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浓度预防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患者在术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择期手术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后选择小一号导尿管留置导尿,试验组在手术结束前30钟经导尿管注入0.2%20ml夹毕导尿管15钟后松开导尿管,观察并记录术后苏醒期患者的躁动分级情况。结果试验组仅出现轻微躁动8例、不躁动42例,对照组出现4级躁动3例、3级躁动14例、轻微躁动18例、不躁动15例,试验组术后苏醒期躁动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浓度可以有效预防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患者的术后苏醒期躁动。

  • 标签: 罗哌卡因 留置导尿 术后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因在妇产科麻醉应用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病室自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8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0例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重比重麻醉处理,为对照组;435例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等比重麻醉处理,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实施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实施有效率等,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实施有效率为98.6%,对照组患者麻醉实施有效率为98.0%,两组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1%,对照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0%,且观察组患者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比重因在妇产科麻醉应用中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而且能够有效延长患者麻醉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罗哌卡因 妇产科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0.25%盐酸硬膜外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盐酸组(A组)和布比组(B组),每组各20例。硬膜外穿刺部位均为C7~T1间隙,每组硬膜外首剂量均为1%利多3ml(试验量)。随后A组分次加入0.25%盐酸8-10ml,B组加入0.25%布比8-10ml。评定麻醉期间的镇痛效果及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情况,记录感觉阻滞达Cl~T4平面时间、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A组用药15.8±3.5ml,B组用药14.6±4.2ml。A、B组起效时间分别为9.21±3.5钟,10.51±4.7钟;阻滞范围分别为Cl~T4,C2~T4;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分别为95.5±5.5钟,120.6±8.4钟;手术时间分别为2.1±0.5小时,2.3±0.3小时。两组运动滞阻完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心率麻醉前后有变化,其中心率变化B组>A组(P<0.05)。结论0.25%盐酸硬膜外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

  • 标签: 盐酸罗哌卡因 硬膜外阻滞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不同浓度因应用于临床麻醉与术后疼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6例于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来我院治疗并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的手术患者,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进行麻醉与术后镇痛,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使用浓度分别为0.25%与0.20%,对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4h、8h、12h的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4h、8h、12h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均显著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麻醉与术后疼痛治疗中应用具有确切效果,其中0.20%的效果更好,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疼痛治疗 临床麻醉 罗哌卡因 不同浓度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因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组为布比组0.225%布比与100μg/ml吗啡共100ml;观察组为组0.2%与100ug/ml吗啡,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采用负荷剂量+持续剂量给药模式,持续剂量背景流速2mL/h。用VAS评价镇痛效果,同时观察硬膜外术后镇痛中的并发症。结果两组镇痛效果都较为满意,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硬膜外镇痛 剖宫产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低浓度的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常规硬膜外麻醉,分别用0.5%和0.75%,观察临床麻醉效果和病人在术中情况变化。结论0.5%用于剖宫产的硬膜外麻醉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 标签: 罗哌卡因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浓度因在无痛分娩中的效果。方法162例孕产妇(ASA1-2级),L3-4硬膜外向头置管,1%利多5ml试验量,0.15%微量泵维持,观察生命体征、运动神经阻滞程度、疼痛程度、剖宫产率。结果孕妇生命体征稳定,无痛,无运动神经阻滞,剖宫产率低。结论低浓度用于硬膜外实施无痛分娩安全、有效。

  • 标签: 低浓度 罗哌卡因 硬膜外 无痛分娩
  • 简介: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的剧烈疼痛是影响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做到置换后良好的镇痛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用于全髋关节置换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于宿迁市人民医院骨外科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9例,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25%组、0.3%组、0.35%组,每组23例。置换结束后30min,行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开始各组注入相应浓度的20mL,随后接镇痛泵,无背景剂量,自控镇痛剂量为10mL,时间60min,持续72h。于阻滞12,24,48和72h时记录静息、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目测类比评分,静息目测类比评分≥4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记录阻滞后72h内用量、帕瑞昔布钠使用情况、离床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评价患者镇静情况。结果与结论:与0.25%组患者比较,0.3%组和0.35%组患者静态时目测类比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目测类比评分均降低(P0.05);0.3%组和0.35%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0.3%组和0.35%组帕瑞昔布钠使用率显著低于0.25%组(P0.05)。提示3组不同浓度的对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其中0.3%的是全髋关节置换后镇痛的适宜浓度,可减少的使用量,并缩短患者离床时间。

  • 标签: 植入物 关节植入物 哌罗卡因 神经传导阻滞 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镇痛
  • 简介:患者,女性,52岁,患右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拟行右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前血压140/83mmHg,HR90次/min,心电图正常,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0.96。用0.75%与2%利多1∶1混合液共20ml行双侧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注药后5min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憋气、精神紧张、兴奋多语等症状。心电监护显示:BP168/95mmHg,HR120次/min,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偶呈二联律,SpO20.90。听诊两肺有哮鸣音,心律不齐。经给予咪达唑仑、利多、地塞米松及供氧等处理后症状缓解。

