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北京市新发地市场疫情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并整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北京市新发地市场疫情中COVID-19感染者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资料,应用SPSS 19.0 软件分析并比较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20年6月11日至7月10日北京市共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368例,其中确诊病例335例(91.03%),无症状感染者33例(8.97%)。病例分布于11个区,其中丰台区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8.48%(252/368)。发病曲线呈现暴发流行模式,发病高峰为6月13日。全部感染者年龄M(QR)为43(31~51)岁,无症状感染者的年龄M(QR)为32(29~49)岁,低于确诊病例的年龄M(QR)[43(31~5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16,P=0.016)。感染者男女性别比为1.26∶1。从事餐饮及商业服务和公共场所服务的人员最多,占64.13%(236/368)。73.91%(272/368)的感染者有新发地市场直接暴露史。通过核酸筛查发现全部感染者的54.08%(199/368)。确诊病例中轻型和普通型病例占99.10%(332/335),无死亡病例。结论北京市新发地市场疫情呈暴发流行模式,COVID-19病例以餐饮和服务业人员为主。无症状感染者的年龄低于确诊病例。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无症状感染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国首例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感染病例的感染来源开展调查,探索其感染因素和防控策略。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病例信息,采集职业暴露人群、猕猴和环境样本,并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核酸检测,分析可能的感染源。结果采集共同暴露职业人员样本84件,猕猴生物样品89件,环境样本370件,经检测,其中猕猴猴舍2件环境涂抹样本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核酸阳性,其它样本均为阴性,病例的感染来源于该研究所日常职业暴露可能性大。通过封闭涉疫研究所、隔离职业暴露人员和排查风险人员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未发生续发病例。结论该病例属于北京市本地感染偶发病例,感染来源与日常职业暴露有关。猕猴职业暴露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科学的选择和使用防护用品,从而有效降低职业暴露感染风险。

  • 标签: 猕猴α疱疹病毒1型 感染源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发生在中国的首例疑似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感染者进行实验室确诊。方法采集疑似感染者的脑脊液进行高通量测序,并采集疑似感染者的脑脊液、痘疱液、鼻咽拭子、结痂涂抹、唾液等标本以及密切接触者的痘疱液、口咽拭子、血清等标本后,利用4套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猴痘病毒和正痘病毒。结果疑似感染者的脑脊液高通量测序结果检出285个猕猴α疱疹病毒样序列读数;猕猴α疱疹病毒1型特异性实时定量PCR检测患者脑脊液、结痂涂抹和唾液标本为阳性,疑似感染者的其余样本及密切接触者的样本均为阴性。水痘带状疱疹、猴痘和正痘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所有样本均为阴性。结论患者脑脊液、结痂涂抹和唾液标本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核酸检测为阳性,结合病人的临床特征、动物接触史及高通量测序结果,确诊该患者为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感染。

  • 标签: 中国 猕猴α疱疹病毒1型 实时定量PCR 疱疹病毒 首例
  • 简介:摘要猕猴α疱疹病毒1型,又称为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a疱疹病毒亚科,单纯疱疹病毒属,是一种在猕猴中广泛流行的疱疹病毒。猕猴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人感染后病死率约为80%。2021年4月,我国发现首例人感染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感染病例,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密切接触者采取管理措施,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有效地处置了该起疫情。本文结合我国首例人感染猕猴α疱疹病毒1型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置措施以及实验室检测进行讨论和研究,形成专家共识,旨在为猕猴α疱疹病毒1型的风险评估和疫情应对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猕猴α疱疹病毒1型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测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肯塔基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流行情况、耐药水平及分子特征。方法对2010-2020年分离的22株肯塔基沙门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全基因组测序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基因组岛和耐药基因识别。采用PFGE分析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2株菌对8~22种抗生素耐药,尤其是对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头孢菌素类等都表现为超高水平的多重耐药。21株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表型阳性。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22株肯塔基沙门菌均为ST198,携带SGI1-K基因组岛。所有菌株均有耐药基因tetA、sul1、qacE,喹诺酮耐药决定区gyrA基因存在2个突变位点(S83F、D87 N)、parC基因存在3个突变位点(T57S、S80I、T255S)。β-内酰胺类相关耐药基因(blaCTX-M-55、blaCTX-M-14b、blaTEM-141、blaTEM-206、blaTEM-209、blaTEM-214、blaTEM-1B)、氨基糖甙类耐药相关基因[aac(3)-Id、aac(3)-IId、aac(6')-Iaa、aadA7、aadA17、aph(3')-Ia、aph(3'')-Ib、aph(6)-Id、rmtB]以及floR、dfrA14、mphA和qnrS1等基因在不同年代菌株间存在明显差异。PFGE图谱分析显示,22株菌株之间相似性>85%,与全球广泛传播的ST198-X1流行株高度同源,在传播扩散过程中,耐药谱和PFGE图谱都发生了变化,分为两大聚类簇。结论北京市流行的肯塔基沙门菌为多重耐药的ST198-X1-SGI-1K国际流行株,自2016年以来保持低水平流行,引起散发感染病例和聚集性腹泻事件。对氟喹诺酮类、ESBL和阿奇霉素等耐药严重,应加强多重耐药肯塔基沙门菌的监测。

