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卵巢切除术后血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对身心症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因子宫或卵巢肿瘤行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与对照组。研究组23例,两侧卵巢及子宫均切除,对照组23例,单纯切除子宫但双侧卵巢保留。采用更年期综合征的Kupperman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术后身心症状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后血清雌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中轻度症状者7例、中度10例、重度5例,其发生率为95.7%;对照组中,轻度者4例、中度3例、重度1例,其发生率为34.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前雌二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雌二醇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组切除子宫及双侧卵巢后,雌二醇水平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及双侧卵巢切除术后患者会存在一定程度血清雌激素水平下降,身心症状高于单纯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二者呈负相关,可为临床治疗女性身心症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卵巢切除 血清雌激素 kupperman评分 身心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粘膜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大鼠肠缺血40分钟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的四个时相点,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肠系膜组织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利用MTT测定PP淋巴结、上皮内淋巴细胞、固有层淋巴细胞的增值活力。结果肠缺血再灌注后肠粘膜中sIgA含量以及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之后肠粘膜的免疫功能下降。

  • 标签: 肠缺血 再灌注 肠粘膜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是以妊娠中晚期出现的皮肤瘙痒、黄疸,或伴肝功能损害、高胆酸血症为特征的产科疾病。ICP发病率在各个国家及种族有很大差异,其中北欧的瑞典、芬兰、波兰,南美的智利、玻利维亚是高发区1。目前对ICP的发病原因及发病的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与孕妇体内雌激索升高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妊娠 肝内胆汁淤积症 雌激素 胆汁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COPD患者血浆蛋白和肺功能变化以及生长激素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方法37例老年COPD患者接受高营养治疗并在此基础上每日皮下注射生长激素4.5单位,疗程4周。结果受试对象体重均降低,经过治疗体重,肱三头肌皮皱(TSF),上肢臂肌围(AMC)逐渐增加,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值均明显升高,肺功能MMV,FEV1/FVC值较治疗前增加,之间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论生长激素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能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态,提高肺功能,增加免疫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重症COPD 生长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林氏降脂散治疗133例高血脂症的血脂改变和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65例原发性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3例和对照组132例,分别给予林氏降脂散及血脂康胶囊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治疗前后的变化和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TC、TG比较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同组TC、TG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TC、TG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林氏降脂散治疗高血脂症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较高,服用方便,未见不良反应。且药物组成简单,经济实惠,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高血脂症 林氏降脂散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Ⅲ期、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视网膜动脉、静脉及黄斑拱环结构的改变,探讨其对于理解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80例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检查、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等临床资料,观察分析黄斑中心凹毛细血管拱环破坏程度。按DR严重程度及是否伴随高血压进行分组,利用海德堡激光扫描眼底荧光造影系统测量软件对视网膜血管和黄斑拱环直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对于DR黄斑拱环结构研究发现,黄斑拱环结构破坏主要表现为黄斑拱环直径缩小、黄斑拱环直径扩大、黄斑拱环结构完全破坏。拱环直径为0.43±0.048mm,视网膜颞上A/V为0.59±0.12,颞下A/V为0.61±0.11。在非高血压患者中,DR分期与黄斑拱环直径相关,与AV比无关;此外,DRⅢ期、Ⅳ期间黄斑厚度存在差异。破坏因素包括直径改变,毛细血管网内出现微血管球瘤,部分出现侧支循环建立,环外毛细血管栓塞,大片无灌注区及出血斑等。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拱环结构破坏具有多种形态,相关因素与血糖水平和病程相关。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黄斑拱环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叶酸(FA)、维生素D(VitD)水平,探讨二者与乳腺癌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45例,3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取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组FA、VitD水平,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FA、VitD水平乳腺癌组明显低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乳腺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FA、VitD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癌症组FA、VitD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递减。结论血清叶酸和维生素D含量与乳腺癌发生风险和TNM分期有关,高水平的FA、VitD可能会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 标签: 乳腺癌 叶酸 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巨大儿的血脂、血糖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100例巨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母亲巨大儿38例,纳入A组,健康母亲巨大儿30例,纳入B1组,健康母亲正常新生儿32例,纳入B2组。测定3组新生儿血脂、血糖水平,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新生儿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B1组、B2组(P<0.05);A组的TG水平显著高于B1组、B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HDL水平低于B1组、LDL高于B1组、B2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巨大儿容易发生低血糖、脂质代谢异常,加强孕妇预期及孕前的健康指导,有助于降低巨大儿发生率。

