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固定手术治疗单纯移位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14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23例单纯移位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36-64岁,平均47岁;左侧9例,右侧14例,23例患者均为外伤所致闭合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固定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患侧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功能。结果本组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2.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患侧肩关节AS-ES评分术前平均为38.5分,术后平均为90.3分。随访23例患者骨折局部无明显疼痛不适,术后肩关节功能活动状况良好,所有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固定手术治疗单纯移位性肱骨大结节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切开复位 带线锚钉 移位性肱骨大结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癌患者中应用单纯放疗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此次分析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患者给与单纯放疗,研究组44例患者给与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88.36%)明显高于对照组(54.55%);毒副作用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宫颈癌患者中应用同步放化疗,疗效确切,虽毒副作用发生率高,但患者均能耐受,不干扰临床治疗。

  • 标签: 单纯放疗 同步化疗 宫颈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单纯修补术及胃大切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急诊的急性胃穿孔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但是观察组的复发率却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单纯修补术是治疗急性胃穿孔较为理想的方式,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效果好,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预防复发。

  • 标签: 急性胃穿孔 单纯修补术 胃大部切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下阑尾残端荷包缝合与单纯结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阑尾残端荷包缝合,对照组采取单纯结扎,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4.6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单纯结扎法的手术时间、医疗费用明显少于腹腔镜下阑尾残端荷包缝合,并不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 标签: 腹腔镜下阑尾残端荷包缝合 单纯结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脂肪含量及生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就诊患者65例分为穴位埋线组33例和药物组32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脂肪含量、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等。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脂肪含量、体重指数、腰围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药物组改善程度均不及穴位埋线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穴位埋线组患者的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等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药物组的空腹血糖也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具有刺激时间长、疗效稳定、省时方便等优势,值得在针灸临床中广泛使用。

  • 标签: 穴位埋线 药物治疗 单纯性肥胖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体重管理单纯肥胖患者中采用人体成分分析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门诊收治的单纯肥胖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BIA人体成分分析,对其分析效果进行探讨。结果与体重管理前比较,管理后的腰围、胸围、臀围、体重与体重指数均显著下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管理后的基础代谢、脂肪率、肌肉量、总能量消耗、去脂体重指数均明显优于体重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单纯肥胖患者的体重管理中,通过对其进行人体成分分析,为患者制定出合理的体重管理方案,显著降低体重,并促使患者基础代谢提高,确保患者营养供给,促使脂肪率的降低,可以取得显著的减肥效果。

  • 标签: 人体成分分析 体重管理 单纯肥胖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2型糖尿病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患有2型糖尿病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的患者8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常规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常规组的患者中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的人数有2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患者中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的人数有3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对比结果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高压氧 2型糖尿病 单纯型视网膜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低频电针对脾虚湿盛型男女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血脂调节作用的差异性。方法:共纳入单纯性肥胖症患者80例,其中男性组37例,女性组43例,均采用低频电针刺激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丰隆、曲池、天枢、中脘、水分、气海及关元治疗,每次留针30min,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体脂百分率(F%)及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血糖(Glu)及脂联素(ADPN)含量变化,并进行两组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及血清TC、TG、LDL、Glu和ADPN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男性组血清HDL含量升高(P〈0.05);女性组患者F%较男性组降低明显(P〈0.01),男性组患者血清ADPN含量较女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电针对男女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紊乱的血脂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但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在降低皮下脂肪含量方面,女性优于男性,在降低血清ADPN方面,男性优于女性。

