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曹聚仁先生,1900年6月26日出生在浙东金华乡下的蒋畈村(今属兰溪市梅江镇),记得曹聚仁先生于1972年7月23日在澳门去世的时候,笔者才两岁,那时候也不可能与曹聚仁谋面。大约笔者在上中学时,有幸读到曹聚仁的自传《我与我的世界》(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记得那本自传是曹聚仁的元配王春翠签名送赠蜀山中学图书室的,才知道曹聚仁与笔者竟然是同喝家乡梅溪水长大的同乡。读曹聚仁在自传中描写家乡的风土人情,倍感亲切,笔者从此就迷上了乡贤曹聚仁。

  • 标签: 曹聚仁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三不朽 《我与我的世界》 中学图书室 风土人情
  • 简介:2000年的《洛阳年鉴》是由洛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华书局出版的洛阳市首部年鉴。一册在手,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封面、封底和环衬的设计。该设计庄重、典雅,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浓,更十分有气派。封面和书首环衬是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型石雕像彩照,特别是环衬,整幅是龙门石窟奉先寺石雕像的全图,并横排有两行大字:“龙门石窟跻身世界文化遗产行列”、“石窟艺术走向世界,千年大佛绽开笑颜”。

  • 标签: 龙门石窟 洛阳 雕像 石窟艺术 年鉴 身世
  • 简介:张九成(1092—1159),字子韶,自号无垢居士,又号横浦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始学于杨时,绍兴二年(1132)廷试第一。历官礼部侍郎,因不主和议,触忤秦桧,谪居南安军(治今江西省大余县)十四年,专心钻研经义。传世有《横浦先生文集》、《孟子说》等。

  • 标签: 佚文 《孟子说》 礼部侍郎 大余县 江西省 居士
  • 简介:台儿庄大战期间,著名诗人臧克家随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来到台儿庄,历时10余天,先后次深入战地进行采访。笔者查阅有关史料,采撷到臧克家当年来台儿庄采访时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为全面追记臧克家当年赴台儿庄进行战地采访的情况,笔者又与臧克家的女儿臧小平联系,她提供了臧克家当年采访台儿庄战役的一些情况。

  • 标签: 台儿庄大战 战地采访 臧克家 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 司令
  • 简介:中国传统的地狱观是建立在佛教"业"与"轮回"的思想上的,其中对"业"的审判对应着地狱的惩治功能,而对"轮回"的期待又催生了救渡的出现。通过对佛道两教的经典、图像以及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地藏十王"系统形成之前,由阎罗王、泰山府君、五道大神组成的"王"体系已经存在,并流行于南北朝晚期到中唐以前,至迟到中唐时期,地藏菩萨已经成为了地狱中的监察者与救渡者。地狱"王"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也反映出了儒释道教融合与佛教中国化的趋势。

  • 标签: 地狱、阎罗王 三教融合 三王 地藏菩萨
  • 简介:温咏《木兰诗》有感木兰扮男代父征,飞度关山熄烟尘,汗马靖边十二载,乐府诗颂巾帼英。

  • 标签: 《木兰诗》 杂诗 乐府诗
  • 简介:晁公武是南宋著名的目录学家,著述很多,但大多散佚。本文在前人辑佚的基础上,在《郡斋读书志》中辑录了晁公武的两则佚文,在《文献通考·经籍考》中辑录了《郡斋读书志》的一条佚文,总计则。

  • 标签: 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 《文献通考·经籍考》 辑佚
  • 简介:作为自然世界的骄子,世界自然遗产——托木尔峰及其周边的冰川、森林、草甸,构成了一幅宏伟的立体图画。仰望冰河之上的托木尔冰峰,会令人深切感受到造物的博大与宏阔,进而产生对自然的敬畏。尽管迟至20世纪40年代,这座冰峰之上的冰峰才获得了初步准确的高度数据,并由此确立了它天山第一高峰的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在此之前对它一无所知。我相信,在口耳相传的民间诗歌、神话或者传说故事中,这座山峰的形象必然会一次次出现。在另外的语境与历史中,它或许有另外的名称。

  • 标签: 世界自然遗产 古道 托木尔峰 40年代 20世纪 民间诗歌
  • 简介:本文节译自1748年3月6日至5月10日的《日记》。这两个多月中,正值大金川战事紧急,清军的挫败在日记中多有记录,李安德对战事的结局持悲观态度,且倾向于同情金川番人,他的立场与1746年官府迫害天主教紧密相关。此时,四川全省只有李安德一名神父维持教务,教会内部的纠纷让他颇为焦虑。此次中译以杜埃(ColetteDouet)女士的法译本为基础,参考了拉丁文原文。

  • 标签: 教难 金川 番人 岳钟琪
  • 简介:52.(义熙八年)七月癸亥,月奄房北第二星。占同亡。甲申,太白犯填星,在东井。占曰:“秦有大兵。”乙未。月犯井铁。八月戊申,月犯泣星。(卷二十五页735)

  • 标签: 《宋书》 时误 补校 中国 历史研究
  • 简介:中国山水散文历史悠久,其滥觞可追溯到《尚书·禹贡》。纵览数千年山水散文的发展,可以发现条提升轨迹:山水散文由客观记叙到主观抒怀,从景中无我发展到景中有我,主体意识渐趋显豁强烈;由文意单纯到笔致繁富,从单写山水风物发展到兼写天人境界、家国命运、文化血脉,审美旨趣渐趋丰富充实;由模山范水到写景如画,从刻板的写景状物发展到塑造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写作技巧渐趋娴熟高妙。《徐霞客游记》(以下简称《游记》)在这个方面都集前人之大成,作出了里程碑式的重大贡献。一、身许山水的主体风范山水散文必须景中有'人'方魅力横溢,这条创作法则为古人所悟解接受,居然经历了上千年。先秦两

