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院中成药、西药联合使用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上报的由于中成药、西药联合使用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23例,对这些事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3例由于中成药、西药联合使用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7例;10岁以下患者2例,11岁—30岁患者5例,31岁—50岁患者7例,51岁以上患者9例。涉及到静脉滴注给药16例,口服给药4例,皮下注射给药2例,外用药1例。涉及皮肤防御系统的11例,循环系统的5例,消化系统的2例,神经系统的2例,呼吸系统的1例,泌尿系统的1例,药物热反应的1例。结论本院仍然存在由于中成药、西药不合理联合应用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应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生的相关教育、指导,定期通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提高中成药和西药的合理、安全联合使用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型架在轴节类器械使用中的作用。方法抽取同质污染的手术剪刀和止血钳各120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剪刀、止血钳均各60把)。实验组将器械轴节打开用U型架穿起来每个U型架上穿15把器械,使U型架与器械成45°角左右,每筐放两个穿好器械的U型架;对照组将器械轴节打开90°角一次平铺放于清洗筐内(同样每筐摆放30把),然后将器械连同清洗筐一起摆放在清洗架上,置于美国STERIS多舱清洗机内进行清洗。结果实验组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9.17%,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0,p﹤0.05)。结论U型架摆放与传统方法相比清洗质量更好,对减少器械损耗,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具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药学干预前1868张含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处方为对照组,2016年药学干预后1832张含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处方为观察组,对干预前后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进行评价。结果药学干预后,观察组喹诺酮类药物处方用药频率和药物利用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喹诺酮类药物处方用药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具有有效性,能够降低药物的不合格率以及用药频率和药物利用指数,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12月I类切口手术病案101例,对抗菌药物用药指征、用药种类、术前给药时间、术后持续时间等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评价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95.05%,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20.83%;给药时机合理率15.63%;术后持续用药时间在24h和48h以内的病例数,分别为11.46%和16.67%;抗菌药物二种以上联合用药病例数,占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例数的25%。结论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药剂科干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抗菌药物处方,根据时间进行分组,2016年处方为对照组,2017年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用药指南,观察组则予以强化合理用药指南。比较两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抗菌药物剂量合理性、用药时间合理性;干预前后用药患者炎症指标;治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剂量合理性、用药时间合理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用药患者炎症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用药患者炎症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合理用药指南抗菌药物处方的疗效确切,可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控制机体炎症状况,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