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结构拼图观察糖尿病患者全视网膜光凝(PRP)前后角膜上皮基底神经丛(SNP)的变化,探讨PRP对SNP的损伤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于2019年4—11月纳入拟在山西省眼科医院行PRP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Ⅳ期的患者57例114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水平-垂直激光组和垂直-水平激光组。其中水平-垂直激光组29例29眼,光凝顺序为颞侧-鼻侧-下方-上方;垂直-水平激光组28例28眼,光凝顺序为下方-上方-颞侧-鼻侧。选择病情较重的眼为治疗眼,对侧眼为对照眼,分别于PRP治疗前、每次光凝后1周和PRP完成后1个月采用角膜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CCM)采集SNP涡状结构及其周围2~3 mm区域的图像,采用Photoshop CC 2017图像处理软件合成拼图,于Neuron J图像分析软件中测量涡状区神经纤维长度(NFL);于每次光凝后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调查患者激光术后治疗眼疼痛情况;比较患者不同眼别及不同光凝顺序组间不同观察时间点SNP的NFL变化。结果治疗眼PRP后有11眼出现不同程度SNP神经结构缺失的神经损伤表现,对照眼SNP神经纤维未观察到明显变化。不同观察时间点治疗眼与对照眼NFL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眼别=2.020,P=0.039;F时间=4.062,P=0.001)。水平-垂直激光组在第1次光凝后和第2次光凝后出现光凝侧SNP结构缺失;垂直-水平激光组在第3次光凝后和第4次光凝后出现光凝侧SNP结构缺失。2个组间治疗眼NFL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99,P=0.754),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NFL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231,P<0.001)。PRP后治疗眼出现疼痛者9例,其中7例疼痛发生于第1次光凝后。结论DR患者PRP后可出现SNP损伤,水平径线光凝时容易导致光凝侧的SNP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非球面系数(Q)对球差以及切削深度的影响。方法取260例(508眼)在我院进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LASIK)的患者,测量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及术前的屈光系数四阶球差值,术后术前两者的差值,即为患者球差的变化值。记录手术过程中治疗光区的切削深度,以及术后患者角膜后表面前凸值。最后对以上三者,即术后球差变化、术中切削深度、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值的相关性,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非球面系数Q增大,会导致患者屈光系统球差增大,Q对球差以及术中的切削深度有显著影响。结论球差的绝对值随非球面系数(Q)增大而增大。Q绝对值增大,相对切削深度增大。由于球差会因Q值的增加而增加,导致切削深度无法确定,所以一般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虽然可矫正视力,但是术后却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影响视觉质量。所以,手术时应尽可能减小Q值的增加值,想要提高治疗效果则非球面切削深度是至关重要的。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屈光状态下不同药物散瞳检影对屈光度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行散瞳检影的患儿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共计患儿96例。首次行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设定为A组,并根据此结果对上述患儿进行分类,即近视患儿、远视患儿、单纯散光患儿。30d后复查时给予患儿托吡卡胺眼药水散瞳检影,设定为B组,且同时进行验光复查。对比分析不同药物散瞳检影对屈光度的影响。结果近视患儿、远视患儿、单纯散光患儿分别占38例、42例、16例。近视患儿中A组屈光度较B组略低,但P>0.05;高、低度远视患儿A组屈光度较B组略高,且P<0.05;单纯散光患儿的A、B两组屈光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屈光状态下不同药物散瞳检影对屈光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区别,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选择合适的药品进行散瞳检影,以此最大程度地恢复患儿视力。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对彩色眼底图像中的玻璃膜疣进行自动判读,并进一步探讨屈光不正与玻璃膜疣的相关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12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健康体检且年龄大于50岁的参与者,共1 035例(2 055眼)的彩色眼底图像,使用DeepSeeNet深度学习模型对彩色眼底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判读,按玻璃膜疣大小进行分组。同时随机选择392张(19.1%)彩色眼底图像采用人工阅片方法对玻璃膜疣大小进行判读,采用Cohen's Kappa检验比较2种判读方法的一致性。根据电脑验光数据计算等效球镜度(SE),并分为中重度远视(>+3.0 D)、轻度远视(+0.51~+3.0 D)、正视(-0.5~+0.5 D)、轻度近视(-3.0~-0.51 D)、中重度近视(<-3.0 D)。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屈光不正与玻璃膜疣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深度学习模型对玻璃膜疣大小判读与人工阅片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κ=0.67,P<0.001)。在矫正性别、年龄等因素后,SE向正方向增加与大玻璃膜疣发生风险相关(OR=1.03,95%CI:1.01~1.04,P<0.001)。中高度近视为玻璃膜疣的保护因素,与正视者相比,中重度近视者发生大玻璃膜疣的风险为0.89(95%CI:0.82~0.97);相反,中高度远视为危险因素,与正视者相比其发生大玻璃膜疣的风险为1.20(95%CI:1.03~1.39)。结论:屈光不正与玻璃膜疣的发生相关。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技术,除了可以增强医师临床诊断的速度和精准性,同样可以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关的科研提供线索。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屈光矫治方式对近视眼单眼调节幅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60例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治疗的近视眼患者,根据患者屈光矫治方式不同分为角膜接触镜组,框架眼镜组,未矫正组,屈光手术组。再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视组。各组的患者均使用近点尺检测单眼调节幅度的情况。结果在近视眼的单眼调节幅度方面,框架眼镜组,角膜接触镜组,屈光手术组以及未矫正组,正视组之间比较差别较大(P<0.05)。其中,框架眼镜组,角膜接触镜组,屈光手术组,正视组的单眼调节幅度高于未矫正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屈光手术组与角膜接触镜组的单眼调节幅度与正视组相比,没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近视眼的单眼调节幅度受到屈光矫治方式的影响,其中实行合适的屈光矫治方式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单眼调节幅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视引起的儿童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矫正方法的矫正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210例420眼由于远视引起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资料进行调查,在规范的验光条件下进行配镜矫正,根据矫正处方的不同分为全矫组、欠矫组以及渐变多焦镜组各70例,均进行戴镜治疗。