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马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初步表达了人在劳动中的自我异化思想.在《1857-1858年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中,又通过深入分析资本生产的过程,指出人类社会经历劳动异化的发展和扬弃阶段,必然实现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全面统一.在马克的论证过程中,"异化劳动"理论逐步成为一个逻辑上相对完整的理论.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异化劳动 主体 客体
  • 简介:塞耶斯在《马克主义与人性》一书中对西方学界对马克主义人性观的误读进行了批判,他认为马克主义对人性的解释是革命性的.在他看来,马克关于人性的主要贡献是指出了人性概念是不断变化的,现代工业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劳动对人全面发展有巨大作用,马克的人性理论已经暗含了共产主义道德思想.塞耶斯对马克主义人性观的再阐释对当下我国的伦理道德建设有诸多启发意义.

  • 标签: 塞耶斯 《马克思主义与人性》 人性
  • 简介:马克东方社会思想是马克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侧面,重新审视和界定马克东方社会思想的内涵实有必要。马克对俄国农村公社的剖析是其东方社会思想的经典之作,在剖析俄国农村公社的过程中显露出来的方法论意义,值得深度探讨和研究

  • 标签: 马克思 东方社会思想 方法论
  • 简介:人性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无疑是马克主义人性论中融汇理论始终的主题。而对个人自由全面发展问题的思考,马克经历了从少年时代追求人性的美好和幸福自身的价值,再到探寻“自由的人性”实现的过程及途径,最终在唯物史观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论述里得以成熟和完善的历史过程。马克认为,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人终将摒弃精神和物质的屏障,开始主动思考和衡量自身价值及其实现,通过思想和实践改造世界。获得真正的自由,这就是历史与现实、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完美融合。从而实现与自然、与社会、与历史规律的纯然统一,这正是马克内心深处中最崇高的自由理想。

  • 标签: 自由 人性解放 全面发展
  • 简介:传统观点认为,1842年《莱茵报》时期是马克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起点,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因为这一时期没有提供转变开始的明显标志,其依据也站不住脚;而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却提供了明显的标志,并有充分依据说明这一转变的开始.

  • 标签: 世界观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理性 客观关系 国家
  • 简介: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国步入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下,马克主义哲学也面临着重大转向。保持和发扬学术的自由与宽容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强化“问题意识”,回归生活世界是马克主义哲学保持生机活力的前提。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世界 中国化
  • 简介:马克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对农业的特点和地位问题有大量精辟的论述,这些似乎已被人们搁浅和尘封的理论对于我们解读当前三农问题应该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本文重温了马克关于农业的特点和地位的主要论述,并指出了它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启示。

  • 标签: 马克思 农业观 启示
  • 简介:实践是马克哲学的首要观点,其实践概念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地体现为实践活动中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辩证统一,实践是自然史与人类史相互制约的基础。实践是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转化的中介。重新对马克实践概念进行生态哲学意义的解读,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人类实践问题提供新的反思视域,为合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供新的借鉴和思路。

  • 标签: 实践 对象性 生态哲学
  • 简介:本文认为,马克的晚年设想包含着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很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为东方落后国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途径──非资本主义道路。东方社会的诸多民族通过非资本主义道路步入社会主义社会已有70多年的历史,从理论上反思马克晚年设想与东方社会主义实践得失成败的内在关系,是时代向马克主义哲学工作者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

  • 标签: 马克思晚年设想 “卡夫丁峡谷” 非资本主义道路 东方社会 亚细亚 生产方式
  • 简介:马克那里,承认理论不再仅仅是以一种理论构想式的生长逻辑出现,而更多地是以一种历史批判叙事的外观呈现出来。承认叙事在马克贯彻其解放政治规划的历史逻辑过程中表现为三个发展阶段:首先,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承认的批判,以及经由劳动范畴中介获得相互承认的探讨,青年马克建构起一种人本主义的承认价值观;其次,马克通过"自由人联合体"来克服个体与共同体(集体)之间历来的矛盾,以相互承认来中介双方,最终实现两者的统一;最后,通过对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批判,马克指出承认关系的物化根本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产阶级才能进入"自由王国"。由此,马克着手将承认的方式改变成无产阶级合法斗争的武器,从而完成了由理论叙事向革命实践的历史性升华。

  • 标签: 承认 劳动 自由人联合体 拜物教 自由王国
  • 简介:马克早期通过对异化现象的考察,揭露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的非人性本质。一百多年来,异化理论以及由其所开创的批判精神在西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在马克异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背离马克主义的错误,尤其是近来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出现了批判精神的危机。只有重新回到马克关于异化问题的理论基础才能避免危机的加剧。

