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肠镜检查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最直接、最可靠的检查诊断消化道疾病的方法,而无痛镜下介入切除治疗,对疾病治愈率高,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而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肠息肉 切除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江苏省 仪征市刘集镇盘古工业园区 1:500地形测量项目 航测业数据采集、业成图的整个过程以及 具体要求和方法,同时 对航测业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相关 分析,希望 为提高本公司的 航测业 数字化成图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地形图 内业 立体测图 入库
  • 简介:胶质肉瘤(gliosarcoma,GSA)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是胶质母细胞瘤亚型的一种,WHO分级为Ⅳ级,约占胶质母细胞瘤的1.8%~8.0%。它既含有恶性胶质瘤成分,同时合并间叶组织肉瘤成分,预后极差。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仍是手术切除,但该肿瘤进展极快,术后早期易出现恶性脑水肿,治疗困难.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胶质肉瘤术后合并恶性脑水肿的治疗经验。

  • 标签: 胶质肉瘤 恶性脑水肿 治疗
  • 简介:摘要:缺血性肠炎主要指结肠或小肠因供血不足发生的缺血性肠道改变,是临床较少见的急腹症,一般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情评估不充分,易误诊,严重时耽误病情。本文主要针对肠镜检查后出现缺血性肠炎进行讨论。结论:对于有血管基础基础疾病的病人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反复牵拉。

  • 标签: 缺血性肠炎,肠镜
  • 简介:以内可逆卡诺热机模型为基础,考虑工质与热源间传热服从线性唯象传热定律Q∞(△T-1),寻求循环频率与热机特性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了不同于牛顿传热定律时的循环功率、效率以及可利用温差与循环频率和循环吸、放热时间比的关系,对合理的选择热机工作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内可逆卡诺热机 频率特性 有限时间热力学 循环频率 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终止剖宫产术后1早孕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我站剖宫产术后1早孕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组。A组接受药物流产,B组接受药物流产加清宫术。对比两组患者完全流产率、疼痛程度、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与A组比较发现,B组完全流产率较高;VAS评分较低;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均较短,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加清宫术可有效终止妊娠,且疼痛轻微、流产后恢复较快,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1年 早孕 终止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颅巨大蛇形动脉瘤(GSA)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一例GSA行CTA检查;结果CTA可以显示GSA起源及其蛇形通道;结论GSA具有特异影像学特征,CTA是诊断GSA的理想方法。

  • 标签: CTA 颅内巨大蛇形动脉瘤
  • 简介:患者,男性,56岁。因"发现左下腹搏动性包块1年,增大并出现胀痛2周"于2015年1月6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查体:左腹可摸及搏动性包块15cm×10cm×10cm,位置固定,轻压痛。双下肢皮色、皮温正常。双侧股动脉搏动好。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检查结果:左髂总动脉巨大动脉瘤,测量瘤体

  • 标签: 腔内治疗 搏动性包块 髂动脉瘤 巨大动脉瘤 髂总动脉 腹主动脉
  • 简介:淋巴瘤样肉芽肿病(1ymphomatoidgranulomatosis,LG)是一种少见的淋巴增生性疾病,可侵犯多种脏器,主要是肺、皮肤、肾脏等,少数可同时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单独发生在颅者极为罕见,国外仅有几例报道,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颅LG报告如下,并对有关国外文献进行复习.

  • 标签: 颅内 肉芽肿 淋巴瘤 肿瘤 罕见 淋巴增生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4岁,于当地体检中心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肝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入院后患者一般状态好,无寒颤高热,无恶心呕吐,右上腹无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各项化验指标及肿瘤标记物均在正常范围

  • 标签: 胸壁结核 常规超声 混合性回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颅脑外伤开颅术后,颅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颅感染病人每日行腰椎穿刺术置换脑脊液,并鞘注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以生命特征、意识、瞳孔及饮食,功能锻炼为护理要点,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掌握颅感染的护理要点,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颅内感染护理
  • 简介: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形成脑梗死的决定性因素是脑组织局部缺血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急性脑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中心坏死区在血管闭塞后几分钟即发生不可逆坏死,而缺血半暗带由于局部脑血流量较高,在一定时间内较少发生梗死,故急性脑梗死后尽快溶栓,再通闭塞的血管以达到血流重建,可抢救脑梗死边缘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

  • 标签: 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 护理
  • 简介:随着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出现脑和脊髓转移的情况逐渐增多。一般以脑胶质瘤向脑脊髓转移或播散为主,而脊髓胶质瘤向颅播散的很少见,本文通过分析1例脊髓胶质瘤向颅多发播散病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加以探讨。

  • 标签: 脊髓胶质瘤 颅内播散
  • 简介:背景与目的:颅孤立性粒细胞肉瘤较罕见,本文旨在探讨了解孤立性颅粒细胞肉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孤立性颅粒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左额叶肿瘤术前误诊为脑膜瘤。行手术全切除,肿瘤累及硬脑膜及临近额眶骨,术后免疫组化确诊粒细胞肉瘤。外周血象及骨髓涂片正常。术后配合局部放射治疗。随访6个月无复发,外周血象无异常。结论:孤立性颅粒细胞肉瘤临床罕见,易误诊为脑膜瘤或恶性淋巴瘤。确诊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对局部浸润可配合放疗,而外周血象及骨髓涂片正常者不宜常规化疗,宜长期随访并监测血象,注意出现髓系白血病的可能。

  • 标签: 粒细胞肉瘤 颅内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