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盆底肌肉锻炼治疗,观察组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观察组盆底肌力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ED治疗中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水平,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盆底重建术与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治疗效果与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8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4例。其中,参照组采用骶韧带悬吊方式,实验组实施盆底重建与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模式,对比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情况。结果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前两组肌力不足比例(100%、97.73%)差异性较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盆底肌力不足比例(15.91%)明显低于参照组(40.91%),实验组手术时长、手术时长及尿管留置时长均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出血量较低,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该种联合治疗模式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盆底肌力,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PFMT)联合神经肌电刺激(NMES)治疗,对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PO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80)及对照组(n=70)。对观察组患者采用PFMT联合NMES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PFMT治疗。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PISQ)-12》,评价患者性生活质量;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QoL);采用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仪,评估患者盆底肌力;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评估患者POP程度。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对2组POP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年时的上述相关指标,进行组内或组间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经徐州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50056),与所有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性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中经治疗后有性生活的POP患者治疗1年时PISQ-12评分为(24.5±8.0)分,显著高于其治疗前的(19.7±8.2)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经治疗后有性生活的POP患者治疗1年时的(20.6±7.1)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26、P=0.037,t=7.422、P=0.042)。②生活质量比较:治疗1年时,观察组POP患者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理健康总评(PCS)、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心理健康总评(MCS)分值分别为(88.0±13.4)分、(91.9±22.6)分、(98.4±22.6)分、(88.1±9.5)分、(90.8±21.7)分、(92.1±19.6)分、(91.6±18.5)分、(92.1±21.6)分、(91.2±27.4)分、(91.9±14.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OP患者的(71.6±8.5)分、(76.9±9.5)分、(73.8±12.1)分、(69.4±8.6)分、(79.1±10.3)分、(76.8±10.4)分、(75.5±11.7)分、(78.6±9.5)分、(75.2±11.6)分、(80.1±7.3)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t=8.805、9.537、8.643、10.335、8.036、8.605、9.060、8.254、8.814、8.541,均为P<0.001)。③盆底肌力比较:治疗1年时,观察组POP患者盆底肌力为Ⅲ级+Ⅳ级+Ⅴ级所占比例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3%,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52,P=0.011)。④焦虑及抑郁情况比较:治疗1年时,观察组POP患者HAMA、HAMD评分分别为(7.4±2.1)分、(8.1±3.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3±2.3)分、(10.1±3.1)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70、P=0.041,t=5.352、P=0.039)。⑤POP程度比较:治疗1年时,观察组POP患者膀胱颈及宫颈外口距基线的距离分别为(0.71±0.62) cm、(1.5±0.8) cm,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的(0.14±0.74) cm、(1.1±0.6) cm;肛提肌裂孔面积为(18.2±2.8) cm2,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2.5±4.9) cm2,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75、P=0.039,t=3.073、P=0.046,t=3.770、P=0.043)。结论采用PFMT联合NMES治疗,可使POP患者性生活质量改善、生活质量及盆底肌力提高,POP严重程度下降,而且焦虑、抑郁情绪缓解。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盆底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后盆底功能患者实施此次研究,例数为120例,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使用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使用护理干预及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肌肉恢复至3级及以上发生率为86.66%,对照组为70.00%(P﹤0.05)。观察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性功能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及盆底康复训练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肌力,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效果的积极作用。方法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接诊的产后需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中选择68例进行此次调查分析,依据信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盆底肌锻炼,观察组则加以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各34例。结果观察组Ⅰ类及Ⅱ类盆底肌力合格率为95.3%及8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也提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产后需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盆底肌锻炼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盆底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改善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产后盆底功能患者实施此次研究, 例数为 120 例, 时间为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根据入院时间 分为观察组( 60 例)和对照组( 60 例)。观察组使用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使用护理干预及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肌肉恢复至 3 级及以上发生率为 86.66% ,对照组为 70.00% ( P﹤0.05 )。观察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性功能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将护理干预及盆底康复训练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肌力,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产后复查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共110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1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2年8月)。采用统计学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前静息阶段、快肌阶段(II类肌纤维)、慢肌阶段(I类肌纤维)、后静息阶段。结果:治疗结束后,产后复查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的前静息阶段、快肌阶段(II类肌纤维)、慢肌阶段(I类肌纤维)、后静息阶段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产后复查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盆底康复训练的实施方案及其联合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20例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DZ组110例和YJ组110例,两组产妇产后开展一致的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DZ组产妇开展常规性的康复锻炼,YJ组产妇设计系统性的训练路径,开展整体盆底康复干预。本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产妇盆底肌力改善效果、控尿功能改善效果、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发生率,并分别调查尿失禁生活质量(I-QOL)评分和国际尿失禁主观评估量表(ICIQ-SF)评分。结果:在盆底肌力改善获效率上,YJ组为92.73%,高于DZ组的76.36%(P<0.05)。在控尿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上,YJ组为90.91%,高于DZ组的79.10%(P<0.05)。产后4个月,YJ组产妇SUI的发生率为14.55%,低于DZ组的27.25%(P<0.05);产后10个月,YJ组产妇SUI的发生率为5.45%,低于DZ组的16.36%(P<0.05)。护理后,YJ组I-QOL量表评分高于DZ组(P<0.05),ICIQ-SF评分低于DZ组(P<0.05)。结论:通过整体路径式的系统盆底康复训练可促进产妇盆底肌功能得到更好的改善,恢复控尿功能,预防SUI,进而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产妇在产后实施盆底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21年5月到2023年5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106例产妇进行研究,按照双色小球法分组,参照组53例接受常规盆底康复训练,研究组53例结合心理护理。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各项电测肌电值指标较参照组更好,护理依从性较参照组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在产后实施盆底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护理,能够指导产妇进行规范化的康复训练,且可以调节其心理状态,增强产妇的恢复信心,从而可以更好地配合康复训练,切实改善其盆底肌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康复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抽取近一年内(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在基于不同护理方法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盆底康复训练结合护理干预,观察效果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盆底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相较于单纯常规护理能够进一步提升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