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寻找血小板计数异常的各种原因,提高实验室对血小板计数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和疾病的治疗依据,确保用药的安全,需加强对标本的验收,仪器影响,治疗等过程中引导起变化进行分析,从主观和客观因素两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尽而减少分析异常,而得到准确结果,就必须对分析仪器进行监测、纠正系统误差、严把标本接收关,对治疗前后标本做好时间与用药的备注,及时与临床进行联系,确保结果真实可靠。

  • 标签: 血小板 异常 原因
  • 简介:血小板输血疗效确切,已成为治疗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而发生的出血性疾病,以及严重创伤,高难手术出血抢救的重要手段。目前由于国内血小板相关抗原、抗体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及普及面小,临床上血小板输注时只考虑ABO血型相同,而忽视了血小板抗原相配合的问题。临床上需为反复、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提供血小板抗原相配合的血小板,以提高临床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血小板 输注无效 配型
  • 简介:血小板聚集性测定是检测微观血液流变性的有效方法,糖尿病突出的病理变化是微小血管病变.全血黏度增高已被公认,但对血小板聚集增高与否的研究不尽一致.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与止血,炎症和免疫反应,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为此我们采用肾上腺素(ADP)做诱导剂,体外检测血小板聚集指数及全血粘度各项指标,报告如下.

  • 标签: 患者血小板 测定分析 糖尿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研究。方法本组实验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35例冠心病患者、35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患者以及35例健康体检者,共1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他们的血小板微粒量。结果经过本组检测分析可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血小板微粒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后血浆中的血小板微粒与健康体检者相比略高,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体的血液中存在着多种微粒,当机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时候,这些微粒的数量、抗原成分也会发生变化。精确计数血小板及血液中其他微粒对血栓性疾病的检查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小板 血液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降温速率制备方法对冰冻血小板凝血质量的影响,以选择最优降温速率。方法收集16例健康捐血者200ml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按照不同冷冻速率(A组1℃/min、B组10℃/min、C组20℃/min)冰冻血小板,储存1周后复温,测定血小板凝血质量,与对照组(新鲜血小板)及(D组)非程序降温组比较。结果A、B、C、D组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小板计数、回收率及聚集率均明显高于A、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组CD42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组CD62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D4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冻血小板凝血质量受降温速率影响比较大,10℃/min为最优降温速率。

  • 标签: 降温速率 冰冻血小板 凝血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血小板膜微粒(IPMs)的制备工艺,并对研制的IPMs的止血功能及对凝血系统的影响进行动物实验研究。方法用街头采集的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悬液,用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去除白细胞,轻离心去除红细胞后,用生理盐水洗涤血小板并调血小板浓度为2×10^9/ml,置-80℃反复冻溶3次,再用生理盐水洗涤,然后置60℃、20h灭活病毒,用高压匀质机进行匀质化破碎血小板膜,即为IPMs。用粒度测定仪检测IPMs的粒度;应用活化血浆凝固时间(APCT)检测IPMs的体外促凝血活性;将IPMs输入血小板减少症兔出血动物模型体内,观察IPMs止血效果及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制备的IPMs颗粒均匀,大小为200~300nm;50μg/mlIPMs相当于250×10^9/L新鲜血小板的体外促凝血活性;将IPMs按2mg/Kg输入兔血小板减少症的出血动物模型体内,在输注2~12h内.兔耳出血时间和APCT均明显缩短.而其他凝血指标(PT、APTT、Fg、TT)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小板膜微粒止血效果好,输注IPMs并不影响凝血系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生物止血剂。

  • 标签: 血小板膜微粒 制备 止血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减少的原因及纠正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时出现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标本进行复核,总结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因及纠正方法。结果在76例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患者中,有47例患者是因为乙二胺四乙酸诱导凝集导致的血小板假性减少,占61.84%,有24例(31.58%)患者为大血小板导致的血小板假性减少,白细胞周围卫星现象及冷凝集现象导致的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分别为2例、3例。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干扰因素,尤其是在计数血小板时有可能会存在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现象,应进行手工复检,找到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并及时处理,以提高血小板计数准确性,防止误诊。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计数 假性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0例IT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因、治疗、疗效。结果120例患儿中急性型占80%,慢性型占20%,婴幼儿(<3岁)占58.5%,经过随访急性转为慢性ITP2例(1.9%),30%的患儿发病前1~3周有感染史;2.9%的患儿在发病前曾有预防接种史。应用激素和IVIG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率达100%。结论ITP患儿绝大多数为急性型,预后良好。本病与感染、预防接种相关。激素与IVIG仍为治疗首选。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紫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作为对照组,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两组的PLT、MPV、PDW、PCT、P-LCR等血小板相关参数,并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组的MPV、PDW、P-LC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PC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血小板功能增强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可快速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 血细胞分析仪 检测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双份机采血小板采集前后血常规变化,保障献血者安全。方法研究人员按照研究要求从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收单份、双份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各50名,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100名献血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使用血细胞计数仪监测采集前血常规主要参数水平,设为对照组,采用血细胞计数仪监测采后血常规主要参数水平,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捐献者的血常规变化。结果对比两组献血者的采集前后的血常规指标,WBC、Hb、RBC、Hct、Ph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采集单份或双份血小板,对捐献者而言安全有效,可有效的提升血小板采集率,且对捐献者的血常规各项参数无影响。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采集前后 献血者 血常规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本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病患,都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按照用药的差异把病患分成治疗组A与治疗组B各42例,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A的总有效率是76.2%,治疗组B是92.9%,治疗组B比治疗组A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B病患的平均血小板聚集率及平均血小板反应指数降低幅度均比治疗组A低,对比差异显著义(P<0.05);治疗组A的不良反应诱发率是9.5%,治疗组B是2.4%,治疗组B比治疗组A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明显降低平均血小板聚集率及平均血小板反应指数,且不良反应诱发率低,具有临床可行性。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抗血小板药物 氯吡格雷 普拉格雷
  • 简介:血小板治疗是ACS必不可少的基本治疗,但也有其局限性。多国多中心的GRACE注册临床研究显示,ACS患者1年后死亡率约为15%,3年后升高至25%,4年后可达39%。在目前的治疗方法中,因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问题,导致有些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或低反应,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在东亚人群中,该比例还高于西方人群,对于这部分药物抵抗人群,目前尚缺乏肯定有效的办法。

  • 标签: 抗血小板治疗 疗效观察 CYP2C19 氯吡格雷抵抗 基因多态性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EDTA-K2对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影响小,抑制血小板在体外聚集诸多优点,作为抗凝剂已被广泛应用于血细胞计数,但引起血小板异常的粘附、聚集,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极易对检验结果错误理解、误诊,应引起高度的注意。

  • 标签: 血小板 抗凝剂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假性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原因,并制定相应改进手段。方法收集改进前机采血小板数据、改进后机采血小板数据。汇总失败案例,探究原因。结果(1)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因素有血肿、穿刺失败、血常规计数异常、献血不良反应、乳糜血及其其他,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率是0.9%。(2)实施改进措施后,较比改进前,血常规计数异常、血肿及其乳糜血显著改善,组间比较统计学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而剩余的各项因素,较比改进前,组间比较统计学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导致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因素往往与献血者和操作人员息息相关。因此,强化对献血者和操作人员的管理,可有效规避采集失败的发生。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改进措施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