结果三种矫正方法的平均治愈时间为全矫组(18.16±5.12)mo、欠矫组(19.26±5.24)mo、渐变镜组(15.68±4.27)mo,渐变多焦组数据与其他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验光的条件下,采用渐变多焦的矫正治疗方式对弱视患儿事视力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它的应用为治疗儿童远视引起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提供了新的治疗是思路,应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及Spot筛查仪在屈光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对北京市海淀区5 866例3~6岁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及自然状态下Spot屈光筛查。对视力状况进行似然比卡方检验。对视力正常儿童的屈光度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比较,再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用M(Q1,Q3)描述各屈光度及屈光参差的分布特征,以百分位数法得到屈光筛查的界值点。结果:按2种视力判定方法得到3~6岁儿童视力低常率分别为4.25%和17.29%。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正常儿童的球镜度、柱镜度和双眼球镜度参差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远视度降低,散光度降低。等效球镜度(SE)、双眼柱镜度参差和SE参差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球镜度和SE的P2.5、P97.5分别为0 D、+1.50 D和-0.25 D、+1.00 D。柱镜度的P5为-1.25 D。球镜度参差和柱镜度参差的P95均为0.75 D。结论:Spot筛查仪屈光筛查数值获取率高,在大规模人群筛查工作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可参考各界值点结合视力等情况给予转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疗法联合视功能训练治疗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临汾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65例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患儿的病情进展程度将其分为A、B、C组三组,其中A组(21例)为轻度弱视,B组(31例)为中度弱视,C组(13例)为重度弱视。全部患儿在常规弱视治疗的同时进行视功能训练。记录、比较治疗前,治疗3、6个月后入选患儿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情况和不同弱视程度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立体视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均呈明显改善趋势(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A组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均呈明显改善趋势(P均<0.05),但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B、C组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均呈明显改善趋势(P<0.05),且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A、B两组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立体视水平呈明显改善趋势(P<0.05),且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立体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C组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立体视水平呈明显改善趋势(P<0.05),但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立体视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常规弱视治疗法、视功能训练联合疗法进行治疗,诊治结局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视力水平,加快患儿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进程,临床应用价值十分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眼科收治的60例双眼矫正视力相等或差一行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采用卡洞法检查将患儿分为主视眼组与非主视眼组。方法对所有患儿使用阿托品散瞳以检查其眼睛的矫正视力和屈光度,并对其进行双眼同量弱视治疗,在治疗后第1、2、4、8个月检查患儿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矫正视力的基本治愈率和进步行数。结果经同量治疗1个月后,患儿主视眼的基本治愈率及矫正视力的进步行数较非主视眼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量治疗2、4、8个月后,患儿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的基本治愈率及矫正视力的进步行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进行同量治疗,短期内主视眼的疗效优于非主视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验光配镜对因屈光不正造成调节性视疲劳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验光配镜的100例屈光不正造成调节性视疲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验光配镜,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为88.00%,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针对行验光配镜的屈光不正造成调节性视疲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屈光参差儿童的斜视、弱视特征及立体视功能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50例屈光参差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斜视、非斜视、弱视、非弱视的远立体视阳性率、随机点静态0阶立体视正常率以及近立体视Titums等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屈光参差斜视患儿的远立体视阳性率要低于非斜视,而屈光参差斜视患儿的随机点静态0阶立体视正常率以及近立体视与非斜视的差异较小(P>0.05)。屈光参差弱视患儿的远立体视阳性率、随机点静态0阶立体视正常率要低于非弱视,而近立体视Titums要高于非弱视,其差异明显(P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小学初中学生视力发育及屈光状态,为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按照整样抽取的方式,选取2021年我市4所小学和4所中学的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抽取的样本量为7531名,其中小学生有4634名,初中生有2897名,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和屈光状态进行检查。结果:女性,存在高度近视家族史、连续看近时间过长均是导致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7531名中小学生中,正视、远视、散光、近视的检出率分别为13.90%、10.62%、10.85%、64.63%,且初中学生的正视、远视和散光检出率低于小学生,而近视检出率则要高于小学生。结论:小学初中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其中引起视力不良的主要因素为近视,需要加强中学学生的近视防治工作,这对改善学生视力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