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漏诊原因,从而提高诊断率。方法对经上级医院超声复查和手术确诊的3例超声误诊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的病例,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漏诊,漏诊率33%,2例误诊,我院均误诊为原发性房间隔缺损,误诊率为67%。对本病不认识是导致误诊、漏诊的首要因素;其次,冠状静脉窦走行与横隔平行,超声心动图常规切面几乎不能探及其缺损,常常导致漏诊;另外,其声像图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房间隔缺损相似导致没有经验的医生难以鉴别,也是导致误诊的一个因素。
简介:摘要颅骨骨膜窦是一种罕见的、靠近中线的颅内外沟通血管畸形,位于眶上外侧者更为少见。2021年3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小儿神经外科收治1例右侧眶上外侧颅骨骨膜窦患儿,采用手术完整切除病变。术后随访3个月,患儿恢复良好,包块无复发。
简介:摘要海绵窦区结构复杂,诸多神经及重要血管穿行其中,累及此处的肿瘤治疗方式包括硬膜内入路、硬膜外入路和内镜经鼻入路。本综述围绕内镜经鼻入路,就海绵窦区肿瘤的种类、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等进行介绍。
简介:摘要颅骨骨膜窦是一种罕见的、靠近中线的颅内外沟通血管畸形,位于眶上外侧者更为少见。2021年3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小儿神经外科收治1例右侧眶上外侧颅骨骨膜窦患儿,采用手术完整切除病变。术后随访3个月,患儿恢复良好,包块无复发。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乙状窦缩窄术后出现颅高压病例。患者,女,24岁,因“左耳搏动性耳鸣2年余”就诊,术前完善颞骨CT提示左侧乙状窦憩室,全身麻醉下行左侧乙状窦缩窄术,术后患者出现3次无明显诱因恶心呕吐、耳鸣等不适感,术后1个月复诊,查体视乳头水肿,提示颅内压升高,予甘露醇等药物后未见明显改善,再次行手术取出填塞物,不适感消失。术后随访10个月,耳鸣消失。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CT表现,以期能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CT表现。主要观察脾脏体积、瘤体的数目、大小、包膜、密度、强化等特点。结果5例脾窦岸细胞血管瘤脾脏体积均有增大(>8个肋单元),瘤体平扫均呈类圆型、椭圆形,5例均为多发(平均5个),瘤体直径3mm~23mm不等;CT平扫瘤体呈等或稍低密度,密度不均,3例可见出血成分,呈环状高密度影;瘤体均无包膜,与正常脾脏分界不清,脾周、腹膜后均未见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瘤体动脉期呈花环状、血管隙状强化,3例可见粗大的异常血管影。结论脾窦岸细胞血管瘤表现为多发肿块,无包膜,增强扫描花环状强化,粗大的异常扭曲血管具有一定的特点。
简介:目的对颈内动脉解剖的分布特点进行观察和测量分析,为海绵窦瘘显微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指导.方法用12例福尔马林浸泡固定的尸头标本在显微镜下(共24侧)观察,红色乳胶灌注的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尸头标本,对海绵窦段分支与及其相邻近组织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及和测量.收集50例海绵窦瘘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并介入拴塞治疗.结果海绵窦段在水平面上可观察到呈S形向前和向后形弯曲,脑膜垂体干、海绵窦下动脉及McConnell背囊动脉是海面窦段主要的3个分支.最常见的2个分支是脑膜垂体干和海绵窦下动脉.50例颈内海绵窦瘘患者均为外伤后,经介入栓塞治疗后痊愈出院,随访1年半未见复发.结论颈内动脉解剖复杂,颈内海绵窦瘘多见于外伤.经颈内动脉入路治疗颅内动脉瘤及海绵窦瘘,是近年来一种比较热门,发展较快,疗效较好的显微尖端技术.它和常规手术相比明显优势在于手术创伤小,效果明显,疗效可靠,恢复快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硬脑膜静脉窦血栓的局部溶栓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自2005年以来6例重症硬脑膜静脉窦血栓的局部溶栓治疗经验,女4例,男2例,其中均采用一侧股动脉及对侧股静脉Seldinger穿刺,导管置入一侧静脉窦血栓处后,于颈内动脉及静脉窦血栓处先后各用尿激酶50万U,以每分钟1万U泵入,再于静脉窦血栓处泵入尿激酶持续溶栓,维持外周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1.0~1.5g/L,同时予全身肝素化,维持外周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值的2~3倍。结果本组6例痊愈,颅内压正常,神志清楚,无神经功能障碍,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见浅表静脉扩张消失,静脉窦显影较前明显好转,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血管的建立。结论重症硬脑膜静脉窦血栓采用动静脉系统联合应用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是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