  • 标签: 巨大儿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患糖尿病抑郁症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的发生机制。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研究组)80例,2型糖尿病非抑郁症患者80例(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FT3、FT4、TSH浓度分别为5.52±0.77pmol/L,15.32±2.76pmol/L、2.95±0.86mU/L,研究组FT3、FT4、TSH浓度分别为3.56±1.05pmol/L、10.36±1.45pmol/L、6.97±1.04mU/L。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FT3、FT4水平均降低,而TSH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抑郁症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草药注射剂与输液溶媒配伍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临床比较常用的5种中草药注射剂,将其编为5个编号,分别为艾迪(1)、银杏达摩(2)、苦碟子(3)、喜炎平(4)、丹红注射液(5),输液溶媒则对0.9%氯化钠注射液加以选取。通过智能微粒检测仪对中草药注射剂与输液溶媒配伍前后微粒变化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配伍后,当粒径≥25um时,5种中药注射剂微粒数量在0.5h、1h、2h、3h各个时段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当粒径为2~10μm时,5种中药注射剂微粒数量各个时段均超过300粒(P<0.05);5种药物中,配伍放置后随时间推后喜炎平与苦碟子微粒数呈减少状,另外几种则均呈增加状(P<0.05);当微粒粒径在11~25μm之间时,除苦碟子微粒数依然与药典规定一致外,另外几种都明显比药典规定范围高出(P<0.05)。结论溶媒与中草药注射剂配伍后,某些药物可能在不溶性微粒数量上发生变化,临床应重视这种变化情况,对最佳的使用时段加以掌握,以尽可能地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 标签: 中草药注射剂 输液溶媒 配伍前后 微粒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11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表达改变与免疫功能改变关系。方法研究纳入都江堰市人民医院COPD患者10例(年龄60.12±7.10),非COPD患者10例(61.12±7.11)作为对照组。利用外周血2ml,进行羟基淀粉分离白细胞,孵育中性粒细胞CD抗原的抗体。用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检测样品。测得抗原标记的目标细胞数和抗原表达强度。统计资料通过SPSS17软件包完成。对COPD与非COPD进行方差分析。结果COPD患者成熟粒细胞表面抗原CD11b表达强度与非COPD患者比较中达到了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本研究发现COPD患者CD11b表达较非COPD患者CD11b表达强度高,提示与COPD患者免疫功能改变有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性粒细胞 抗原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断脐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产科2016年2-5月出生的足月健康新生儿,且无乙肝疫苗及卡介苗接种禁忌症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为奇数月出生的断脐后立即接种疫苗,对照组为偶数月出生的出生半小时后接种疫苗。分别对其进行生后即刻脐静脉血糖,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四小时及八小时末梢血糖监测。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血糖浓度分别为即刻6.10±0.95,6.11±1.04,半小时4.56±1.04,4.59±0.76,一小时4.26±0.83,4.31±0.93,两小时4.43±0.59,4.37±1.13,四小时4.72±0.80,4.77±1.14,八小时4.61±0.74,4.68±1.01,两组六次监测血糖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新生儿断脐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对新生儿血糖无影响。可以尽早进行预防接种。

  • 标签: 血糖 新生儿 立刻接种 乙肝疫苗 卡介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患者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GLDH)的变化情况,以及该酶在肝细胞损害性疾病中的活性,结合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鉴别诊断肝病的基本类型和预后的判断。方法采用德意志临床化学协会(DGKC法)检测GLDH,同时检测AST、ALT、TB及GGT等常规生化项目,并作相关性分析,统计有关指标。结果对于肝细胞损伤性疾病患者,血清中GLDH的活性明显高于健康者和其他疾病患者(P<0.05)。其中急性肝病患者GLDH阳性率可达76.0%,慢性乙型肝炎为57.5%,原发性肝癌为46.2%,肝硬化为25.6%,急性脂肪肝为71.4%。结论谷氨酸脱氢酶作为肝细胞病变,特别是急性乙型肝炎和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谷氨酸脱氢酶 肝损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腹腔镜+胆道微创手术联合应用在胆石患者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并着重分探究腹腔镜+胆道微创手术联合应用对胆盐转运子BSEP、MRP2、NTCP的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5日—2018年2月25日间于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5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胆道微创手术联合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对治疗前后患者的BSEP、MRP2、NTCP展开分析。结果和治疗前进行比较,治疗后患者BSEP、MRP2水平出现明显升高,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和治疗前进行比较,治疗后患者NTCP水平并未出现明显变化,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石患者接受腹腔镜+胆道微创手术联合治疗,可保障患者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BSEP、MRP2水平,改善患者胆盐转运和胆汁酸代谢,降低患者术后胆囊结石的复发,值得推广。

  • 标签: 胆石 腹腔镜手术 胆道微创手术 效果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5期病人未行肾脏替代治疗前高敏肌钙蛋白T的变化,探讨慢性肾脏病5期即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的临床意义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在患者行肾脏替代治疗前,采集病人的静脉血,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高敏肌钙蛋白T,分析高敏肌钙蛋白T升高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慢性肾脏病5期病人均存在高敏肌钙蛋白T升高,与心功能衰减的严重度成正比,与心电图ST段改变和T波改变也成正比。结论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均存在高敏肌钙蛋白T的升高,与病人心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和心肌损伤程度相关。

  • 标签: 肾病5期 高敏肌钙蛋白T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和幼年期大鼠(P20~P38),受强电刺激刺激后形成兴奋性,上传至海马,前皮层;方法检测受电刺激前后脊髓背角,海马CA1区和大脑前皮层的LTP;结果相同伤害性刺激条件下,新生和幼年大鼠表现与成年期比较,其LTP以A类纤维兴奋我主,给予ifenprodil后明显抑制。结论在减轻新生和幼年期大鼠受外周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亦抑制NMDA受体中NR2B亚单位为主。

  • 标签: 新生期和幼年期大鼠 长时程增强 中枢神经系统 NR2A/NR2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白血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实验者采取流式细胞仪技术对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CD11b+、CD54+以及CD18+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CD3+、CD4+、CD8+以及CD4+/CD8+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研究组患者CD3+、CD4+以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减少,且两组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明显变小,证明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结论脑出血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外周血自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54以及CDl8表达增多,而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下降。

  • 标签: 脑出血 外周血粘附分子 T淋巴细胞亚群 变化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浆中血栓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将所有患者术前1d及术后1d、3d、5d的血浆P选择素、D-D、sICAM-1及sVCAM-1水平进行比较。结果27例患者术前1d及术后1d、3d、5d的血浆P选择素、D-D、sICAM-1及sVCAM-1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术后3d明显高于术前及术后其他时间段,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血浆P选择素、D-D、sICAM-1及sVCAM-1水平短期内呈现升高的趋势,随着机体的改善然后呈现下降的趋势,应给予充分重视。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血栓相关指标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