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把阿富汗当作睦邻外交的重要对象,从而使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地缘环境下,中阿关系不可避免地受到两国自身因素、美苏大国因素和印巴邻国因素的影响。中阿关系的演变历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阿关系 睦邻外交 历史经验
  • 简介:从"内在诠释"层面看,《以赛亚书》三个部分所揭示的以色列民穷通顺逆的不同历史处境,是以色列体认上帝的创造和救赎的"前理解"的基础。正是不同阶段的处境,引发了本书对创造和救赎观念的增广和演进,并在创造和救赎之间始终维系着一种美妙的平衡。

  • 标签: 内在诠释 创造与救赎的平衡
  • 简介:阴阳五行说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结晶,对于秦汉及其以后的封建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成为封建统治者建立政权的历史哲学。与西方文明的发展路径相比有所不同的是,阴阳五行说所体现出的关联思维方式,是中国人的思想律,是古人对于天人之际这一问题加以思考所得出的结论。这一学说在《内经》医学哲学的思想框架中被采纳,并在现实的医学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从而将精神与身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标签: 阴阳五行说 思维方式 《内经》医学
  • 简介:11月8~9日在湖北武汉举行,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国学院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台湾慈济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高校的学者以及有关学术报刊的代表5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中国哲学书写范式反思”和“萧蔻父先生学术思想与生平”两个主题展开。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中国哲学 反思 范式 书写 萧萐父
  • 简介:20世纪各种哲学流派和各个学科尽管没有公开表示,但从其问题认识、研究方法及视角上,我们仍会发现某种家族相似,政治学领域出现了微观政治学,史学领域出现了微观史学,哲学领域出现了日常生活批判……。

  • 标签: 微观政治 哲学研究 社会历史理论 衣俊卿 丛书 主编
  • 简介:佛陀创教,戒律以金口所宣,成为教团和合之内在基因。制戒十利标识了戒律制定之原由,略带头陀行色彩的苦修思想成为弥漫于僧团的普遍氛围。严持净戒,自求证果,是根本佛教时期的修行特征。然至佛陀灭度,因弟子赴各地传教之需求,一味之戒律有所改变,“小小戒可舍”成为戒律改革的先声。至部派佛教时期,各部律本产生,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结果。大乘佛教兴起,与小乘各执其律,印度佛教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佛教初传中国,其所遭遇到的最大阻力或责难在理论层面上便是伦理观念,而具体呈现出的实践层面便是可闻可见的戒律制度。印度戒律中许多戒条并不符合中土风俗,随后历代僧制的产生,律宗三家的成立,以及百丈清规的确立,皆是对印度戒律的变革,是依据当时僧团的实际理地而创制的。日本佛教自鉴真东渡而有戒法弘传。但至平安时代,最澄施行僧团戒律改革,弃舍小乘戒律,首次建立纯大乘菩萨圆顿戒,于戒法别具匠心。到缣仓佛教,有道元、日莲分别开展的单受菩萨戒传统,又有亲鸾所立“无戒之戒”的修行法门,突破了大乘圆顿戒传统。此后,日本佛教无戒之戒风行草偃,为教团与社会民众所接受。对印中日戒律观演变进行考察,其演绎流变乃是基于时代的选择与历史的必然。印中日佛教发展演进的历程所昭示的是佛教的应世性与圆融性,最大限度地适应本土社会现实是其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需求、时代精神将最终成为佛教戒律观演进的仲裁者。佛教与社会的和谐互动才是“正法久住”的根本基础。

