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哨点监测情况。方法:根据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进行男男同性性行为哨点监测工作,在2023年4月至2023年7月收集目标人群血液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MSM哨点监测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400份有效问卷,承认最近半年和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共计396人,占比达到99.00%,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共计160人,占比达到40.40%,正确回答6个问题及以上者共有374人,知晓率为93.50%,同时有61承认最近六个月与异性性行为,占比达到15.21%。结论:男男同性性行为群体存在知、信、行相互分离的问题,属于高危群体,要加大安全套推广力度,做好与艾滋病有关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而降低艾滋病的发病概率。
简介:摘要:该研究旨在深入评估规培护士参加儿童护理技能培训的效果,为医护人员的专业发展提供关键见解。通过综合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培训后护士的儿童护理技能和知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不仅在理论层面有所加强,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也呈现出更高的熟练度和自信心。更为重要的是,培训后护理质量明显提升,体现在病情评估、护理操作、与患者互动等方面。这些发现深刻说明了规培护士儿童护理技能培训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动医疗护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疼痛是康复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对患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疼痛管理在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评价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综述疼痛管理在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并总结相关研究的实证结果。疼痛管理的评价方法主要分为客观评估和主观评估两大类。客观评估工具包括疼痛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的测量,以及疼痛区域和分布的评估。这些评估工具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从而指导疼痛管理计划的制定和调整。疼痛管理效果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疼痛缓解程度、功能恢复和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疼痛缓解程度可以通过疼痛强度的变化和疼痛频率的减少来评估。功能恢复和改善则涉及患者活动能力、运动范围和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优势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6月-2023年6月,从我院骨科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抽选出120例,依据随机单盲法均匀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实施手法复位外固定和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骨折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骨折恢复优良率显著比对照组高,统计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和前臂旋转活动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予以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锁定钢板治疗的疗效确切,其骨折愈合效果好,腕关节功能活动恢复佳,值得临床采纳。
简介:摘要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敏感且可量化的日间宫腔镜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理论为基础,结合半结构访谈、文献回顾的方法,由课题小组讨论、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采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形成护理质量指标框架,并进行指标筛选和权重分析。 结果:初步构建了以“结构”“过程”“结果”3项一级指标为基础,包括人力资源、组织管理、环境设施、培训考核、护理评估、安全管理、手术配合、多学科协作、体位管理、膨宫介质管理、术中情况监测、标本管理、术后交接、术后延续护理、满意度评价、质量评价16项二级指标以及50 项三级指标的日间宫腔镜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结论:构建的日间宫腔镜手术护理质量指标能够系统、全面地评价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为临床评价日间宫腔镜手术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分析观察在心电图教学过程中采取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实效。利用数字双盲法将在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进行实习的88名本科临床医学学生选取为此次分析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配法将88名学生均等分成两组各44名学生,即为研究组与参考组。向参考组学生实施常规教学方法,向研究组学生实施形成性评价方法,分析观察两组学生的教学方法满意度,分析所有学生的学习及格率,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实效性。经过系统学习后,研究组学生的教学方法满意度相较于参考组明显较好,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研究组学生的学习及格率相较于参考组明显较高,两组数据差异明显(100.00%:86.36%),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在心电图教学过程中采取形成性评价,不仅能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心电图的使用技巧,还能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实效性,值得在心电图临床教学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