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装封箱机的条包烟外观检测装置存在待检条包烟受下一条包烟干扰现象。在待检测条包烟前端安装触发拍照检测,在下一条包烟前端安装到位检测,实现对下一条包烟进行夹紧固定,使进入条包烟外观检测装置的条包烟实现分离,解决了条包烟外观检测误剔率较高问题。

  • 标签: 外观检测 像素 夹紧固定 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7年山东省临沂市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并对其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HFMD患儿粪便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用人横纹肌肉瘤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通过与人类肠道病毒比较,对分离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和基因重组分析。结果自重症HFMD患儿粪便标本中成功分离到1株柯萨奇病毒A组2型(coxsackievirus A group 2 type, CoV-A2),命名为CoV-A2 SD17-430,系统进化分析进一步确定其基因型属于D2基因型。SD17-430衣壳蛋白编码区与CoV-A2国际原始株同源性高,在非结构蛋白编码区与CoV-A4(MH086949)和CoV-A14(KP036482)同源性高。结论与原始毒株相比,CoV-A2 SD17-430株发生了较大程度的遗传变异,其进化过程中可能与多个A组肠道病毒发生了基因重组。应继续加强对HFMD病原的全面监测,以便进一步了解其病原谱变化,为制定更有效的HFMD防控策略提供数据参考。

  • 标签: 柯萨奇病毒A组2型 手足口病 病毒分离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二胎产妇产后腹直肌分离症(DRA)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不良结果。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门诊复查的300例产后6周的二胎产妇,于产后6、12个月随访,采用触诊法测量腹直肌分离距离(≥2指诊断为DRA);产后12个月测量不良结果:采用徒手肌肉测试法行腹壁肌肉功能(力量和耐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价腰背部疼痛程度、国际尿失禁专家咨询委员会问卷-尿失禁简版(ICIQ-SF量表)评价尿失禁情况及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评价生命质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RA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300例产妇年龄(31.7±4.0)岁,两次均顺产者171例,顺产、剖宫产各1次者36例,两次均剖宫产者93例;双胎者10例,单胎者290例。DRA发生率,产后6周为51.7%(155/300),产后6个月为39.3%(116/295,失访5例),产后12个月为27.7%(80/289,失访6例)。产后12个月82例DRA、209例无DRA产妇年龄分别为(32.6±4.4)和(31.3±3.8)岁(t=2.53,P=0.01),孕期体重增加(15.6±4.6)和(14.6±4.5)kg(t=1.65,P=0.10),孕期腹围增加(28.8±6.7)和(26.5±5.8)cm(t=2.68,P=0.01),腹围比(1.41±0.10)和(1.38±0.08)(t=2.54,P=0.01),单胎者为72和209例、双胞胎者为8和2例(Z=-3.76,P<0.01),两次均顺产者34和131例、顺产和剖宫产各1次者10和25例、两次均剖宫产者36和53例(χ2=11.39,P<0.01)。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12个月DRA的相关因素显示,产妇年龄>35岁(P=0.03,OR=1.95,95%CI:1.08~4.28)、腹围比>1.5(P=0.04,OR=6.39,95%CI:1.16~47.63)、双胞胎(P<0.01,OR=17.88,95%CI:3.03~105.51)、两次均剖宫产(P=0.02,OR=2.06,95%CI:1.10~3.86)是DRA发生的影响因素。产后12个月,DRA产妇的腹部肌肉力量(Ⅰ级0例、Ⅱ级3例、Ⅲ级27例、Ⅳ级50例)和耐力[19.5(15.3,30.8)s]均弱于无DRA产妇[Ⅰ级0例、Ⅱ级0例、Ⅲ级21例、Ⅳ级110例,Z=-3.62,P<0.01;50.0(30.5,61.0)s,Z=-8.91,P<0.01],腰背部疼痛重于无DRA产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23.3(13.3,28.9)比20.0(6.7,22.2)分,Z=-2.10,P=0.04],两者尿失禁发生率[18.8%(15/80)比14.5%(19/131)]、ICIQ-SF评分[均为0(0,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66,P=0.42;Z=-1.18,P=0.24);SF-36中生理健康领域得分较无DRA组产妇低[(70.0±12.7)与(75.9±12.4)分,t=-3.34,P<0.01],心理健康领域得分[(71.8±16.5)与(73.8±14.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P=0.36)。结论二胎产妇产后DRA发生率较高。产妇年龄大、腹围比大、双胞胎、剖宫产是DRA发生的影响因素;DRA可导致腹壁肌肉功能障碍、腰背部疼痛及生命质量下降。

