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窦性早搏二联律、3∶2文氏窦房阻滞及窦房结功能"纵向"分离导致的长短二联律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对在漳州市医院心电图室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26例确诊为窦性心律失常二联律的患者,采用Lorenz散点图与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及逆向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及计算机作图。结果对窦性早搏二联律、3∶2文氏窦房阻滞及窦房结功能"纵向"分离所致长短二联律的鉴别诊断,不能单纯依靠常规心电图,而应结合Lorenz散点图、t-RR散点图及逆向技术,才能对这三者做出较为准确的鉴别诊断。结论利用心电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对窦性心律失常二联律现象进行鉴别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并降低漏诊率。

  • 标签: 心电图学 心电散点图 窦性早搏 文氏型窦房阻滞 窦性心律失常 二联律
  • 简介:目的探讨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技术的学习曲线及减少对大隐静脉的损伤、提高移植血管的长期通畅率和临床效果的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经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移植物组(200例)和桥式切开采集大隐静脉移植物组(50例)。比较两组术中大隐静脉损伤情况、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完整学习曲线后。两组大隐静脉直接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0.44)个vs.(1.23±0.51)个,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4)minvs.(38±6)min,P〉0.05]。经过100例采集经验后,内窥镜组手术时间缩短[(27±4)minvs.(38±6)min,P〈0.05];内窥镜采集组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低(0%vs.22%,P〈0.05)、血肿发生率低(0%眠4%,P〈0.05)。结论保证足够的培训期,拥有合理的采集技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对大隐静脉移植物的直接损伤与桥式切开采集比较无明显差异。但伤口并发症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内窥镜 大隐静脉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对可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效果,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综合评估护理 冠心病 住院康复
  • 简介:目的:比较血清β凝血球蛋白水平在冠心病不同合并症患者间的差异。方法:按照合并疾病,3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被分为单纯UAP组(UAP对照组,82例),高血压组(89例),糖尿病组(133例)和脑梗死组(94例)。分别检测比较4组患者发病6h时和出院前的血清β凝血球蛋白水平。随访4组半年内发生心肌梗死的情况。结果:心绞痛发作6h时,脑梗死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UAP对照组的血清β凝血球蛋白水平[依次为(61.13±3.32)ng/ml,(59.77±3.15)ng/ml,(52.12±3.27)ng/ml,(48.55±3.14)ng/ml],以脑梗死组最高,各组间两两比较,P均〈0.01,与发作6h时比较,出院前4组的血清β凝血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1),其水平排列次序及组间差异显著性未变。4组半年内脑梗死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UAP对照组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1.7%,6.0%,3.4%,2.4%,脑梗死组的显著高于UAP对照组,P=0.04,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β凝血球蛋白水平在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时要显著高于缓解期,且于合并脑梗死者升高最明显,半年内合并有脑梗死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比例也最多。

  • 标签: β凝血球蛋白 冠心病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脑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pcASL)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平扫、DWI和3D-pcASL序列扫描检查。分别测量ASL灌注异常面积和DWI信号异常面积进行比较分析;测量ASL灌注异常区域与对侧镜像区域的脑血流量(CBF)值,并对低灌注组梗死区CBF值与对侧镜像区进行比较。结果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ASL显示病灶范围大于DWI,3例ASL显示病灶范围约等于D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病灶中低灌注30例,平均CBF值(25.59±11.54)ml/100g·min,对侧镜像CBF值(39.31±13.12)ml/100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灌注2例;正常灌注1例。结论3D-pcASL作为一种无创的MRI技术,能够客观地反映急性脑梗死区的血流灌注情况,结合DWI扫描,能够确定半暗带的范围,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死
  • 简介:目的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探讨与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色球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39例患者胺碘酮治疗(甲组),另39例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治疗(乙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通过相应治疗,在总有效率上,甲组为94.9%(37/39),乙组为87.2(34/39),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室早数、短阵室速数、QTC间期、PR间期和QRS波时限上均得到改善,而在改善幅度上,甲组要显著优于乙组(P〈0.05)。两组均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针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可起到显著的疗效,安全无毒副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冠心病心律失常,值得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舒适程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提供相应的依据,并制订提高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舒适程度的相应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满意率和疼痛程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满意率和疼痛程度及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措施使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舒适地度过了术后不适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腹腔镜 直肠癌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非高血压人群不同收缩压(SBP)水平对新发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提取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于2006年7月~2007年10月第-次健康体检,以及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3年第二、三、四次健康体检的相关数据.以第-次健康体检为随访起点,以新发脑卒中为终点事件,随访结束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依据基线收缩压水平分为3组:A组(SBP〈120mmHg,25239例)、B组(120mmHg≤SBP〈130mmHg,19087例)和C组(130≤SBP〈140mmHg,10433例).结果共纳入54759例,其中男性41321例,女性13438例,基线平均年龄为(48.48±12.53)岁.A组、B组和C组年龄、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体质指数(BMI)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均随访6.97年,新发脑卒中825例,A组、B组、C组的发病率分别为1.06%、1.67%、2.29%,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B组、C组男性的发病率分别为1.20%、1.85%、2.53%,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为0.76%、0.94%、1.10%.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吸烟、饮酒、教育程度后,C组和B组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分别是A组的1.26倍(95%CI:1.05~1.51)和1.24倍(95%CI:1.05~1.46,P均〈0.05);男性中分别为1.41倍(95%CI:1.15~1.72)、1.33倍(95%CI:1.11~1.60,P均〈0.05).结论男性非高血压人群,随收缩压水平的升高新发脑卒中的发生率升高,发病风险升高.

