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8例22足关节面移位的骨骨折患者,经可延长的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术中使后跟距关节面解剖复位,恢复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和骨交叉角(Gissane角)。结果术后患者获6~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按马里兰(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8足,良12足,可2足,优良率91%。结论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骨关节内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 解剖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2例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摔伤高度、体重、Sanders分型、摔伤距手术时间、术前B?hler角、术前Gissane角、术后中药熏洗是影响临床疗效评价的临床因素(P<0.01或P<0.05)。体重越重、摔伤高度、Sanders分型越高、摔伤距手术时间越长、术前B?hler角和术前Gissane角越小患者预后越差。结论摔伤高度、体重、Sanders分型、摔伤距手术时间、术前B?hler角、术前Gissane角、术后中药熏洗是影响临床疗效评价的临床因素。

  • 标签: 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相关因素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骨移位性关节内骨折(DIACF)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骨移位性关节内骨折患者46例(57足),用PACS图文分析系统测量手术前后的关节面移位距离、Gissane角、Bohler角、骨长宽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分组统计,手术疗效按Maryland标准评定。结果除骨长度外,其余各指标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Sanders分型、术后关节面移位距离、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Gissane、术后Bohler角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Bohler角和Sanders分型为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DIACF可以取得满意疗效。术后Bohler角和Sanders分型是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避免不利因素,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跟骨移位性关节内骨折 内固定 手术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足跟痛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易患此病,患者常在晨起或久坐站立踏地时,足跟部疼痛不敢着地、步履艰难,甚至有的患者休息时也痛,重症者需持拐移步,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足跟痛的治疗方法繁多,常用的有局部中药外敷、热醋疗法、局部封闭,鞋内用骨垫、手术切除骨刺,骨骨髓穿刺,骨钻孔减压等。上述这些方法,虽有一定疗效,但对顽固性痛症疗效均不十分肯定,作者从1990年至1994年2月,应用小针刀经皮松解治疗顽固性足跟痛121例153足,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松解治疗 跟痛症 跟骨钻孔减压 小针刀 醋疗法 足跟痛
  • 简介:背景:微创治疗骨骨折渐成趋势,通过跗骨窦入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值得探讨。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SandersⅡ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跗骨窦入路经载距突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35例骨骨折患者,男21例,女14例;年龄23~58岁,平均(45.4±6.9)岁;左侧23例,右侧12例;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A型17例,ⅡB型18例。测量记录患者术前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观察关节面的恢复情况。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足部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5±1.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平均(9.8±1.5)周。无切口并发症发生。B?hler角术前平均15.2°±2.6°,术后平均30.7°±3.2°;Gissane角术前平均95.9°±4.0°,术后平均125.2°±11.6°,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优24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4.3%。结论:跗骨窦入路经载距突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SandersⅡ型骨折,组织剥离少,可以很好地恢复距关节面平整,骨的宽度、B?hler角及Gissane角均得到良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跟骨 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身高降低与骨骨密度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为参加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第二次重复调查者,此次调查时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测定骨骨密度。本研究纳入分析24 231人。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基线至重复调查的身高变化与重复调查时骨密度指标之间的关联。结果基线至重复调查平均间隔时间为(8.0±0.8)年,身高降低≥1.0 cm者占33.0%,≥3.0 cm者占3.7%。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身高降低与骨密度水平的关联存在线性趋势(均P<0.001)。身高降低1.0 cm,宽带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和强度指数分别变化-0.79(-0.95~-0.63)、-2.74(-3.35~-2.13)和-1.29(-1.54~-1.04)。与身高稳定者相比,身高降低≥3.0 cm者的宽带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和强度指数的β值(95%CI)依次为-3.29(-4.08~-2.50)、-10.70(-13.66~-7.73)和-5.16(-6.36~-3.96)。亚组分析显示,上述关联在女性、年龄≥55岁和低体力活动者中更为显著。结论身高降低幅度越大,骨密度指标越低。身高作为容易测量的体格指标,应该定期关注其变化情况,以早期发现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等骨骼健康问题。

  • 标签: 身高降低 骨密度 跟骨 队列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报告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接收的106例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53/组,常规组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保守疗法为主,研究组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为主,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Bohler 's角 、Gissane角、骨高度、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骨折 治疗效果 关节功能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作用。方法:患者入院后予以计算机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在我院接受的60例进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进行平分,分别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后者应用常规护理,每组各30例,开展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将两组患者的Maryland评分、Barthl 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前,两组的Maryland评分、Barthl 指数相比,不具备可比性(P>0.05);护理后,前者该两项评分均高于后者(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效果明显,患者功能恢复较佳。

  • 标签: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跟骨关节内骨折疾病的临床上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外侧L型切口常规手术治疗)与试验组25例(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 Bohler 角、Gissane 角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后的Bohler 角、Gissane 角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取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手术所需时间,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微创手术 跟骨关节内骨折 外侧L型切口常规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骨骨折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取60例接受微创治疗的骨骨折患者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Bohler角、Maryland评分等均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改变Maryland、NRS评分,恢复足部、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早期康复护理 微创治疗 足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骨骨折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取60例接受微创治疗的骨骨折患者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Bohler角、Maryland评分等均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改变Maryland、NRS评分,恢复足部、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早期康复护理 微创治疗 足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骨骨折实施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开展期间,选取64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是骨科在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收治。为探究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根据时间顺序将64例患者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对照组实施常规“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骨骨折实施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可提高手术效率、预防并发症,并可促进骨折愈合。

  • 标签: 跟骨骨折 微创小切口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环形泪道支撑术治疗泪小断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眼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外伤性泪小断裂环形泪道支撑术修复断裂的泪小48例(48眼)的临床资料。术后3至6个月拔,之后随访3~6个月,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期末,39眼治愈,7眼好转,2眼无效。有效率为95.83%(46/48),术后未见明显眼睑畸形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环形泪道支撑术修复泪小断裂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导泪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断裂,泪小管 支撑管,环形 置管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