  • 标签: 肯塔基沙门菌 多重耐药 耐药基因 全基因组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市餐饮服务单位厨师的诺如病毒隐性感染状况及餐饮服务单位环境中诺如病毒污染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方便抽样的原则抽取北京市16个行政区内的餐饮服务单位以及三个大型火车站内部的餐饮服务单位,采集环境标本和厨师的肛拭子或便标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并分析了餐饮服务单位环境中诺如病毒污染情况和人员隐性感染状况。结果共调查650家餐饮服务单位,采集厨师肛拭子或便标本1 302件,环境标本2 600件。其中非火车站内部餐饮服务单位644家,厨师肛拭子或便标本1 290件,环境标本2 576件。非火车站餐饮服务单位厨师诺如病毒隐性感染率为0.85%(11/1 290),环境污染率为0.04%(1/2 576);火车站餐饮服务单位厨师和环境标本中均未检出诺如病毒。结论在2019年诺如病毒非流行季期间,北京市餐饮服务单位中厨师诺如病毒感染率较低,环境中存在诺如病毒污染情况。

  • 标签: 诺罗病毒 无症状感染 污染状况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N基因Ct值与其密切接触者续发风险的关系,进而探索呼吸道病毒载量与其传染力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市发病0~7 d内有N基因Ct值记录的COVID-19确诊病例,将其密切接触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密切接触者相关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年龄、隔离方式、暴露方式、转归情况(发病与否)等变量。应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OVID-19病例发病0~7 d内N基因Ct值与其密切接触者转归之间关联。结果在1 618名密切接触者中,77人转归为COVID-19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续发率为4.8%。多因素分析显示,通过同餐(OR=2.741,P=0.054)、同住(OR=9.721,P<0.001)方式暴露、非集中隔离(OR=18.437,P<0.001)、对应病例发病0~7 d内N基因Ct值<20(OR=8.998,P=0.004)或Ct值在20~25之间(OR=3.547,P=0.032)是密切接触者续发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结论COVID-19病例呼吸道病毒载量与其传染力之间存在明确的正相关,提示COVID-19病例N基因Ct值可以作为其密切接触者管理的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病毒载量 传染力 密切接触者
  • 作者: 于凡 沈玲羽 田祎 王全意 高志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沈阳 110122,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100013,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沈阳 110122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100013
  • 简介:摘要国内多次在进口冷链水产品及其外包装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本文对进口冷链水产品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状况、来源及传播风险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了相关建议和策略,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提供依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水产品 冷链 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肠道门诊腹泻病例中札如病毒(sapovirus,SaV)的感染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肠道门诊腹泻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相关资料,应用x2检验或Fisher检验比较不同组间检出率;采集患者粪便标本,应用不同种PCR方法对腹泻病例粪便标本进行札如病毒检测,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 047例腹泻病例粪便标本中,SaV检出率为2.77%(29/1 047),成功测序16株,GI组11株,GII组4株,GIV组1株。春季检出率5.24%(x2=8.857,P=0.031)高于其他季节;远郊区检出率5.00%(x2=8.906,P=0.012)高于城区及近郊区;不同性别、年龄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泻、恶心、呕吐及腹痛为SaV腹泻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结论SaV是北京市腹泻病例的病原之一,春季和远郊区检出率高,GI组为主要基因型别。

