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胃肠功能障碍(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GID)是指新生儿胃肠运动功能尚未成熟,在缺氧、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多种情况下发生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呕吐咖啡色液体或便血等临床表现的新生儿危重症之一,其不仅是发生多器官衰竭的始发因子,也是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早期表现之一。有研究表明[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严重感染是GID的好发因素,其中因窒息引起者约占61.8%,当窒息缺氧发生时,全身灌注以保证重要脏器为主,胃肠道血管收缩,胃肠道黏膜的血供减少,发生缺血缺氧,因低灌注引起GID[2]。早产儿因胎龄小,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胃肠动力的成熟落后于消化和吸收功能,喂养耐受差,喂养不当时也易引起GID[3],中医认为早产儿属于“胎弱”范畴,由于先天不足,易致腑气不通,从而出现腹胀、呕吐等。目前西医治疗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以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为主,对症予以促胃肠动力、改善循环药物等。目前文献报道的相关临床研究偏少,其原因可能与目前GID的诊断无客观检查指标,往往结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诊断,并且GID多伴随出现于严重感染、颅内出血等疾病,容易被忽视。但GID的出现是作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启动因素,提示患儿病情加重且预后不良,值得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4]。且笔者在临床诊疗中发现,在西医常规治疗GID的基础上,结合穴位刺激,包括点揉穴位、捏脊等治疗,可有效缓解患儿腹胀、呕吐等症状。临床上应用的穴位刺激方法多样,但适用于新生儿多采用穴位按压、穴位贴敷等较温和的刺激方式。目前已经有充足的临床证据显示电针、穴位埋线等穴位刺激可以改善成人胃肠道功能,但关于穴位刺激防治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较少,并未被归纳整理,使其临床应用有局限性。笔者通过查阅整理穴位刺激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相关文献,总结穴位刺激治疗GID的应用现状,以期为临床治疗及后续科研思路提供参考。现总结如下:
简介:【摘 要】 目的 了解北京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 方法 收集2019年参与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的居民200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47人,占比37.2%,女性1260人,占比62.8%。检测结果利用Excel20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2007例样本中,60岁以上男性血糖均值为6.5981mmol/L,标准差为1.7944,甘油三酯均值为1.3004mmol/L,标准差为0.8581mmol/L,胆固醇均值为4.3662mmol/L,标准差为0.9476mmol/L,LDL-C为2.5066mmol/L,标准差为0.7975mmol/L。60岁以上女性血糖均值为6.4867mmol/L,标准差为1.6994,甘油三酯均值为1.5161mmol/L,标准差为1.0737mmol/L,总胆固醇均值为4.8276mmol/L,标准差为1.0076,mmol/L,LDL-C为2.6604mmol/L,标准差为0.8287mmol/L。结论:本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女性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同年龄组男性,胆固醇水平高于同年龄组男性,女性LDL-C水平高于同年龄组男性,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中门诊的患者合并心理问题的状况,探究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情况。方法:采取我院这一年来门诊诊断的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此次研究的患者数量为694名,通过让患者填写焦虑自评量表以及忧郁自评量表的方式,来检查并分析患者最近的心理状况,判断患者最近的心理状况并给出客观评估。结果:此次研究仅发现52.4%的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还有12.7%的患者只有心理问题,并没有患上心血管疾病,值得重视的时存在在27.7%的患者不仅仅患有心血管疾病,还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结论:通过此次研究,检查患者身上存在的心血管疾病,也检查了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对心血管疾病和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判断,除了对心血管疾病的重视以外,对心理问题也需给予同样程度的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对于救治患者而言也很重要。在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数量占据了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据此可以看出研究患者出现与心血管疾病症状相似的原因有着重大意义,使诊断更加正确可靠,此次研究有利于患者的健康,使被误诊的概率大大降低。对患者进行诊断时,不仅要注意患者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表现,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患者的心理问题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与心血管疾病相似的症状,以此在诊断时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关注可降低误诊的概率。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现状及对策。方法 在2021年6月-2022年7月期间挑选我市A农村、B农村、C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合现状总结经验,提出相应对策,保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均等化发展。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中,宣传栏设置率达到100.00%,更新频率平均均超出每年22次,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在传染病报告率、预防接种证建证率方面均达到了100.00%,适龄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也达到了100.00%,新生儿访视率和孕产妇健康管理率均均达到了99.00%以上。针对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服务项目,开展时间相对于其他项目较短,但是也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有显著提升,健康档案建档率均超出了95.00%,健康档案电子化率均超出了98.00%;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均超出了98.00%,但是血压和血糖控制率相对较低,在93.00%左右;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在99.00以上,健康体检率在94.00%左右。结论 在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落实服务内容,提升服务人员能力,建设有效的公共卫生体系,坚强考核管理,做好宣传制度管理,充分发挥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尿液潜血检验在临床检查中的效果。方法:择取 2018 年 6月 - 2019 年 6月在我院接受尿液潜血检验的 8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检验方法,借助尿液分析仪行以潜血检验(简称尿液分析仪)的 40 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借助显微镜行以红细胞计数(简称镜检 RBC)的 40 例患者归入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阴性率( 57.5 %)高于对照组患者( 45.0 %),但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检验方法各有优劣,在临床上均有一定的适用性,单独使用一种方法进行尿液潜血检验,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差。临床上可以选择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以此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