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一例特重度烧伤患者采取俯卧位行PICC置管的护理经验。方法对一例烧伤面积90%,深Ⅱ一Ⅲ°,其中Ⅲ度烧伤面积81%,合并吸人性损伤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在修复期时,采取在俯卧位下行PICC置管术,以及在置管后维护过程中的护理。结果该特重度烧伤患者在俯卧位下成功行PICC置管,并保留留导管25天。结论该患者在选用俯卧位下行PICC置管成功,安全、有效、快捷解决静脉通路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避免PICC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的时间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重症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重症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遵俯卧位核查清单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血气指标水平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重症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血气指标,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度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联合机械排痰护理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92例(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重度ARDS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46例)采用俯卧位通气联合常规护理,B组(46例)采用俯卧位通气联合机械排痰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护理后,B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优于A组, P<0.05;结论:对重度
简介:摘要:目的 对床旁纤支镜吸痰联合俯卧位通气在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将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为研究资料,应用单盲法分组,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一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床旁纤支镜吸痰治疗,研究组应用床旁纤支镜吸痰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前后的血气指标、呼吸频率水平。
简介:【摘要】总结2021年4月20日我科收治1例巴拿马籍散货轮船员,输入性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救治总结。该患者休息状态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均≤0.95。患者入院后遵医嘱给予抗病毒及抗菌药物治疗外,同时给氧疗及间断俯卧位的治疗方案。俯卧位2h后SpO2比仰位时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1d起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明显升高,促进肺功能康复。总结1例患者的治疗护理经验,表明进展为重症可能的新冠肺炎患者提早给予氧疗及俯卧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功能,有助于患者渡过发展为重症期的病程,避免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给临床护理诊疗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重新冠肺炎患者联合使用呼吸机支持及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30例危重新冠肺炎患者摸球分组,对照组15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5行常规护理联合辅助治疗护理,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在血气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眼对玻璃体切割术后俯卧位患者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8月之间接受的100例玻璃体切割术后俯卧位患者,以患者的意愿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甲组,一组为乙组,甲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乙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眼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视功能检查表得分情况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表得分情况。结果:乙组患者视功能检查表得分高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睡眠质量表得分高于甲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之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眼在针对玻璃体切割术后俯卧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的视力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应用在ICU俯卧位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24例俯卧位通气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11例在肠内营养支持中实施胃管方式,观察组12例以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及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误吸、返流及胃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俯卧位通气患者中应用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将患者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可促使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比经鼻胃管途径更安全、更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位护理干预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应用。方法:从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早产儿中选取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采取左右侧卧位+俯卧位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左右侧卧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呼吸暂停次数及发作时间、住院天数、氧疗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呼吸暂停次数及发作时间、住院天数、氧疗时间都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早产儿俯卧位护理干预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呼吸暂停问题的发生,让患儿更快康复,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俯卧位机械通气应用于重症肺炎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仰卧位机械通气,采取保护性通气模式;观察组行俯卧位机械通气,同样采用保护性通气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天内不同时段的动脉血气分析、氧合参数及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并在治疗后复查胸片观察肺部炎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7%,远高于对照组的56.7%。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O2和PaO2/FiO2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周后胸片肺部炎症吸收明显改善(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较令人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简介:目的研究新生儿俯卧位与传统采血方式对足跟采血优势作用。通过对不同方法足底采血时新生儿的疼痛评估、一次性成功率、止血时间,探讨对新生儿进行必要刺激时,如何减少损伤。方法将301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实验研究,并依据新生儿采血的时间分成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并且两组的新生儿数量中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51例和150例,给予两组新生儿不同体位进行足底采血,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俯卧位采血与畅通体位采血的方式。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数据研究发现p<0.05;研究组哭闹时间与照组时间相比较短,数据研究发现p<0.05;结论俯卧位采血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采血体位,与传统的平卧位或侧卧位采血比较,缩短新生儿哭闹时间,心率、呼吸频率更为平稳,止血时间更短,便于临床护士操作,同时减轻新生儿的痛苦,使家长易于接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讨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运用俯卧位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42例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将这4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仰卧位组和俯卧位组,两组均采用临床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进行处理,只是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的体位不同,仰卧位组的患者采用仰卧位通气,俯卧位组的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俯卧位组的患者的氧分压和氧合指数均明显比仰卧位组高(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可以有效地提高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在临床上可推荐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极早产儿俯卧位机械通气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83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极早产儿随机分为仰卧位组和俯卧位组,4例退出研究,79例完成治疗和观察(仰卧位组37例,俯卧位组42例),以容量辅助/控制模式机械通气。俯卧位组患儿每仰卧位通气4h行俯卧位通气2h。分组干预之前以及分组干预后仰卧位组每6h、俯卧位组每于转换为俯卧位后的1h,分别记录呼吸机参数、动脉血气分析和生命体征。结果俯卧位组FiO2、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机械通气时间低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潮气量、呼气末正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的PO2/FiO2比值高于仰卧位组,而氧合指数、呼吸频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2、pH、BE、心率和有创动脉血压平均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与仰卧位交替通气能改善机械通气极早产儿的氧合功能,降低吸入氧体积分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