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唑来膦酸治疗肿瘤骨转移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以及中国肿瘤协会等数据库,收集唑来膦酸治疗肿瘤骨转移的随机对照试验论文中的相关数据,并对参考文献进行回溯,按照排除和纳入标准,对其质量进行确认,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患者2025例,纳入28个随即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唑来膦酸治疗肿瘤骨转移,和单纯的常规治疗相比,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进行放射式治疗后的疼痛率(95%CI,OR=3.45,P<0.0001),患者的活动能力(95%CI,OR=2.94,P<0.0001)和生活质量(95%CI,OR=2.85,P<0.0001),并有效降低肿瘤患者的骨相关事件发生率(CI95%,OR=0.18,P=0.03)和新生骨转移肿瘤发生率(95%CI,OR=0.25,P<0.0001),但是在不良反应方面,患者的低钙血症(95%CI,OR=8.95,P<0.0001)和发热(95%CI,OR=11.96,P<0.0001)这两个并发症的情况明显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唑来膦酸治疗肿瘤骨转移,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其活动能力,对转移性疼痛可以有效控制,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大大下降,但是会造成患者低钙血症和发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内发生早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4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及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无骨转移时间(BFT)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早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14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位BFT为25.9个月(范围:0.1~201.3个月)。确诊乳腺癌的年龄≥59岁、肿瘤分期T2及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10枚均为乳腺癌早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χ2=18.42,P<0.001;χ2=21.71,P<0.001;χ2=30.79,P<0.001)。患者年龄≥59岁、肿瘤分期T2及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10枚均为乳腺癌早期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92,95%CI: 1.367~4.184,P=0.002;HR=2.159,95%CI: 1.061~4.393,P=0.034;HR=1.964,95%CI: 1.167~3.305,P=0.011)。结论高龄、原发肿瘤直径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多的乳腺癌患者更易发生早期骨转移。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转移瘤放射和CT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8例骨转移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骨转移瘤患者各44例,其中实验组患者运用CT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运用X线进行诊断。比较两组骨转移瘤患者的检出率。结果两组骨转移瘤患者经过诊断发现,实验组患者骨转移瘤的检出率为97.7%(43/44);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54.5%(24/44)。经过对比,实验组患者骨转移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骨转移瘤患者的诊断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诊断方式能够有效的对骨转移瘤患者进行诊断,并且较X线的诊断更佳,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转移瘤安排X线放射诊断、CT诊断两种不同诊断技术的效果,以此为疾病诊断确定最佳诊断方案。方法: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骨转移瘤的患者抽取58例,分别安排X线诊断、CT诊断,设为X线组、CT组,对两组诊断后疾病检出率和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CT组检出率高于X线组,P<0.05;对骨转移瘤中癌症类型占比分析,占比最高的恶性肿瘤疾病是肺癌,其次是乳腺癌、鼻咽癌、肝癌;骨转移位置主要在脊柱、头颅、四肢、盆骨、肋骨等处。结论:骨转移瘤临床通过X线诊断、CT诊断等技术均可以对骨转移确诊,明确转移位置和转移肿瘤疾病类型,其中CT诊断的检出率更高,适用于骨转移瘤临床诊断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温经止痛方温敷背部经络对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收治的54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所有患者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止痛疗法指南进行治疗,对照组不加其他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温经止痛方温敷背部经络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癌痛缓解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QOL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三阶梯止痛疗法基础上配合中药温经止痛方温敷背部经络对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缓解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常规放射治疗与89Sr核素治疗对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2例骨转移性疼痛患者纳入到研究对象中,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将112例患者分为常规放射治疗组与89Sr核素治疗组,对于常规放射治疗组,应用常规放射治疗,对于89Sr核素治疗组,应用89Sr核素治疗法,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从体力改善情况来看,89Sr核素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放射治疗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89Sr核素治疗组为7.14%,与常规放射治疗组的8.93%无明显差异,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转移性疼痛患者,应用89Sr核素,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这一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护理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的8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性举措,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改善情况,监测两组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0级疼痛(4.88%)占比与对照组(0)比较无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Ⅰ级疼痛(53.66%)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21.95%),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Ⅱ级(39.02%)、Ⅲ级疼痛(2.44%)占比显著少于对照组(53.66%,24.39%),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9.51%)显著低于对照组(39.02%),组间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采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期间,积极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疼痛缓解效果,且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患者采取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就诊的94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患者为探究对象,采取随机法进行分组,各组纳入47例,分别为常规组、试验组。两组均采取药物进行治疗,常规组予以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试验组同时予以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评价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较,试验组的VAS评分较低,KPS评分较高,HIS、SP、5-HT水平较低,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患者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具有显著价值,能够改善患者活动能力与疼痛情况,同时还可降低疼痛指标水平,具有深入分析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类型疼痛性脊柱转移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98例疼痛性脊柱转移癌患者为对象,均自愿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根据术前CT表现将其分为三组,其中32例溶骨性脊柱转移癌患者作为A组,30例成骨性脊柱转移癌患者作为B组,36例混合性脊柱转移癌患者作为C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等变化。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术后患者VAS评分明显下降,SF-36评分明显提高,PSQI指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VAS评分、SF-36评分、PSQI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类型疼痛性脊柱转移癌均可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和分析89SrCl2合用亚甲基二膦酸辅以外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为120名骨转移癌患者分成3组进行治疗,甲组应用89SrCl2合用亚甲基二膦酸辅以外放射治疗,乙组单纯应用内照射放疗,丙组单纯应用外照射放疗,评价三组的综合疗效。结果甲组其远期止痛疗效显著高于乙组和丙组,其肿瘤杀灭效果显著,平均使癌灶瘤体体积缩小50%以上。结论骨转移癌以89SrCl2合用亚甲基二膦酸辅以外放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甲基二磷酸盐(99TC-MDP,云克)联合氯化锶(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同同煤集团总医院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多发性骨转移癌骨痛患者95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云克组37例采用单独云克治疗、89SrCl2组29例采用单独89SrCl2治疗,联合组29例采用云克联合89SrCl2治疗,三组均治疗5 d,每月为1疗程。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止痛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云克组、89SrCl2组、联合组患者疼痛缓解率分别为67.6%(25/37)、69.0%(20/29)、79.3%(23/29),联合组疼痛缓解率高于云克组(χ2=4.25,P<0.05);联合组骨转移灶有效率为41.4%(12/29),高于云克组的0.0%(0/37)、89SrCl2组的17.2%(5/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09、10.54,均P<0.01)。三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云克联合89SrCl2治疗骨转移癌,明显优于单独89SrCl2及单独云克治疗,且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外照射放疗法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接受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100名,其中64名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出现骨转移。64名患者中21名患者接受4Gy/次的外照射放疗,21名患者接受6Gy/次的外照射放疗,22名患者接受8Gy/次的外照射放疗治疗。对每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α=0.05。结果4Gy组中7名患者疼痛完全缓解,5名患者疼痛缓解,9名患者疼痛依然严重;6Gy组中9名患者疼痛完全缓解,5名患者疼痛缓解,7名患者疼痛依然严重;8Gy组中13名患者疼痛完全缓解,6名患者疼痛缓解,3名患者疼痛依然严重。P<0.05,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8Gy/次的剂量可以有效的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