  • 标签: 随方毗尼 戒律观
  • 简介:本文立足于相关的一手西方文献材料,对二战后ethnohistory在美国学界的兴起与表现做了翔实细致的历史考察,从国别的角度揭示了西方历史人类学兴起的实然状态,为研究西方历史人类学及其兴起提供了新的路径与窗口。本文的要点和主要结论在于:ethnohistory不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或研究领域,它与民族学学科本身的历史一样久远。经历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上半叶)的长期孕育之后,ethnohistory逐渐兴起于美国学界,于20世纪50~70年代成为显学。在该阶段,组建了ethnohistory的专业学会(AmericanSocietyforEthnohistory)、定期召开年会,还出版了其专业期刊ethnohistory,并一直延续至今。不少民族学家投身其中,一些历史学家也陆续加盟,并展开了初步合作。印第安纳大学成为战后ethnohistory凸显于美国学界的第一个研究中心。印第安纳大学自身拥有的良好的跨学科学术传统,尤其是沃格林(ErminieWheeler-Voegelin)等为代表的教职人员的诸多努力以及政府部门的鼓励与合作密不可分。相对二战前而言,既有概念诠释的新拓展,ethnohistory意味着'依靠档案、口述和考古学资源,以及社会人类学的洞察力和概念框架,对一些非欧土著族群进行历史研究,这些研究试图重构土著族群与欧洲发生碰撞前与后的历史';同时,也有经验研究的新尝试。这些新拓展与新尝试,突出表现了以民族学为主但不局限于民族学、兼有民族学与历史学双重含义与互补的特点,强调了由非土著提供的档案证据的重要性,强调了档案、田野等各种证据互参的重要性,以及民族学文化过程理论的重要性。兴起与凸显阶段的ethnohistory,虽然组织机构、学科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些具体做法也需要不断更新,但还是为20世纪70年代之后ethnohistory的日渐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ethnohistory得以进一步开拓发展空间提供了可能。�

  • 标签: ETHNOHISTORY 美国学界 西方历史人类学
  • 简介: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之生成性统一是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的内生逻辑,其对于当下道德治理具有深远的现实观照意义。当下,以"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为主要表征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需要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为指导,构建科学而有效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首先,秉持"道德批判当先"的理念,是合理构建当下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的逻辑前提。在此基础上,坚持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之自觉契合,是构建当下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的现实诉求。

  • 标签: 道德批判 经济批判 生成性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 内生逻辑 当代观照
  • 简介:盛福刚(以下简称盛):渡边先生,您生于1950年,能否结合您个人的成长经历谈一下被马克思主义吸引的契机?渡边雅男(以下简称渡边):说起来,小时候的我醒悟很早,12岁时就买了由岩波文库出版、向坂逸郎翻译的《资本论》第一分册.作为一个12岁的孩子,购入后曾几度尝试读解,但开篇内容就没能读懂,只能无奈放弃.人生第一次体会到原来世上还有读不懂的书.15岁升入高中时,作为给自己的一份奖励,重新购入了《资本论》.

  • 标签: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现代社会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跨学科的理论综合创立了新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它既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批判理论,又是一种革命的方案与社会主义的模式。这为后来不同版本的马克思主义产生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开启奠定了基础。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从意识形态批判到文化批判,再到社会批判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清晰地呈现出其批判理论的学术传统。本文以卢卡奇、布洛赫、葛兰西和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尔等人的主要思想为代表阐述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历史传统及其演变过程。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文化批判 社会批判理论
  • 简介:林伯海教授是国内较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的学者,早在1992年,其硕士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人论构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模式的探索》就曾获得北京科技大学的优秀硕士论文。尽管其博士期间转向了社会思潮,特别是政治思潮领域的研究,但他仍长期跟踪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领域的研究动态,积累了大量相关资料。在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后,他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构建研究'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思潮 政治教育学科 主体性 学范 硕士论文
  • 简介: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以对"主客二元"的知性形而上学讨伐为中心展开的西方哲学范式转换,被直接指认为整个现代哲学的"格式塔"话语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被"强行"放置到哲学转型"进步说"这一学术背景中之后,产生了"马克思哲学"与所谓"恩格斯肇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两种对立的解读模式,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质点的"人类解放学说"遭到严重遮蔽与挑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的五种解读"样态群"中,生存论是一个主轴。通过对列宁"反映论"与海德格尔"去蔽说"个案去深入阐释、反省范式转换的实质、合法性,可以透析出现代哲学超越近代哲学范式的转型是在以认识论转向掩盖本体论回答的路径上呈现的,走向了超越哲学基本问题中的最高问题,而导致了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

  • 标签: 马克思哲学 范式转型 认识论 本体论
  • 简介:本文以马伯乐道教学术遗稿的法文(两版)、日、美四个版本为线索,分析说明20世纪初至今的海外道教学术观的确立、发展、争鸣以及变化趋势。认为20世纪初欧洲的道教研究的重要传统开始形成,但直到20世纪中叶,道教独立的学术研究地位尚未完全确立;20世纪下半叶则有多种学术争鸣,海外主流道教学界重新找回并大力发展了20世纪初确立的道教学术观,即一种整体、流动、发展、历史的道教学术观。

