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结缔组织病(CTD)合并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ETM)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选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和风湿免疫科住院的40例合并LETM的CTD患者,根据是否出现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将患者分为CTD-LETM-NMOSD者和CTD-LETM-非NMOSD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自身抗体、影像学表现、治疗、预后和转归,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疾病复发率。结果40例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2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6例。CTD-LETM-NMOSD者28例(70.0%),CTD-LETM-非NMOSD者12例(30.0%)。CTD-LETM-NMOSD者抗SSA抗体阳性率(75.0% 比 5/12,P<0.05)、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AQP4-IgG)阳性率(89.3% 比 0,P<0.05)显著高于CTD-LETM-非NMOSD者。两者间CTD类型、CTD病程、脊髓炎首发比例、抗Sm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SB抗体、抗核糖体核蛋白P抗体、抗磷脂抗体、脑脊液特异性寡克隆区带及影像学特点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曲线显示,CTD-LETM-NMOSD者疾病复发率高于CTD-LETM-非NMOSD者[75.0%(21/28)比 3/12,P<0.01]。结论CTD合并LETM可分为两个亚型,即NMOSD和非NMOSD,前者抗SSA抗体、抗AQP4抗体阳性率及复发率均高于后者,提示其发病机制可能存在差异,前者可能是CTD与NMOSD共病,而后者可能是CTD继发神经系统损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处理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脑组织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SD大鼠16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组、假手术+HBO(SH+HBO)组,颅脑损伤(TBI)组,颅脑损伤+HBO(TBI+HBO)组,每组42只。建立TBI大鼠模型和假手术大鼠模型,每组观察时间为1、6、12、24 h及3、7、14 d,SH+HBO组和TBI+HBO组予以HBO处理。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NSS)评价TB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将大鼠断头取损伤周围脑组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损伤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类几丁质酶3样分子3(YM1)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损伤脑组织中IL-6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TBI组比较,TBI+HBO组大鼠mNSS在损伤后7、14 d明显降低(P<0.05)。与SH组、SH+HBO组比较,TBI组和TBI+HBO组大鼠在TBI后24 h、72 h和7 d脑组织中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BI组比较,TBI+HBO组大鼠在TBI后72 h和7 d脑组织中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SH组、SH+HBO组比较,TBI组和TBI+HBO组大鼠在TBI后6、12、24、72 h脑组织中YM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BI组比较,TBI+HBO组大鼠在TBI后12、24 h脑组织中YM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SH组、SH+HBO组比较,TBI组和TBI+HBO组大鼠在TBI后脑组织中IL-6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BI组比较,TBI+HBO组大鼠在TBI后24 h、72 h和7 d脑组织中IL-6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SH组、SH+HBO组比较,TBI组和TBI+HBO组大鼠在TBI后脑组织中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BI组比较,TBI+HBO组大鼠在TBI后24、72 h脑组织中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HBO处理可有效改善TBI大鼠损伤区域的缺血缺氧状态,促进血脑屏障的修复,有利于M2型小胶质细胞的募集,促使小胶质细胞在颅脑损伤早期从M1型向M2型极化。
简介:目的:探究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接受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46例观察对象选自我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23例实施推拿治疗患者为对照组,23例实施针灸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做好患者疗效及疼痛程度评估工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剧烈疼痛分别为14、8、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针刺治疗,患者疗效总有效率22(95.65%),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接受针灸治疗,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细胞桥粒芯蛋白3(DSG3)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探讨DSG3的表达状态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行外科手术切除并经术后常规病理确诊的NSCLC标本7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石蜡标本中DSG3和Ki-67的表达状态,分析DSG3的表达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收集7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长径、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并定期随访,分析DSG3的表达与这些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72例患者中,男51例,女21例,中位年龄65岁。肺鳞状细胞癌30例,肺腺癌42例;DSG3阳性29例,DSG3阴性43例。肺鳞状细胞癌组Ki-67增殖指数为(35.00±14.02)%,肺腺癌组Ki-67增殖指数为(28.81±13.83)%,两组Ki-67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DSG3阳性组Ki-67值为(27.07±12.21)%,DSG3阴性组Ki-67值为(34.30±14.74)%,DSG3阳性组明显低于DSG3阴性组(P=0.032)。统计学结果显示DSG3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相关(χ2=33.734,P<0.001;χ2=6.847,P=0.033;χ2=5.855,P=0.016),与其余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总生存期在DSG3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结论NSCLC组织中DSG3的表达状态与Ki-67增殖指数有相关性,DSG3的表达状态对NSCLC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影响。
简介:摘要皮肤镜在皮肤病诊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大多数皮损皮肤镜下结构特征与组织病理学表现有对应关系,因此皮肤镜可作为皮肤病临床和病理之间联系的桥梁。本共识详细阐述非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的皮肤镜特征和组织病理的对应关系,希望有助于皮肤镜被更为规范、高效、精准地应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选择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总计纳入5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纳入对象收集年限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根据手术方案选择不同作为分组依据,每组25例。实施常规皮瓣修复手术和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患者分别收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不同手术方案临床效果差异。结果 两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良率较高,患者疼痛评分较低,手指关节活动能力评分较高,且皮瓣温度较高,毛细管反应时间较低,各项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选择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方案,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手指关节活动度提升,并优于各项预后指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并运用于临床中。
简介:摘要:探讨局部皮瓣在头脸部美学亚单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治疗12例头脸部良性肿瘤患者,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37~68岁,头脸部创伤大小0.5cm×1.0cm~1.5cm×2.5cm,术后创面缺损1.0cm×1.2cm~1.5cm×3.0cm,根据缺损创面大小及形状,于患侧头脸部或耳后带毛发区设计单叶、双叶皮瓣或局部推进皮瓣修复创面,皮瓣面积1.5cm×2.5cm~1.8cm×3.5cm。结果术后12例患者皮瓣均存活,未出现皮瓣血运障碍,切口愈合良好。随访6~24个月,头脸部创伤无复发,修复效果良好。局部皮瓣修复头脸部良性头脸部创伤切除术后缺损,术区组织损伤小,手术简单,皮瓣血运稳定,存活率高,术后瘢痕隐蔽,不影响头脸部头发生长方向,美学修复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青马工程”自2007年实施以来,为党培育了一批信仰坚定、忠恕任事的青年政治骨干。当前,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青马工程”还存在培养体系不健全,理论深度不够和课程体系不明确等问题。因此,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借全党上下积极开展四史教育的有力契机,创新优化体制机制,不断强化“青马工程”为党育人的政治功能。使青马学子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简介:摘要:自中国军事改革进入新时代以来,提高军人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一直是中央军委、国防部的主要关切。这就要求设计新的课程和教学大纲,并针对特定目的的程序优化外语,以便更好地满足现代信息环境的当代需求,尤其是满足全球现代战区军事机构的需求。根据中国军队的外语教育策略,英语培训的最终目标与在多国环境中成功完成学生未来的专业任务有关。国防大学英语老师在有效地进行军事ESP课程时获得的经验表明,军事语言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领域,需要特别注意;原因之一是它可以培养学生在职业环境中成功交流所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