  • 标签: 妊娠,多胎 产妇 腹直肌分离症
  • 简介:【 摘要 】: 作为空气的重要组成成分,氧气是人类生存、工业生产中必不可缺的气体 。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大量氧气被用在生产当中,所以为了满足所需的氧气使用量,如何制备氧气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深冷空气分离法以及其在制氧中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详细分析其在制氧系统中的应用 。

  • 标签: 深冷空气分离法 制氧特点 制氧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分离出丝状真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结果,提高对该类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宣武医院临床标本分离到丝状真菌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微生物学结果。比较肺部感染组和定植/污染组及存活组和死亡组的差异,分析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结果共收集分离丝状真菌的患者110例,男70例,女40例;年龄(69.81±13.93)岁,年龄范围为26~97岁,≥60岁占82.73%。70例(63.64%)确诊为丝状真菌感染,其中肺部感染组62例(56.36%),致病菌以曲霉菌为主(87.10%,54/62)。定植/污染组40例(36.36%),均来自呼吸道标本,分离菌株包括曲霉菌(82.50%,33/40)、青霉属等。2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发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36,P<0.05)。2组标本均主要来源于呼吸科、急诊科和老年科。菌种分布均以曲霉菌属(烟曲霉和黄曲霉)居多,肺部感染组菌种分布更广。肺部感染组主要危险因素为有肺部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使用和糖尿病,肺部感染组较定植/污染组病死率高(35.48%比5.00%,χ2=12.55,P<0.01)。肺部感染组患者住院期间均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好转40例(64.52%),死亡22例(35.48%)。死亡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存活组(t=4.83,P=0.01),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死亡主要危险因素(χ2=8.40,P=0.02)。G试验和GM试验在肺部感染组检测阳性率高于定植/污染组(P值均<0.05)。结论丝状真菌感染病死率高,通过对丝状真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特征研究,有利于提高丝状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标签: 真菌 感染 危险因素 定植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在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component separation technique, CST)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例行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间质瘤局部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手术,所有病例均是生长于胃壁的单一肿瘤。术中术野稳定、清晰,无肿瘤破裂,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病理报告示间质瘤。中位手术时间 64(48~92) min,中位失血量 38( 22~105) 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 5( 4~7) d。术后 1 例患者发热,经对症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12个月,无局部复发病例,无穿孔,出血等相关术后远期并发症。结论: 应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行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新颖、可行、术后并发症少,可广泛应用于胃部间质瘤的治疗。

  • 标签: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腹腔镜 胃肠道间质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株从长爪沙鼠盲肠分离的野生鼠疫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噬菌体来源于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一只自毙长爪沙鼠,自盲肠分离。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分析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对温度和酸碱度的稳定性,对氯仿、乙醇、异丙醇和紫外线的敏感性,宿主谱,以及对鼠疫菌野毒株的裂解性。结果噬菌体单噬菌斑直径约为10.00 mm,电镜观察噬菌体头部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由一直径约为51.72 nm的头部和长为10.00 nm的尾部组成。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为0.01,潜伏期约为20 min,爆发期为20~100 min,爆发量为200 PFU/cell。噬菌体对50 ℃以下耐受良好,在pH 5~12的条件下能保持较高活性。噬菌体对氯仿、10%乙醇和异丙醇耐受良好,紫外线照射2 min即可杀灭大部分噬菌体。噬菌体宿主谱窄,专一性强,亦能裂解鼠疫菌野毒株。结论该株鼠疫噬菌体分类归短尾噬菌体,有辅助诊断鼠疫菌的应用潜力,丰富了野生鼠疫噬菌体数据库,为野生鼠疫噬菌体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 标签: 鼠疫(耶尔森氏)杆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微滤膜分离技术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在我疾控中心 76 份阳性微生物待检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38 份,对照组采用常规平板培养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而实验组采用微滤膜分离技术进行微生物检测,分析两组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 结果 实验组采用微滤膜分离技术检测微生物的应用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平板培养方法检测微生物的应用效果。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微滤膜分离技术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检测时间,而且还可以减少微生物培养期间污染风险的发生。