  • 标签: 罗哌卡因 颈丛神经阻滞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中联合芬太尼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6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单纯进行麻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联合使用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的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患者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痛觉恢复时间与运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芬太尼对剖宫产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更加明显,可延长麻醉时间,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妇产科患者在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重比重麻醉,观察组则改为等比重麻醉。结果:麻醉优良率观察组为99.40,对照组为99.10%,P<0.05;运动、感觉的阻滞生效时间以及恢复时间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麻醉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1.19%,对照组为1.49%,P>0.05。结论:在妇产科麻醉中通过应用可获得确切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良好,特别是采用等比重麻醉有利于提升麻醉阻滞质量。

  • 标签: 妇产科 罗哌卡因 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与布比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析,先入院的35例设为对照组,后入院的35例设为观察组。分娩镇痛中,对照组应用布比,观察组应用,观察镇痛效果。结果第一,评价镇痛效果,观察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第二,比较MBS评分,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中,相比布比因应用价值更高,可有效抑制运动神经阻滞作用,适合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与布比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析,先入院的35例设为对照组,后入院的35例设为观察组。分娩镇痛中,对照组应用布比,观察组应用,观察镇痛效果。结果第一,评价镇痛效果,观察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第二,比较MBS评分,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中,相比布比因应用价值更高,可有效抑制运动神经阻滞作用,适合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靶控输注芬太尼复合因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焦作市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00例,按照麻醉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靶控输注芬太尼复合麻醉。比较两组入室时(T0)、切皮时(T1)、建立气腹后30 min(T2)、拔管前30 min(T3)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术后2、6、12、24 h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T1及T2时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均降低,但观察组相应值高于对照组(P<0.05)。与T1、T2时比较,两组T3时HR、DBP及SBP均上升,但观察组相应值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6、12、24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t=6.60、6.60,P均<0.05)。两组呼吸恢复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靶控输注芬太尼复合因应用于直肠癌手术中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加快麻醉后恢复。

  • 标签: 直肠癌 靶控输注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芬太尼复合腰麻在二次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时间段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70例二次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腰麻)和观察组(芬太尼复合腰麻)。对比分析麻醉效果。结果相对比对照组,观察组麻醉情况更优,腰麻副作用少,数据经过差异检验P<0.05。结论在二次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芬太尼复合腰麻,麻醉效果显著,腰麻副作用少。

  • 标签: 芬太尼 罗哌卡因 腰麻 二次剖宫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食道癌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食道癌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纳入本次研究,将8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疼痛状况及不良反应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术后拔管时间以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采取复合麻醉后,有2例患者出现躁动,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有5例患者出现躁动,5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病率对比具有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食道癌实施手术治疗患者,采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身麻醉,复合麻醉患者的不良反应率降低,具有较高的麻醉安全性,有助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全身麻醉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 食道癌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复合因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作用。方法将60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C组使用0.5%(30ml)行臂丛阻滞;D组使用1ug/kg右美托咪定复合0.5%(30ml)行臂丛阻滞;D-IV组使用0.5%(30ml)行臂丛阻滞,静脉滴注1ug/kg右美托咪定。结果D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早于D-IV组和C组。与D-IV组和C组相比,D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延长。与C组相比,D组和D-IV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更长。结论右美托咪定作为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中0.5%的佐剂,缩短了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延长了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右美托咪定的作用很可能是局部的而不是中枢介导的。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臂丛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BTX-A)复合治疗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特发性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患者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10例。试验组采用BTX-A复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马西平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h、6 h、12 h、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疼痛程度,同时统计和比较疼痛发作频率及睡眠质量,进行疗效评价。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疼痛VAS评分在治疗后1 h、1个月分别为0.4 ± 0.5和2.8 ± 3.1,分别低于对照组(1.2 ± 1.0、5.1 ± 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 h=-2.191,P1 h= 0.047;t1个月=-2.155,P1个月= 0.045);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睡眠质量评分为7.8 ± 3.2,对照组为10.8 ± 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5,P= 0.028);试验组疼痛发作频率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均低于对照组,而在治疗后6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周=-2.900,P1周= 0.010;t1个月= -4.544,P1个月= 0.001;t3个月=-5.156,P3个月= 0.000;t6个月= 3.391,P6个月= 0.003)。结论BTX-A复合可缓解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A型肉毒毒素 罗哌卡因 卡马西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治与预防。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接受注射用丹参和葡萄糖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2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流速度与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T、APTT较对照组更长,血流速度更快、下肢周径更短(P<0.05)。结论妇科肿瘤术后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有助于患者血流的改善,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肿瘤 低分子肝素 深静脉血栓 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