  • 标签: 收缩压 脑卒中 队列研究
  • 简介:目的报道保留轨道导丝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体会。方法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保留轨道导丝放置封堵器,评估封堵器位置、形态、大小和对周边结构影响,确定封堵效果后再退除导丝。结果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46例,女64例,年龄(6±2.3)岁;室间隔缺损104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再封堵3例,肺动静脉漏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1例,有5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更换封堵器,1例更换输送鞘管;技术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1)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保留轨道导丝放置封堵器安全可行;(2)选择输送鞘管尽可能大一号,退除导丝时尽可能使导管和鞘管靠近,避免产生切割现象;(3)可节省时间,减少出血;(4)减少血管刺激所致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封堵器 导丝 室间隔缺损 并发症
  • 简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发病机制在于血流中断所引起的脑组织缺血.传统的CT和MRI检查仅能显示已经发生梗死的脑组织,而不能显示梗死前脑组织的一段时间长短不等的缺血状态.脑灌注成像检查作为一项正在普及的检查手段,可以及时的捕捉到脑梗死前的这段缺血时期,从而对指导临床诊疗有着深远的影响.

  • 标签: 脑缺血 脑梗死 诊断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断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检查诊治的61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者均经病理检查结果予以确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阴道检查,同时测定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含量测定。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滋养细胞疾病58例(95.08%),包括良性滋养细胞疾病40例(68.97%),恶性滋养细胞疾病18例(31.03%);恶性滋养细胞疾病者收缩期最高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β-hCG等值明显高于良性滋养细胞疾病者,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良性滋养细胞疾病者(t=25.827,22.676,3.479,152.162,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指导。

  • 标签: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简介:目的探究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于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PCI)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后服用替格瑞洛,对照组服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IMI血流变化和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差异和两组出血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IMI血流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IMI血流变化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对照组为17.8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5.36%,对照组为7.14%,两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替格瑞洛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幼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快通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40例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采用丙泊酚持续泵人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方法维持全麻。术中常规监测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经皮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尿量、心电图,间断查动脉血气。结果本组患儿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均自动复跳,阻断升主动脉(31.0±7.6)min,体外循环转流时间(43.0±8.9)min,关胸时间(43.0±11.3)min,术无1例患儿出现肢体躁动、呼吸抵触等情况。患儿送回重症监护病房后2h-4h均可顺利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无呼吸、循环抑制现象,查血气各项指标无异常,全组无2次插管患儿。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幼儿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丙泊酚 芬太尼 麻醉 室间隔缺损 心脏手术 幼儿
  • 简介:目的:探讨元素与血脂间的关系以及元素、血脂对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本文测定了39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0名健康老年人的血清微量及宏量元素锌(Zn)、铜(Cu)、铁(Fe)、钙(Ca)、镁(Mg)、钠(Na)、及血脂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胆固醇(LDL-C),并进行了均数t检验,简单相关性分析及胆固醇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本文所测定的老年高血压病组的血清HDL-C水平下降,同时血清Zn含量也低于对照组,且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脂与血清Zn、Cu、Mg均呈显著正相关,本文结果还显示HDL-C和TC与Cu,Cu/zn值及Mg都存在着一定相关关系。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各元素之间,元索与血脂问都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高血压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病,在预防及治疗上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来影响血清微量及宏量元素的总体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血清脂质含量,以达到防治目的。

  • 标签: 血脂 血清 老年高血压病 患者 宏量元素 HDL-C
  • 简介: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常规给药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术前术后TIMI分级情况及术后主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梗死血管TIMI分级3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周主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梗死血管血流情况,减少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

  • 标签: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软骨肉瘤CDK4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这两者在软骨肉瘤肿瘤细胞恶性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P法检测肿瘤组织CDK4及P16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软骨肉瘤组织CDK4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逐渐增高。P16呈低表达,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逐渐减少。结论CDK4蛋白高表达及p16蛋白低表达在软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起协同作用,这两种异常相联合使肿瘤细胞获得更大的生长优势,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软骨肉瘤 CDK4蛋白 P16蛋白
  • 简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为神经外科常见疾病[1]。血肿腔钻孔引流术是治疗CSDH简单、安全、疗效可靠的标准的治疗方法[2]。我院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自2010年10月以来在神经外科进行临床路径试点,截止2012年5月已对4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了钻孔引流术的临床路径管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行为改变阶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126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1例)与对照组(65例),干预组给予为期6个月的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健康宣教与出院指导。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行为变化阶段、服药依从性、生存质量评分、血栓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支架血栓事件与再入院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宣教干预强化了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改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远期预后。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服药依从性 生存质量
  • 简介:有创动脉压监测法是经过周围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内压力的一种有创技术,可通过换能器连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比袖带血压监测更能准确、直观地反映血压变化,并且可随时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还可通过压力波形的变化,及时发现是否有低血容量,是CCU常用的监测手段.主动脉夹层[2]患者80%以上患有高血压病,而主动脉撕裂的程度和范围与血压波动幅度有关,通过严密动态的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本院CCU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了3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采取有创动脉压监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有创动脉压监测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