扩张,向后下沿房室沟迂曲走行,内径明显扩张,于左室后壁二尖瓣后叶瓣根处入左室腔,舒张期左室内见右冠状动脉灌注血流。超声诊断:右冠状动脉-左室。患者前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行手术治疗,术中诊断右冠状动脉-左室,行右冠状动脉-左室封堵术。术后复查超声见左室后壁二尖瓣后叶瓣根处见封堵器回声,位置固定,左室腔未见残余分流,左室舒张内径逐渐恢复至50mm。本病例超声诊断结合相关文献,超声心动图能检查及时诊断冠状动脉,有利于患者尽早治疗,改善预后,而且超声心动图随访,能评价治疗效果和心脏恢复情况。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超声
  • 简介:下肢动脉依据其部位及功能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血管,股动脉作为流出道的末端以及流入道的起始,对其处理有复杂性和特殊性。股动脉狭窄闭塞是股动脉疾病最为常见的[1]。目前关于股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主要有人工血管转流术、内膜剥脱术、血管腔治疗等。近年来腔治疗凭借其微创、快速康复、安全、手术时间短等优势发展迅速,再加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多为老年患者,

  • 标签: 支架内再狭窄 腔内治疗 流入道 流出道 人工血管转流术 闭塞患者
  • 简介:摘要对1例外伤致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合并右侧颈内动脉床突段动脉瘤病人进行护理。混合型颈内动脉海绵窦临床较少见,通过术前对病人实施动脉瘤护理、眼部护理、颈总动脉压迫试验护理、外伤所致骨折的护理及心理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神经系统症状的观察、穿刺点局部的护理等,观察病人临床恢复情况。病人术前心理状态平稳,手术顺利,术后护理措施妥当,康复出院。现将针对该例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动脉瘤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明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4期
  • 机构: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重庆潼南 402660
  • 简介:蛛网膜下隙出血是一种危及生命的脑血管疾病,因此,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传统的手术夹闭合介入栓塞治疗都是有效的方法,但介入栓塞治疗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成为治疗急性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
  • 简介:支架血栓形成(stentthrombosis,ST)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e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金属裸支架(bare-metalstents,BMS)的时代,其发生率为1.2%。随着高压球囊及强效抗血小板药物的广泛应用,其发生率降低至0.7%。尽管其发生率低,但是后果很严重,病死率高达20%-25%。在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s,DES)的时代,DES没有增加ST的发生率。2006年WCC/ESC的会议上Camenzind等公布的荟萃研究显示,4年的随访中第一代DES增加死亡和Q波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药物 药物洗脱支架 Q波心肌梗死 严重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动脉-头静脉造是所有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血管通道,有长效通畅性和低并发症等优势。术后前4个月桡动脉-头静脉失败率约20%~50%。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能帮助筛选合适患者并制定手术方案。本文应用超高频探头超声对119例桡动脉-头静脉造患者的5个血管指标进行检测,探讨这5种血管危险因素对术后血流量的影响以及与早期失败的相关性。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 内瘘血流量 尿毒症患者 血管条 造瘘 血液透析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髂总动脉瘤腔治疗过程中利用髂动脉分支支架(IBD)保留髂动脉的临床结果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使用IBD技术重建髂动脉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14例患者中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瘤4例,腹主动脉瘤合并髂总动脉瘤和髂动脉瘤2例,孤立性髂动脉瘤7例,腹主动脉夹层合并髂动脉瘤1例。髂总动脉瘤直径为(32.10±9.05)mm。结果植入自制 IBD 和临床试验支架各 7 例。技术成功率为92.9%(13/14)。术后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范围1~42个月)。随访期内1例因髂总动脉瘤破裂而死亡,其余病例植入的IBD支架均通畅,瘤体无扩张。结论IBD是髂动脉瘤腔治疗中保留髂动脉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髂动脉瘤 髂动脉分支支架 腔内治疗
  • 简介: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疗法已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术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的动脉途径以经股动脉途径为主,其主要优点是穿刺操作简单、方便,成功率高,但其主要缺点是局部血肿发生率高,常规动脉压迫病人痛苦大,卧床、住院时间长等。目前,越来越多的心脏介入治疗采用上肢的经桡动脉途径,其优点是动脉压迫方便,出现血肿少,病人不需要卧床,痛苦小,住院时间短,不影响抗凝药物的连续使用,其缺点是桡动脉较细,穿刺有困难,导管操作较复杂。我科从2002年4月起开展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经桡动脉途径 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干预 经股动脉途径 血肿发生率
  • 简介:目的探讨溶栓后即刻置入支架的方法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溶栓术后血管重新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宣武医院2003年7月-2004年12月采用动脉溶栓加支架置入治疗的7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尿激酶超选择动脉溶栓,溶栓后对血管狭窄行支架成形术。结果7例溶栓后均再通。基底动脉尾段狭窄1例,主干狭窄4例,头段狭窄2例.动脉狭窄率平均为85%.即刻置入冠脉支架。置入支架后造影显示血管形态良好.残留狭窄率小于20%。术后复查点片状脑出血2例。术后症状好转或消失6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超选择动脉溶栓联合支架治疗能够防止血管再闭塞及卒中复发,改善病人预后。

  • 标签: 基底动脉血栓 动脉溶栓 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