  • 标签: 山水散文 《徐霞客游记》 景中 《尚书·禹贡》 写景状物 徐霞客
  • 简介:是的,如果有谁走在贵德的大山,他也一定会怀疑贵德小江南根本就是一个虚构。是的,贵德是有一些地方比较荒凉,虽然荒凉也是一种大地本色。然而,贵德一定是小江南,一定是,不然就不会一代人,一代人,一叫就叫了多少年……

  • 标签: 三河杨柳风 贵德三河
  • 简介:大事记撰写题余朝霞要编修好地方志,大事记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此,仅就本人在编写及参考目前部分志书(稿)的大事记中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浅见。一、对事物的记述过于琐细在《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中指出:,“新方志的大事记,要详今略古,适当选...

  • 标签: 大事记 柳宗元 古汉语 解放前 科技成果 “文化大革命”期间
  • 简介:周世钊(1898—1976)湖南宁乡人。1913年春至1918年夏,周世钊在湖南第四师范和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同班学习年半,直到毕业。周世钊与毛泽东有着"同"的密切关系。"同"即"同乡、同学与同事",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冲与周世钊的故乡相距仅15公里,同在一师同班读书,同在修业小学教书。周世钊从一师毕业后,至长沙修业小学教课,并在毛泽东任主事(校长)的湖南一师附小兼课,同时与毛泽东一起办《小学生》、《湘江评论》等报刊。1920年任湖南《通俗教育报》编辑。1921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国文系,1927毕业。毕业后,到长沙明德中学、周南女子中学、第一师范等校教国文课,直到1949年7月,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后任湖南一师代理校长。解放后,正式被任命为校长。1950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后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8年任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厅副厅长。1959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被选为湖南省副省长,后担任省政协副主席。1976年4月20日逝世。先父严怪愚与周世钊交往颇深,现据了解所及,将周世钊作为毛泽东诤友谏劝毛泽东的几件事,整理以飨读者。

  • 标签: 毛泽东 周世钊 湖南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师范
  • 简介:一代书法大师、原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务委员沈尹默先生离开我们已有27年了。沈老的音容笑貌、谈吐雅姿似在眼前,无法忘怀。岁月荏苒,我如今自己也年届花甲、荣幸地成为文史馆一员,对沈老的怀念更是有增无减,总感到这几年沈老似乎是寂寞了,就让自己回忆一点真实的历史以纪念这位长者,也讲几句心里话给沈老听,解解他在九泉之下的寂寞。让沈老知道,现在活着的许多人仍很想念他。他所披荆斩棘开辟的书法之路上行者众多,后继有人。

  • 标签: 文史研究 沈尹默 书法家 上海市 书法艺术 后继有人
  •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似长江大河,源远流长,中国理学博大精深犹如这滔天江河,奔流不息。今天,我们深入研究、挖掘、开拓性地批判继承中国理学(或关学),是新时期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凝聚世道人心,重铸价值理念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

  • 标签: 关学 关中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建设 批判继承 重要任务
  • 简介:饮食是人类的第一需要。饮食活动是人类生活方式中最根本的活动。从历史角度看,饮食文化是人类的第一文化,其他文化都是以后才相继产生的,所以有人把其他文化称之为次文化。没有哪种文化能像饮食文化那样是从人类一开始就产生的,也没有哪种文化像饮食文化那样涉及到每个人,是每个人都参与的文化。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已不满足“茹毛饮血”,只吃野生食物,而要求经过加工而后食,于是形成烹饪文化。饮食文化,中外各异,就中国而论,各地不相同。川菜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和特色,它的形成与演变,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本文着重谈一下川菜文化特色中的包容性、创造性、独特性的问题。

  • 标签: 川菜文化 饮食活动 中国 包容性 创造性 独特性
  • 简介:“荷叶饭”由军旅之食嬗变而来。一提到“荷叶饭”,广东人老少皆知,广东的荷叶饭,荷香溢鼻,清鲜可口,是夏季的传统美食。这种食品,早在清朝的《广东新语》已有记述:“东莞以香粳杂鱼内诸味,包荷叶蒸之,表里香透,名日‘荷包饭’。”因此,广东的荷叶饭相传以东莞太平镇的最为著名,原因这一带盛产荷叶和粳米。每当夏季,人们喜用香粳配上虾米、香菇、鸡肉等上料,用荷叶包裹蒸煮,作为远行进餐或馈送亲友之食物。

  • 标签: 粤食 “荷叶饭” 广东 传统名菜 美食学
  • 简介:宝”太监郑和是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历来学者对“宝”解释多有不同,笔者经研究认为宝是郑和官职的称谓,即“宝信官”之简称。因为多部刻本记载郑和生前曾为“大明国奉佛印信内官监太监”,简称“宝信官”,其职务是掌管皇宫王府、陵墓的修建和采办宫廷所需婚丧礼仪所用珍宝等一切器物。郑和下西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采办营建北京皇城的一切所需。后来由于国力衰落和国内矛盾,明王朝中止了“下西洋”的活动。

  • 标签: 郑和 三宝 三宝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