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环境中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社会适应同时也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以追求与社会环境维持和谐平衡关系的过程。大学生社会适应根本上是人际适应,其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主要是社会角色的扮演,从而形成自我意识,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社会认知水平的发展及其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社会认知偏见和情绪发展的不稳定性,容易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角色冲突和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简介:目的调查入学新生对艾滋病知识、态度、需求和性行为,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支持。方法采用专题设计的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由专业人员统一评阅,对630份有效答卷用Epi-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1%“听说过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96.7%,日常接触等非传播途径正确回答率82.2%(x^2=71.57,P〈0.001);58.4%的新生认为“艾滋病感染者应被隔离”,26.3%表示“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一同工作”;93.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开展广泛的艾滋病健康教育;630名新生中,27人(4.3%)曾学过安全套的使用。15人(2.4%)有过性行为,初次发生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8.4±3.5)岁,有3人(0.5%)在初次性行为中使用了安全套。结论对新入学大学生有必要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适时在学生中招募同伴教育者,开展同伴教育是干预的有效措施之一。
简介:目的了解云南省在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保健需求,进一步充实人体健康公选课,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181名人体健康公选课的综合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百分率、χ2检验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有健康保健欲望,想获得保健、急救、用药安全和预防传染病等知识的学生超过95%;希望了解的疾病种类较多;平衡膳食、睡眠正常、安排时间锻炼身体的人数均不超过50%;情绪积极乐观36.5%,情绪感觉一般51.9%,情绪悲观失望、易激动和焦虑13.8%;希望与更多人交往的占92.3%,不愿与人交往的占7.2%;与同学关系和睦的占91.2%,与同学关系一般的占8.3%;男女生在情绪和交往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男女生与同学关系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P〈0.01);男女生在情绪积极乐观,情绪感觉一般,情绪悲观失望、易激动和焦虑三类情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81、39.39,P均〈0.05)。结论云南高校学生有较强的保健愿望,希望了解疾病种类的较多,学校应加强在校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