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针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应采取的一些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5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人数共152例,对这些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此总结护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结合实际护理情况提出对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危险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科室管理方面和护理人员方面,为此在预防措施中主要针对这两个方面来制定。结论:为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风险,让患者能够得到更为良好的护理治疗,当前应注意在护理工作中分析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基于这些因素制定对应的预防措施。
简介:【摘要】 目的 在加速康复外科结直肠肿瘤患者中采用全程护理模式,针对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结直肠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开展时间:2020年3月-2022年3月,分组方式:电脑等量随机,对照组50例患者的护理采取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实验组50例患者在加速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腹胀、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结直肠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将全程护理模式引入到加速康复外科,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临床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肝胆外科护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工作持续时间为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查看在此期间于我院肝胆外科就诊的患者,对150例患者采集研究数据,将其平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的护理模式分别是常规护理模式和分级护理管理模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三天的疼痛评分、术后临床指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将三方面数据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满意度数据发现,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术后三天疼痛评分和术后临床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和术后临床指标下降, 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护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为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供助力,也为后续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提供思路,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护理策略,以提高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和整体护理满意度。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22年至2023年间接受泌尿外科手术的1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型护理策略,对照组则维持常规护理。数据采集包括疼痛评分、药物使用情况和患者满意度,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术后疼痛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使用量相对减少,患者满意度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表明,针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采用本研究提出的护理策略能显著改善术后疼痛管理,减少药物依赖,并提升患者满意度。建议在泌尿外科术后护理中推广该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泌尿系统结石是一种常见的尿路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外科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外科治疗与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查阅病历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记录。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术后护理干预。结果:术后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疼痛管理、预防感染、饮食指导等方面。本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经过及时止痛处理后缓解。同时,患者术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严重感染病例。饮食指导方面,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结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加强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与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2)术后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应予以重视。(3)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继续探索优化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外科治疗与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 ] 目的 在急诊抢救室患者中使用安全型留置针避免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2-12月急诊抢救室患者使用普通型留置针, 2019年 1-11月急诊抢救室患者使用安全型留置针,观察 2组针刺伤发生率。结果 安全型留置针与普通型留置针相比较,护理人员在操作时能有效防止针刺伤的发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使用安全型留置针能防止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有了保障。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急诊护理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探讨。 方法: 挑选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8 年 3 月期间进行急诊的 74 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急诊护理)各 37 例,就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仅 1 例患者产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急诊护理期间针对严重创伤失血休克患者并强化并发症预防性工作,可有效提升治疗疗效的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适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急诊绿色通道的价值及作用。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7月,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共计8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期间为了分析急诊绿色通道的应用及作用,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法,故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命名为观察组,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完成,每组中有患者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急诊接诊,但接诊方案不同,分别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接诊方案,观察组患者使用急诊绿色通道接诊治疗,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后,对其临床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主要包括:诊断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时间、抢救时间分别为(4.77±2.86)min、(51.66±10.17)min相对于对照组(10.48±3.55)min、(88.37±14.16)min较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3.78±3.19)d相对于观察组(7.46±2.16)d较长,相比同样存在较大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100.0%)相对于对照组(82.5%)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分别是(7.50%)、(25.0%),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使用急诊绿色通道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抢救较高,从而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提高疗效及满意度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1月为时间点,抽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5例采用常规急救流程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5例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抢救效果、干预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①实验组残疾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满意度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急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为患者争取更多抢救时间,有利于降低病死、残疾风险,改善预后,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降阶梯思维在急诊创伤患者预检分诊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 本课题选取我院 2017 年 10 月 -2019 年 4 月诊疗的 120 例急诊创伤患者,随机纳入参照组( 60 例)和观察组( 60 例)。参照组为传统预检分诊护理,观察组为降阶梯思维预检分诊护理,对比患者预检分诊效果、护理总满意度。 结果: 参照组预检分诊效果明显较差于观察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即 98.33% > 88.33%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急诊创伤患者,降阶梯思维预检分诊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预检分诊效果,还可改善护患关系,应加大重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