  • 标签: 汉学 道教学术观 马伯乐
  • 简介:通行本第八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句在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中分别写作“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和“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对此,有学者认为,帛书甲、乙本均为误写,《老子》原文当从通行本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亦有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帛书《老子》并非误写,乙本中的“争”字乃甲本中“静”字的假借,《老子》原文当如帛书甲本作“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关于此一问题,新近发布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以下简称北大《老子》)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以北大《老子》为参考,并参照其他《老子》版本,对此句作出了新的探讨。通过对比与分析,文章认为,此句本应作“水善利万物而有争”。但因其在字面意义上似与《老子》思想相抵牾,在文本流传过程中,最终被改作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另外,通过考察《老子》第八章在文本流传过程中的变化,文章亦将《老子》文本的发展与演变作一探究。

  • 标签: 北大《老子》 有争 有静 不争
  • 简介:宋代士人积极致力于作仪化民,现存私修士庶仪典含通礼、专礼与杂礼,在体例和内容方面反映了两宋之别。北宋私修士庶仪典,除祭祀专礼之外,还包括仪文较少且偏重于伦理道德训教的家礼、家范、乡约,以及如《司马氏书仪》的“偏向经注的仪注体”;南宋私修士庶仪典,除道德训教类与北宋礼书辑本,晚期更是出现了对后世影响至深的《家礼》,具有鲜明的实用性。藉由对《司马氏书仪》和《家礼》之“丧仪”的比较分析,可以管窥两宋“仪注体”与“经注体”由合至分的过程。不同于汉唐以降知“仪”而不知“礼”,仪注之学渐盛而《仪礼》经学渐衰的情况,南宋时期“仪注体”与“经注体”的分离,恰好是实践礼仪与《仪礼》经学分别向更深层次发展的体现。

  • 标签: 两宋《司马氏书仪》《家礼》 丧仪
  • 简介:1944年,美国向延安派出观察组,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热烈欢迎。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社论《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认为这是“中国抗战以来最令人兴奋的一件大事”。然而,短短五年后,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却发表题为《别了,司徒雷登》的社论,以尖锐的语句批评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指责美国对中国各项权利的攫取。两篇作为宣传作用的社论折射出毛泽东对美国政策的巨大变化。

  • 标签: 美国政策 美军观察组 司徒雷登 毛泽东 1949年 战友
  • 简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得以展开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问题,既涉及比较研究工作的深化,又涉及意识形态概念史的梳理。就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具体内容与历史逻辑问题而言,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意识形态的本质、功能或作用等的探讨理应得到肯定;另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演进问题实质上关联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学说。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范式和创造性转化问题上,'回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为近年来国内相关讨论中最值得注意的声音。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范式
  • 简介:对《资本论》与俄国农村公社和整个俄国社会发展道路关系的研究,体现着马克思对“西方中心主义”拒斥的全面性。其具体理论观点是:《资本论》第1卷关于资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概述不适用于认识当时的俄国农村公社和整个俄国的未来发展,但这并不等于俄国农村公社和整个俄国的未来发展与包括西欧资本主义在内的资本主义无关,更不等于《资本论》的方法论意义不适用于认识当时的俄国农村公社和整个俄国的未来发展。马克思对“西方中心主义”拒斥的全面性蕴含着他晚年关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研究范式的发展,即由从民族国家具体的“社会发展道路”层面上论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进一步扩展到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层面上论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 标签: 西方中心主义 研究范式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 简介:近年来,有关中国哲学传统与创新的讨论十分热烈,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但是,如何在新时代传承中国哲学传统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仍是当前理论界所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重大问题.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长江学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汪信砚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对中国哲学传统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问题进行了全新的理解与阐释,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判断、新的论述和新的认识,实现了学术范式的变革与创新,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特色和优势,也突出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自觉和学术自信.汪教授对中国哲学传统与创新问题的深入思考,集中地反映在新近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与创新》(该著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列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2017年1月出版.为了行文简便,以下该著简称《传统与创新》)一著中.该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与创新为主题,深入阐释了坚持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研究现代中国哲学范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的方法论等重大问题,这一研究不仅有力拓展了学界对现代中国哲学的认识,而且积极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问题的研究.该著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见解卓识、论述透彻、逻辑严密、语言精辟、体系严谨,是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陶德麟、何萍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陶德麟、何萍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之后,学界又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代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