  • 标签: 微滤膜分离技术 疾控中心 微生物检测
  • 简介:摘要: 从牙牙学语到对答如流,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时间总是在那么不经意之间悄悄地溜走。而当幼儿园的小朋友,第一次离开父母或是爷爷奶奶的怀抱,去到幼儿园时,总是有那么多不舍与不适应。哭闹、焦虑、依恋、紧张多种情绪不断产生。而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对在一日活动中如何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进行探讨,希望得出可供参考的策略。

  • 标签: 一日活动 农村幼儿园 新生 分离焦虑
  • 简介:摘要我国自建国以来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奉行分类指导工作原则,特别划分民族自治区域,为边疆少数民族人民创设了一系列良好的边疆经济发展优待政策,并对基层党组织群众施以富有人文关怀特色的党建政治教育,帮助其提升党建觉悟,承担自身职责,更好地服务人民、造福百姓,将党的基本思想和政治理念具体推进深入到群众工作中。

  • 标签: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职责范围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于高程起伏较大的地形,公路隧道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巴中规划六路九寨山隧道工程为例,阐述了公路隧道浅埋暗挖施工中,初期支护的质量控制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旨在提高交通公司隧道施工水平,从而成本控制能力。

  • 标签: 隧道施工 锁脚锚杆 喷射混凝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神经鞘瘤MRI脂肪分离征和神经出入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神经鞘瘤患者的MRI资料。根据手术所见肿瘤位置,将患者分为肌内、肌间组,对两组神经鞘瘤的脂肪分离征和神经出入征进行对照分析,并以χ2检验比较两组间两种征象的分布情况。结果141例患者共有152个病灶:肌内神经鞘瘤41个,肌间神经鞘瘤111个。肌内神经鞘瘤出现脂肪分离征48处、神经出入征14处,肌间神经鞘瘤出现脂肪分离征9处、神经出入征190处。统计结果显示,两组病灶的脂肪分离征(χ2=55.545,P<0.001)、神经出入征(χ2=26.96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分离征多出现在肌内神经鞘瘤,神经出入征多出现在肌间神经鞘瘤。

  • 标签: 神经鞘瘤 磁共振成像 脂肪分离征 神经出入征
  • 简介: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分公司天然气处理厂 457001 摘要: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洁净的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开发利用的一项关键技术,在国内已经形成一个产业,每年都有国企和私企投入到能源消费结构中,增长速度很快。液化天然气是一个产业链,包括液化厂、储运等等,大量的相关设计、生产、施工、研究工作需要去做。

