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中边缘生专指初中生学习成绩接近达标高中校录取分数线,但行为习惯比较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的这部分群体。本文主要立足于探讨当前影响农村中学边缘生成长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着重于从教师、学校角度探讨改变边缘生的对策,创造有利于边缘生成长的空间环境,从而挖掘、激励边缘生内在成长潜力,让他们享有成功快乐的学校生活。
简介:摘要:本文以“城乡边缘空间”的概念为基础,进行了理论研究、文献阅读、案例讨论和城乡二元矛盾分析。本文围绕我国的背景,初步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在相关理论的研究中,通过溯源性的方法,通过对“城乡边缘空间”概念的发展,总结出空间的三重特征。从景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城乡边缘空间的总体景观特征,以突出边缘空间景观挖掘的视野。本文探讨了城乡边缘空间景观风貌的现状。 关键词:城乡边缘空间;风貌特征;二元矛盾 1文献综述 概念源头上,德国学者赫伯特·路易斯,第一个对“城市边缘带”做出解释:“城市边缘地带,是一个连续封闭在市中心和符合环状地带”[1]。(图1-1),这是学者们开始从空间的角度阐述了图形。1975年,洛斯乌姆提出:“城市核心的外围区域,是城市发展方向性因素集中渗透的地带,这段时期土地利用高级阶段的从农村到城市、郊区和农村城市化地区[2]”。比西方探索在中国相对较晚,出现在1990年代末,顾朝林等学者在《简论城市边缘区研究》[3] 将这个概念的定义是:“位于城市的郊区,从社区类型,从城市到农村地区;从经济类型、这一地域自然成为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渐变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