  • 标签: 肠道门诊 腹泻 札如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 基因型别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三种商用试剂盒对新型冠状病毒英国B.1.1.7变异株的检测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北京市某区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期间的10份鉴定为B.1.1.7变异株的咽拭子、鼻咽拭子样本,同时收集2020年6—12月北京市监测发现的10份鉴定为非变异株的咽拭子、鼻咽拭子样本做为对照。用三种可检测该变异株的商业化试剂盒分别进行检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三种试剂盒中,以B试剂盒的检测效果最差,C试剂盒的综合效果最好,其检测灵敏度可达1 000 copy/mL。结论部分检测试剂盒在灵敏度、稳定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需要及时评估检测试剂对变异株的有效性,以使新冠病毒的检测更迅速,检测结果更可靠。

  • 标签: 英国变异株 S蛋白 检测试剂盒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基因rs12252多态性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之间的关联。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市监测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446例和健康对照人群65例。提取呼吸道样本基因组DNA,使用Sanger测序法检测IFITM3基因rs12252多态性。结果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普通型病例中rs12252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但重型病例中基因型分布具有显著差异(P<0.05)。60%的重型病例为CC基因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或健康人群。隐性遗传模型显示CC基因型个体比TT基因型和CT基因型个体有更高的风险发展为新冠肺炎重型或危重型(OR=3.546,95%CI:1.084~11.595)。结论IFITM3 rs12252CC基因型会导致较高的新冠肺炎重症感染风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变异 易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起在北京市顺义区局部地区发生的新冠肺炎本地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其感染来源。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技术核查病例的活动轨迹,对活动轨迹涉及的点位进行密切接触者追踪、人员和环境采样检测,对溯源重点人群采集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对疫情早期报告的病例和环境核酸阳性标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比对分析,分析感染来源和传播链。结果2020年12月23日至2021年1月16日,顺义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报告4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感染来源为1例从印度尼西亚入境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020年11月26日从印度尼西亚入境,11月26日至12月10日在集中观察期间5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2月10日隔离期满后到京,12月28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在入京后传播给合租房屋的租户1人,在A商场购物期间传播给该商场服装售货员1人,同时传播给在A商场购物的同一家庭3人。随后在顺义区多个点位发生续发病例,并在顺义区某工业园区引发局部暴发疫情。结论此次疫情为入境人员集中隔离期满、解除隔离后导致的聚集性疫情,提示应适当延长入境人员集中隔离时间,并加强对入境人员的样本采集检测。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无症状感染者 感染来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1年1月北京市某区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基因组特征及变异情况,为疫情防控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此次疫情相关呼吸道样本和外环境样本26份,使用高通量测序对病毒全基因组进行测定分析,对基因组数据拼接整理后进行一致性分析、变异位点分析及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共测定获得SARS-CoV-2病毒全基因组序列26条。26条病毒基因组之间高度一致,与参考株基因组(NC_045512)相比,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中位数为99.896%,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中位数为99.733%。26例病毒属于GR分支,共存在33个核苷酸突变位点,分布在ORF1ab、S、ORF8和N基因上,对应27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包括S蛋白69-70位缺失、N501Y、D614G等。病毒具有近期英国变异株(VOC 202012/01)的关键特征,属于英国变异株的类似株。结论此次聚集性疫情为同一传播链,疫情病毒为境外输入的英国变异株的类似株。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基因组 系统发育分析 变异
  • 简介:摘要核酸检测作为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的主要手段,在国内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国内本土病例的动态"清零"和对病毒经物品传播风险的深入认识,"人物同防"已成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的重点,环境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监测成为常态化防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然而,由于新冠疫苗接种和相关科学研究的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环境监测屡屡出现"假阳性",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困扰。本文通过分析文献资料,总结疫情防控经验,对核酸检测方法、环境核酸污染来源、鉴别方法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应对策略,供处理相关疫情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环境 核酸检测 鉴别 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5—2020年流感流行季北京市流感流行特征。方法使用北京市2015—2020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和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分析流感流行趋势和流感病毒流行特征。结果2015年第27周至2020年第26周共涉及5个流感流行季,流感样病例百分比(percentage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ILI%)为1.58%。共检测ILI标本96 892件,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6.32%,其中A(H3N2)亚型6 474件(40.89%)、甲型H1N1 4 410件(27.86%)、乙型Victoria系3 290件(20.78%)、乙型Yamagata系1 597件(10.09%)。ILI周报告数、ILI%与流感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r=0.796,P<0.001;r=0.808,P<0.001)。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流行季活跃期较长。2017—2018、2018—2019年流行季ILI周报告数较高(49 628人次和71 555人次),核酸阳性率峰值较高(58.51%和57.08%)。结论2015—2020年北京市流感流行符合北半球流行特征,其中2017—2018和2018—2019流行季活跃期较长、流行水平较高,且各流行季优势毒株不同。