  • 标签: 天然气 重烃脱除 方法
  • 简介:摘要:从 2017年 10月份开始,全国开展采测分离例行监测工作。采测分离模式下我省不同测站测定感潮河段总磷的数值差异较大,笔者通过实验分析发现,主要是由于水样消解后对总磷浊度处理方式不同所导致,本文通过水样消解后直接测定总磷与 3种去除总磷浊度干扰方法的 比对研究,为提高感潮河段总磷测定准确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采测分离 感潮河段 总磷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内置外架系统(internal fixator, INFIX)结合空心钉治疗合并耻骨联合分离的骨盆前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12例合并耻骨联合分离的骨盆前环损伤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39.5岁(范围,23~64岁);交通伤4例,坠落伤3例,挤压伤5例;均为前后挤压伤。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1型6例,B3型3例,C1型1例,C2型2例。6例B1型损伤患者和3例B3型损伤患者后环采用经皮骶髂关节空心钉固定,1例C1型损伤患者和2例C2型损伤患者后环采用脊柱-骨盆三角固定治疗。记录每例患者INFIX结合耻骨联合空心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X线透视次数,术后摄骨盆X线片及行CT检查观察复位情况及螺钉位置,应用Matta放射学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评价骨盆骨折后功能恢复程度。结果12例患者手术时间42 min(范围,35~56 min),术中出血量28 ml(范围,15~40 ml),两侧INFIX置钉处切口长度2.7 cm(范围,2.2~3.5 cm),耻骨联合空心钉置钉处切口长度0.8 cm(范围,0.6~1.2 cm),X线透视次数38次(范围,26~55次)。术后X线片及CT检查示所有螺钉位置均准确,固定牢固,耻骨联合复位良好。术后Matta放射学标准评定:优10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12/12)。1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范围,6~15个月)。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均示骨折愈合良好,耻骨联合复位未丢失,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3.4周(范围,10~18周);Majeed评分88.34分(范围,73~97分),其中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1.7%(11/12)。术后1例出现股神经压迫症状,去除INFIX后恢复正常;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3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应用INFIX结合空心钉治疗耻骨联合分离,手术微创,术后疗效优良,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耻骨联合分离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内固定器
  • 作者: 刘尊杰 黎全华 杨永弘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科,北京 100026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超声科,郑州 450052 ,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广东 深圳 518000;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肺炎链球菌是儿童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首位致病病原,可引起侵袭性和非侵袭性疾病。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国内肺炎链球菌耐药克隆的替代使耐药问题日趋严重。推广疫苗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控制肺炎链球菌耐药克隆的播散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血清型 抗生素耐药 分子流行病学 多位点序列分型
  • 简介:摘要:贵州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15万吨二甲醚装置,利用外商专利技术,装置从 2010年开车以来,由于催化剂是专利商捆綁使用,前期结蜡比较来重,后来改用国产催化剂,又产生新的问题,副主物以高碳链液态为主,影响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为解决副产物对催化剂使用寿命的影响,经多方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在关键位置对其进行分离,减轻对催化剂的影响,通过方案的实施,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从每次运行一年,提升到运行两年,而且产品消耗降低,经测算,换催化剂加上运行费每年可节约上在百万元。

  • 标签: 二甲醚装置 副产物 回收利用 催化剂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新型冠状病毒分离和培养方法,为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发和动物实验打下理论基础并提供实验依据,同时探究病毒TCID50与基因拷贝数之间可能存在的数量关系。方法采集本省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将处理后的标本接种于Vero细胞并进行病毒分离,通过qPCR和二代测序鉴定该分离毒株,同时测定该毒株的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on dose,TCID50)。稀释质粒标准品并进行qPCR,建立标准品线性回归曲线,检测不同代次、不同TCID50的病毒基因拷贝数。结果将标本接种于Vero细胞后,24~72 h未发现明显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ogenic effect,CPE),96 h细胞出现明显CPE,可判定为+,120 h细胞全部发生病变。结论新型冠状病毒可在Vero细胞系中增殖,并可连续传代;在限定病毒传代次数等条件下,病毒TCID50和病毒基因拷贝数之间存在对应的数量关系,可实现二者间的替换。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病毒分离 TCID50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在医治过程中使用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参加此调查的患者就诊时间为 2015年 4月 -2020年 4月 ,随机取 94例,对照组( n=47)使用短肌腱移位手术治疗,观察组( n=47)接受骨膜移位手术治疗 ,评估差异化手术治疗对患者手术用时及术后骨折愈合用时影响,评价疗效。结果:骨膜移位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更好,此组患者骨折愈合用时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优良率更高 (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治疗时采用骨膜移位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用时短。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 分离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在医治过程中使用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参加此调查的患者就诊时间为 2015年 4月 -2020年 4月 ,随机取 94例,对照组( n=47)使用短肌腱移位手术治疗,观察组( n=47)接受骨膜移位手术治疗 ,评估差异化手术治疗对患者手术用时及术后骨折愈合用时影响,评价疗效。结果:骨膜移位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更好,此组患者骨折愈合用时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优良率更高 (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治疗时采用骨膜移位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用时短。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 分离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