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序贯内营养减少急性脑卒中患者内营养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流质食物鼻饲,观察组患者给予序贯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以及源性感染发生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胃肠并发症发生率分别70.0%、40.0%,源性感染发生率分别63.3%、30.0%,观察组患者胃肠并发症发病率、源性感染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序贯内营养支撑,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序贯肠内营养 急性脑卒中患者 肠内营养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结肠黏膜嗜铬细胞(EC细胞)的分布特点及其合成和储存5-羟色胺(5-HT)的功能变化,探讨其在I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符合RomeⅡ诊断标准的IBS患者51例,以其分型标准区分为腹泻型和便秘型。经镜活检IBS患者结肠黏膜标本行S-P法免疫组化染色。部分活检标本电镜下观察EC细胞功能状态。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均设正常对照组。结果IB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光镜下IBS组EC细胞形态饱满,体积较大,提示EC细胞合成5-HT增加。电镜下可见IBS组EC细胞内分泌颗粒多。(2)IBS组回盲部EC细胞数量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IBS患者组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EC细胞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IBS病人结肠黏膜EC细胞数量增加与功能活跃,5-HT分泌增高,提示5-HT可能在IBS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肠嗜铬细胞 5-羟色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给予内营养与外营养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118例,平均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指标、康复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以及血红白蛋白等观察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各项在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和拔除尿管时间这三项康复指标改善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给予合理的内营养能显著改善患者营养指标、康复指标,显著减少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能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普外科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071-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炎症性病及其并发症与外表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任意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98例炎症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临床表现判断、结肠镜检查以及接受钡餐检查等,观察患者的并发症以及外表现的诊断过程以及治疗过程。结果98例炎症性病患者共发生35例并发症,包括出血10例、肠穿孔8例、肠梗阻8例、炎症包块4例、瘘管3例、肛管炎1例以及癌变1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71%。此外,98例炎症性病患者共发生72例外表现,具体包括关节炎30例、皮肤病17例、肝胆疾病12例、口腔溃疡8例以及眼部疾病5例等,外表现的发生率为73.47%。结论对于患有炎症性病患者同时伴有并发症以及外表现的患者需根据其具体的病情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必要时可采取手术治疗。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并发症 肠外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内营养应用于全胃切除术后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取48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早期内营养(EN)组(46例)和外营养(PN)组(52例),分析两组病人术后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内组比外组缩短(P<0.01);平均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内组均较外组减少。结论早期内营养应用于全胃切除术后安全可行,既符合生理要求,促进功能恢复,又可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

  • 标签: 早期 肠内营养 全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内营养联合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从我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中选取早产儿48例纳入本研究,根据营养供给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4例(单纯外营养)、研究组24例(外营养+早期内营养),比较两组早产儿在不同营养供给方式下,出生后一周及两周体格发育情况(身长、头围、体重)。结果:两组出生后一周身长、头围、体重等体格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出生后两周对照组上述3指标均劣于研究组,且各指标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早产儿早期内营养联合外营养,能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其生长发育。

  • 标签: 早产儿营养状况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炎性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时,选择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和镜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进行研究,录入120名临床疑似为炎性病的患者进行分析,医务人员确诊患者为炎性病症状,并按照要求开展治疗工作。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由医务人员给予患者常规检查确认所有患者均存在炎性病症状,在确认患者的病情后,医务人员对所有患者进行镜检查以及螺旋CT检查确认患者最终的检查结果,并分别对上述检查诊断价值进行评估,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医务人员经临床检查确认患者的螺旋CT诊断准确度高,能够基本判断患者的病情,其诊断结果与患者的镜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相似度,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炎性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时,选择螺旋CT诊断方案,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度。

  • 标签: 螺旋CT小肠造影 肠镜 炎性肠病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危重患者治疗中,评价内营养支持与外营养支持序贯治疗的效果。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从本院收治的危重患者中抽取60例进行研究对象,回顾病例,以不同的治疗形式,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前者用内营养支持,后者用内营养支持与外营养支持序贯治疗,针对两组营养指标、并发症率进行对比。结果:(1)2组患者营养指标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序贯 危重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一定标准,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的46例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一组为参照组,有23例病人,给予内营养支持;另一组为试验组,有23例病人,给予内营养支持+外营养支持。评估并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与参照组的总蛋白、前清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与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危重病人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 简介:都说家乡是有味道的,而且是世界上最美最纯最真的味道。这种味道特别亲切,独一无二,温暖心扉,深入骨髓,令人沉醉,难以忘怀,弥久生香。

  • 标签: 味道 骨髓
  • 简介:摘要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是一种营养液经过胃部运送到小肠进行吸收,来给机体补充营养的支持方式。运用该种营养支持的患者经口进食会带来一些不便,相应的所需的营养供给不足,给原本受损伤的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所以可以通过内营养支持来解决这一难题。

  • 标签: 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 护理进展
  • 简介:看!它那乌黑亮丽、顺滑光洁的皮毛,炯炯有神的眼睛,小巧的鼻子,健壮的身躯,走起路来风度翩翩,一看就知道它长大后会成为狗中精品。所以我准备和它搭讪。"狗狗你多大了?狗狗你喜欢吃骨头吗?狗狗……"我努力地跟它交流,没想到它连看都不看我一眼,真是一条"硬汉子"!世界上还没有我办不成的事儿,看我使出

  • 标签: 你喜欢 三十六计 可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白塞病的临床特征,为该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诊断为白塞病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首发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并发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针刺试验结果;消化道受累部位、溃疡形态;同时比较临床表现的性别差异。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7例白塞病患者中,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者26例(55.3%);消化系统症状以腹痛最常见,其他依次为腹泻、纳差、腹胀和肛周脓肿,发生率分别为80.9%(38/47)、46.8%(22/47)、42.6%(20/47)、36.2%(17/47)、2.1%(1/47);并发症以消化道出血、肠穿孔、肠梗阻为主,发生率分别为40.4%(19/47)、4.3%(2/47)、4.3%(2/47);37例(78.7%)存在不同程度的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5 g/L),36例(76.6%)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36例(76.6%)红细胞沉降率加快,22例(46.8%)存在轻度以上的贫血(血红蛋白<90 g/L);针刺试验阳性25例(53.2%);消化道受累部位依次为末端回肠和回盲部、结肠、食管、十二指肠和空肠、胃、直肠,分别占57.4%(27/47)、27.7%(13/47)、23.4%(11/47)、23.4%(11/47)、17.0%(8/47)、8.5%(4/47);47例(100.0%)均出现口腔溃疡,62.1%(18/29)的患者内镜下表现为多发溃疡,按形态依次为圆形溃疡、不规则溃疡、纵行溃疡,分别占48.3%(14/29)、34.5%(10/29)、17.2%(5/29)。女性白塞病患者的外阴溃疡发生率高于男性白塞病患者[85.7%(18/21)比30.8%(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89 ,P<0.01);女性与男性白塞病患者的口腔溃疡、腹痛、腹泻发生率和针刺试验阳性率比较[100.0%(21/21)比100.0%(26/26)、85.7%(18/21)比76.9%(20/26)、42.9%(9/21)比50.0%(13/26)、52.4%(11/21)比58.3%(14/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白塞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依次为口腔溃疡、腹痛、腹泻、外阴溃疡等,女性白塞病患者较男性患者更容易发生外阴溃疡;内镜下表现以多发溃疡多见,按形态依次为圆形溃疡、不规则溃疡、纵行溃疡;好发部位以末端回肠和回盲部最多见,其他依次为结肠、食管等部位。

  • 标签: 肠白塞病 临床特征 消化道症状 内镜特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