  • 标签: 异化 马克思主义
  • 简介:李大钊是20世纪初期对马克主义思想进行中国化解释和宣传的重要人物。他对中国传统的历史观进行了理性批判,认为唯物史观是一种崭新的历史观和科学的人生观,并由此揭示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为当时的中国革命丰富了新的时代内涵。他对中国能否实行“社会主义”、如何实行社会主义以及确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等诸多极其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论述。这些论述是其马克主义中国化思想的重要部分,也成为后来共产党人和有志之士努力追求和实现的政治鹄的。

  • 标签: 李大钊 唯物史观 阶级竞争 社会主义 中国化
  • 简介:当前,大学生程度不同地出现信仰危机问题,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十分迫切和重要。在大学生信仰教育语境下往往存在一些误区,即信仰与宗教混淆,信仰与理想信念重叠,马克主义信仰抽象空洞等。因此,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需要澄清信仰与宗教、信仰与理想信念关系,弄明白马克主义信仰的要旨和内涵,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主义信仰的同质、同旨和同构关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力点,树立和坚定马克主义信仰,从而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标签: 大学生 信仰教育 马克思主义信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科学信仰是马克主义的信仰特性,在马克主义哲学中蕴涵着丰富的信仰因素。信仰教育是马克主义哲学教学的灵魂,通过马克主义哲学教学进行科学信仰教育既是可能的,又是必要而紧迫的。加强师资队伍的信仰教育,开掘马克主义哲学的信仰因素,营造课堂教学的超越氛围和现实氛围,创造信仰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在马克主义哲学教学中进行信仰教育的基本途径。

  • 标签: 信仰 教育 马克思主义 哲学教学
  • 简介:马克主义大众化是继我党提出马克主义中国化之后又一理论上的突破,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我党对马克主义认识上的深化。高校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推进马克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意义和有益途径。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高校
  • 简介:马克的世界历史理论立足唯物史观的哲学视角,从空间批判的维度揭示了资产阶级对"世界历史"的建设性和破坏性,论证了人类历史取代世界历史的经济必然性。在空间探索上,马克的世界历史拓展了物理-地理空间、重组了社会-经济空间、变迁了文化-心理空间;在空间意蕴上,马克的世界历史的空间化本质是资本全球化,空间化形塑则表现为资本空间化和空间资本化,即全球空间同质化和异质化的过程,空间化特征则表现为资本全球空间断裂所产生的"马太效应";在空间批判上,马克的世界历史批判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夺落后国家空间、进行生态殖民主义的丑恶行径,揭露了虚拟资本恶性膨胀和全球经济风险问题,表达了资本主义所主导的世界历史最终将被共产主义所主导的人类历史所代替的阶级立场和革命理想。

  • 标签: 马克思 世界历史 空间批判
  • 简介:现代社会中,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其财富积累远没有达到马克所设想的程度——社会财富按需分配。现代国家应该如何处理政府权力与财富分配之间的问题,经济学界存在“国富”与“民富”的争论。“藏富于民”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全面发展的保障。因此,国家在处理政府权力与财富分配的关系时,应坚持“藏富于民”的经济思想。

  • 标签: 马克思主义财富观 “藏富于民” “藏富于国”
  • 简介:摘要:马克政治哲学主张充分体现着他“改变世界”的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开创人类文明新类型的巨大胜利。因此,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自觉的当代中国马克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具备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资本论》占据着当今时代真理、道义和文明的“制高点”,又为作为时代文明表征的当代中国马克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提供了最经典的文本支撑。可以说,正是在理论传统、实践基础和文本支撑的“三维一体”中,作为“哲学中的中国”的马克主义政治哲学建构才真正成为可能。唯此,当代中国马克主义政治哲学也才真正成为反映时代、把握时代和引领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

  • 标签: 政治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摘要:在十九世纪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大多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主导,尤其是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国家、地区间相互隔绝的封闭状态,形成了世界市场。然而,生产资料的剩余使得资本主义的弊病不断显露出来。在马克看来,世界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资本主义的矛盾必然不能适应历史的发展,共产主义将成为历史发展的最终方向。本文基于马克世界历史理论诞生的背景,深入分析其基本内容,挖掘马克世界历史理论对于当代的价值意义,以期为马克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当代价值
  • 简介:实施马克主义人权观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人权理论水平,普及人权知识,树立科学的人权观念,培养正确的人权意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要分清在人权问题上的是非曲直,认识社会主义人权的优越性,了解我国人权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与党和政府在人权建设上所作的艰苦努力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人权建设事业,依法尊重和保护人权.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人权观教育 人权保护 人权斗争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