  • 标签: 针刺疗法 电针 肥胖症 性别特征 血脂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与单纯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84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其中使用龙氏正骨手法为治疗组,单纯电针疗法为对照组,两组各取42例,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型颈椎病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龙氏正骨手法 单纯电针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依卡倍特纳对单纯性胃炎胃黏膜损伤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单纯性胃炎胃黏膜损伤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依卡倍特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在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VS8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相比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卡倍特纳治疗单纯性胃炎胃黏膜损伤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依卡倍特纳 雷尼替丁 单纯性胃炎胃黏膜损伤
  • 简介:摘要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是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主要类型,其发病机制与表皮角质细胞内角蛋白丝合成缺陷有关。目前发现的与EBS相关的突变基因有EXPH5,KRT5,KRT14,TGM5,以及KLHL24等,其中最主要的是KRT5/KRT14基因的突变。本文主要对这两种基因的常见突变致病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KRT5/KRT14 基因突变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根治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100例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单纯切开引流治疗,实验组实施一期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治疗后肛瘘发生率、平均疗程和感染控制时间等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体有效率为88%,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肛周脓肿患者接受一期根治术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率,且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一期根治术 单纯切开引流 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根治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接受诊断与治疗的70例肛周脓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单纯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一期根治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术后处理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5.7%),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多项术后恢复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三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根治术相对于单纯切开引流而言具备更加突出的治疗效果,手术成功率较高,同时可以显著控制肛瘘发生率、脓肿复发率,减轻患者负面感受,值得临场推广。

  • 标签: 一期根治术 单纯切开引流 肛周脓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纯小梁切除术与综合手术疗法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130眼)青光眼患者,将其平均分配原则分为两组,以单纯小梁切除术对65例(65眼)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以综合手术疗法对65例(65眼)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组间在临床疗效方面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眼压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及术后6个月对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综合手术疗法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眼压情况,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单纯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综合手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预测单纯性小肠梗阻的手术适应证。方法本文通过对近7年来我院收治的71例单纯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分析,探讨单纯性肠梗阻CT影像学特点对手术处理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腹水征象、鸟嘴征、靶征、泛影葡胺造影阳性、旋涡征、U型或C型肠袢、增强扫描肠壁异常强化在手术组出现的更为常见。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为单纯性小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很大帮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单纯性小肠梗阻 手术适应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抗生素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从我院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中随机抽选,抽选时间范围为2012年3月—2015年12月,共抽选出96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为对照组48例患者进行阑尾切除术治疗,为实验组48例患者进行抗生素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指标变化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83%,复发率为0.00%;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8.75%,存在14.58%的复发率。两组数据的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和住院时间明显短语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价值良好,不仅治愈率高而且安全性强,但要注意,抗生素治疗的方案仅适合病情较轻、耐受性较差的患者,因此在确定治疗方案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筛选适合抗生素治疗的病患,避免错过最佳的手术时机。

  • 标签: 抗生素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价值分析 阑尾切除术
  • 简介:EB病毒(EBV)与多种人类肿瘤,如Burkitt淋巴瘤以及鼻咽癌、胃癌等上皮性肿瘤相关。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2A(LMP2A)存在于部分EBV相关胃癌(EBVaGC)中,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的: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LMP2A基因表达,探讨下调LMP2A对EBVaGC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慢病毒载体pGCSIL-LMP2A-shRNA-LV和阴性对照载体并转染EBVaGC细胞株GT38,以real-time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慢病毒载体的抑制效率,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GT38细胞的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GT38细胞转染LMP2A-shRNA-LV后,LMP2A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调65.4%和50.8%,进而导致细胞体外增殖受抑,克隆形成能力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细胞凋亡率增高,与转染阴性对照慢病毒载体和未予转染慢病毒的GT38细胞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能高效抑制LMP2A基因表达,进而抑制EBVaGC细胞的体外生长,诱导G0/G1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LMP2A可作为EBVaGC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 标签: 潜伏膜蛋白2A EB病毒感染 胃肿瘤 RNA干扰 慢病毒感染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梅花针和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采取梅花针叩刺联合拔罐治疗的5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的45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疼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刺联合拔罐在治疗带状疱疹患者方面简单易行,同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后疼痛显著减轻,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梅花针 拔罐 带状疱疹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