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输注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其临床问题。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收入的输血患者63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选择单采血小板进行输注,在输注完成后,63名患者中共有11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对其余52名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记录作为对照研究,对两组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不良反应数。结果:在实验结果中显示单采血小板引发输血不良的实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血细胞计数等信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显著,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中两组患者仅有白细胞数据有一定的差异,提示实验组患者在接受血小板输注后白细胞受到了明显损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总体来说,单采血小板输注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与患者自身的血细胞计数无明显关联,故而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时,相关研究人员建议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当从其他角度来进行考虑,同时也需要提高单采血小板后去白率,并且做好血小板成分献血和采集设备的完善,尽可能降低非必要输血率,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满足现代化的临床治疗需求。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 即刻种植修复和 延期种植修复在上颌单前牙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 2017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 的 124 例上颌单前牙种植修复 患者纳入 研究,将其根据 随机 分配 法 平 分为自然组与试验组 ,每组各 62 例。自然 组给予 延期种植修复措施 ,试验 组给予 即刻种植修复措施 ,对比两组患者的种植体 及邻近软组织的美观度、治疗 后 1年牙槽嵴吸收高度以及治疗 满意度评分 。结果: ①试验 组患者治疗后当天及 1 年后的 白色美学指数评分 、 红色美学指数评分 均高于自然组 ; 两组患者治疗后 1 年的 白色美学指数评分 和 红色美学指数评分均 高于本组治疗后当天, 组间对比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② 治疗 后1年, 试验 组的牙槽嵴吸收高度 低于自然 组, 且试验 组的咀嚼效果 、附着高度、软组织颜色以及 美观程度 评分均高于自然 组,组间对比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 上颌单前牙的临床修复中, 即刻种植修复措施对比 延期种植修复,更有利于防止 牙槽骨吸收,提升 软组织和 种植牙的 美观程度 ,并能促进 种植压 周边 软组织成形,进而加强 患者的修复 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急诊治疗左半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方法以及能够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确诊并接收治疗的42例左半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进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患者共31例,行姑息性手术的结肠造瘘术共8例,肛门插入肠梗阻导管5例,发生切口感染3例,无并发症情况发生,无吻合口漏,且无死亡病例发生。所有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显著,恢复顺利,患者生活治疗得到提高。结论Ⅰ期肠切除吻合术是急诊治疗左半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的效果明显,肛门插入肠梗阻导管减压和去污是对Ⅰ期手术治疗的有效补充。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使患者病情得到改善,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通过人工操作进行半肩关节的置换疗法在肱骨近端出现粉碎性的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骨科当中收治的进行了通过人工操作进行半肩关节的置换疗法的肱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11例,在11例患者当中平均的年龄在62.5岁,由骨科医师使用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来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结果在手术结束之后的一年之内进行跟踪随访,有1例患者出现了非常轻微的痛感,其他10例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按照诊断标准来看,11例患者当中,恢复等级为好的患者4例,恢复中等的患者5例,恢复一般的患者1例,恢复的差的患者1例。总的有效率为81.82%。结论针对肱骨近端出现粉碎性的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通过人工操作进行半肩关节的置换疗法具有比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本院收治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随机选择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50 例骨折患者 。对照组骨折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 ,观察组骨折患者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对比两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患肢负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8% ,两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患者的临床疗效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产生 ,值得临床 推广与 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匿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强调术前散瞳检查的重要性,探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4例(36眼)隐匿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前进行散瞳检查,根据悬韧带断裂的部位和范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分析术后的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根据是否散瞳检查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进行散瞳检查。观察组18眼,对照组18眼。结果观察组术前视力(0.22±0.4),术后(0.4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散瞳后前眼压对比,对照组术前(35.8±0.4)mmHg,术后3天(25.4±0.4)mmHg,术后1周(20.4±0.5)mmHg,术后一个月(17.7±0.5)mmHg;观察组术前(36.1±0.4)mmHg,术后3天(21.1±0.5)mmHg,术后1周(19.4±0.4)mmHg,术后一个月(15.9±0.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前房深度(3.59±1.0)mm,术后3天(3.68±0.9)mm,术后一周(3.72±0.8)mm,术后一个月(3.92±0.8)mm;观察组术前前房深度(3.60±0.9)mm,术后3天(4.00±0.9)mm,术后一周(4.12±1.0)mm,术后一个月(4.30±1.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进行散瞳检查能提高晶状体半脱位的检出率,隐匿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时容易误诊,散瞳检查能明确悬韧带断裂的部位及范围,为选择合适的手术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DWI和PWI扫描技术在界定超急性期脑梗死影像半暗带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神经内科收治的38例经临床确诊为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38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后立即先后行CT和MRI扫描,排除脑出血,并在临床治疗后2d~1个月后进行MRI复查。对比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DC)和表观扩散系数比例(ADCR)。结果38例病例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时MRI平扫T2WI未能明显显示新近梗死灶,而同一层面DWI38例患者全部显示脑梗死的强异常高信号区,其中32例为大面积脑梗死,5例为腔隙性脑梗死。梗死中心对侧镜像区(ADC值10.112+0.976)与影像半暗带区ADC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与其他两个测量部位影像半暗带对侧正常区、病灶中心区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DWI和PWI扫描技术均能及早发现超急性期脑梗死,综合应用二者能显著提高缺血性半暗带的预测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半髋关节置换术(HHR)运用价值。方法: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全髋组39例和半髋组39例,各行THR、HHR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结果:全髋组治疗优良率(94.87%)和半髋组(87.18%)比,无明显差异(P>0.05)。全髋组术中出血量较半髋组多,手术时间较半髋组长,髋关节恢复时间较半髋组短(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THR、HHR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运用效果均较为理想,但前种治疗方式可缩短患者髋关节恢复时间,后种治疗方式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