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超声血流征象与前列腺癌组织血管生成病理征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74例及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经直肠超声CDFI血流检测征象(前列腺内动脉血流分级、动脉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动脉速度等),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相应标本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并分析超声检查血流征象与病理免疫组化血管生成征象(VEGF、MVD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病灶内及边缘的动脉阻力指数(RI)、动脉血流分级及病理组织中的MVD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P<0.001);前列腺癌患者的病灶内或边缘的收缩期峰值动脉速度(Vmax)、血流分级与前列腺癌组织VEGF的表达、MVD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经直肠前列腺彩色超声可清晰并较为准确地显示前列腺病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其超声血流征象与前列腺癌组织血管生成病理征象呈正相关。因此,经直肠前列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征象检查的应用可能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及敏感性,并可能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初步判断。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腹与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收治入院的行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30例临床资料,另选择我院同期采用经腹腹腔镜下治疗前列腺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经腹与经腹膜外2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99±46)和(309±64)min,出血量分别为(618±448)和(677±469)m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术中发生大出血3例、膀胱损伤2例、单侧输尿管损伤1例,经腹膜外组术中发生大出血1例、闭孔神经损伤1例、腹膜损伤1例、膀胱三角损伤1例。2组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分别为(14.6±3.8)和(12.3±2.9)d,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7±0.7)和(2.1±0.5)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7.0±3.6)d和(11.2±3.5)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经腹膜外比经腹途径具有视野清晰、对腹腔器官影响小、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短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基层医院睑腺炎患者的医嘱依从性相对不高,某些情况下因患者的原因等耽误了最佳手术治疗时机,本临床观察是为了探讨基层医院眼科手术治疗睑腺炎的最佳时机。方法观察组以眼睑红、痛、局部硬结或明显肿胀为手术指征进行局麻手术,对照组以眼睑红、痛、局部形成脓点为手术指征进行局麻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的美容及治疗效果等。结果两组治疗结效果比较(X2=5.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在减少皮肤疤痕的方面(X2=7.9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基层医院眼科行睑腺炎切开的最佳手术时机为眼睑红、痛、局部硬结或明显肿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泼尼松治疗内分泌治疗失败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例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75mg/m2,第1天;泼尼松5mgbid,第1—2l天,21天为1个周期,每例接受化疗4—10个周期不等。结果本组病例随访8—91周,中位56周。其中30%(6/20)完全缓解,40%(8/20)部分缓解,20%(4/20)稳定,2%(2/20)进展。缓解和稳定患者的PSA进展中位时间是51.3周(15—78周)。8例骨痛患者中5例疼痛缓解。中位生存期大于12个月。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泼尼松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轻。
简介:目的研究CD14基因-260A/G位点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提取168例前列腺癌患者和208例对照组的外周血DNA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特异检测技术(polymerasechainreaction-ligasedetectionreaction,PCR-LDR)分析前列腺癌患者CD14-260A/G位点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和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系,并探讨不同基因型与前列腺癌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吸烟、饮酒及肿瘤家族史的关系。结果总体来说CD14基因-260A/G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284,OR=1.27,95%CI=0.82~1.94);饮酒(P=0.003)和肿瘤家族史(P〈0.001)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分层分析中,年龄〈70岁的男性携带CD14-260G(AG+GG)等位基因者能增加前列腺癌的易感性(P=0.011,OR=2.93,95%CI=1.28~6.70)。结论CD14基因-260A/G位点多态性在总体上与前列腺癌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但在年龄小于70岁男性中,携带有CD14-260G等位基因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却明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