  • 标签: 流感 流感样病例 亚型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描述分析2020年2月1日至11月30日北京市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北京市54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平均年龄(37.19±15.99)岁,男女比例为1.45 : 1;以接触确诊病例(45.28%)或其污染的环境(43.40%)而感染为主;42.59%(23例)通过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从末次暴露到首次核酸检出阳性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1 d;仅2例无症状感染者的2名密切接触者(2/1 139,0.18%)不排除为续发病例。结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以中青年为主,主要通过接触确诊病例或其污染的环境感染,密切接触者筛查是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主要途径,不排除无症状感染者造成传播的可能,应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力度,继续严格管理。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无症状感染者 流行特征
  • 作者: 李洋 赵越 李茜瑶 朱文通 马永忠 索罗丹 王全意 庞星火 黎新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21
  • 出处:《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 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慢性病防治所 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 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放射卫生防护所 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中心办公室 100013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2020年1月至4月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系统中密切接触者的人口学特征、暴露特征以及医学隔离观察等信息,描述其转归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估算不同特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截至2020年4月30日,北京市累计对4 151例本市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了医学隔离观察,其中期满解除3 937例,确诊200例,无症状感染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总感染率为5.16%(214/4 151)。医学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OR=14.626,95%CI:9.873~21.668)、暴露类型为同住(OR=10.695,95%CI:4.810~23.780)或同餐(OR=6.968,95%CI:2.633~18.440)、医学隔离观察方式为居家(OR=3.949,95%CI:2.346~6.647)、住院隔离(OR=38.567,95%CI:21.570~68.957)者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高。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高,需严格实施集中医学隔离观察措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密切接触者 感染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估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出院病例核酸检测再次阳性(简称"复阳")的发生率,为出院病例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Medline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获取截至2020年8月31日新冠肺炎病例核酸复阳相关研究的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和信息提取,应用STATA 16.0(试用版)软件计算合并的复阳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阳的总发生率为13.5%(95%CI:10.2%~16.8%)。按照标本类型进行亚组分析,采集咽拭子检测的复阳率为16.8%(95%CI:13.8%~19.8%),鼻咽拭子检测的复阳率为17.1%(95%CI:8.6%~25.6%)。随访14 d以内和14 d以上的复阳率分别为11.5%(95%CI:8.1%~14.9%)和14.5%(95%CI:8.3%~20.7%)。结论应对新冠肺炎出院病例进行随访和核酸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复阳病例并采取管理措施,降低潜在的传播风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检测 复阳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不同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特征,为今后新冠肺炎及其他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市《全民健康信息化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人口学、来源、发病时间、就诊时间、确诊时间等信息,分析比较不同阶段的特征。结果2020年1月19日至7月10日,北京市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35例,疫情可分为三个阶段:武汉输入病例为主的境内输入疫情防控阶段(2020年1月19日至2月28日);多国境外输入疫情防控阶段(2020年2月29日至6月10日);新发地市场为主的本地聚集性疫情防控阶段(2020年6月11日至7月10日)。第一阶段病例来源主要为本地病例(51.46%)和境内输入病例(48.54%),第二阶段主要为境外输入及其关联病例(97.80%),第三阶段主要为本地病例(99.12%),三个阶段病例来源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0.680,P<0.01)。所有病例发病至就诊时间M(P25~P75)为2.00(0~5.00)d,就诊至确诊时间M(P25~P75)为1.00(1.00~2.00)d,发病至确诊时间M(P25~P75)为4.00(2.00~7.00)d。三个阶段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就诊至确诊时间逐渐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6.833,P<0.01;H=204.484,P<0.01)。结论北京市三个阶段人口学特征、来源、临床特征均不同,需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进行精准防控。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特征 输入性病例
  • 简介:摘要本研究描述了新发地市场新冠肺炎暴发疫情发现和溯源过程,并分析了北京市在此次疫情过程中,针对病例发现与救治、疫情溯源、风险人员排查、重点行业和场所管理、风险沟通等多方面开展的一系列防控措施,以期为进一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疫情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城市或地区进行类似疫情防控提供经验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暴发疫情 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