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元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在目前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应积极运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紧迫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引入到高校的意义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途径,以期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大学生 教育
  • 简介:20世纪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回归生活的理论,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与之遥相呼应。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滞后的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生活的教学理念大大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效果。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如何确保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如何更好的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我们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理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真正的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帮助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化
  • 作者: 赵英华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高职专科的音乐教育专业,承担为中、小学培养、输送人才的任务。现代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把艺术教育同心理学、教育学相结合,借音乐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社会性和创造力。这就要求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有较高的艺术素养,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音乐实践能力,具有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以适应当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一项极其重要的新思维、新方式。进而加强艺术素养,提高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为今后更好的胜任音乐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泉州南音发祥于中原的千年古乐,不仅在民间代代相传,亦坦然走进中小学课堂,更是大举跨入大学校园。本文以南音进校园为切入点,着重探索泉州南音对在校学生的传承与教育

  • 标签: 泉州南音 教育 传承 课堂
  • 简介:《玉簪记》是中国古典戏曲十大喜剧之一,历来研究者颇众,但由于中国古代没有严格的“喜剧”概念,也没有系统完整的喜剧理论,所以鲜有学者涉及《玉簪记》的喜剧心理问题。笔者借助现代心理学和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深入探究这部戏曲产生“喜剧笑”的心理机制,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 标签: 玉簪记》喜剧笑 喜剧心理 期待视野
  • 简介:高校学子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是他们将来走向就业的较为关键的职前教育课程,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之际具备何种职业理念与择业理念,并且存在什么样的职业素质均是对高校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教育的一项评估,并且还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反馈。

  • 标签: 职业生涯发展 就业指导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作者: 王晓东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如果说,文艺学是“硬件工程”的话,那文艺心理学就是“软件工程”。然而,在音响界,目前尚停留在“硬件工程”的一般文艺学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音响心理学”的体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舞台表演是人类的精神产品,无论是器乐或声乐舞台上各种表演形式,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有正确的心理调控是表演者提高表演水平的重要基石,更是完整表现艺术作品的有利保障。

  • 标签:
  • 简介:红色文化作为我国丰厚历史的沉淀,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体现与象征。纵观我国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弘扬红色文化,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的学习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显著的成效。本文在分析挖掘红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红色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成效 对策
  • 作者: 马殿俭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音乐是一种人类不可缺少的抒情活动,是一种音响、节奏、旋律的媒介,是人们表达情感与把握外在世界的情感方式。尽管人的年龄、性别有差异,但对音乐热烈的喜爱和自发的需要是一致的;不管人进行任何活动,行走、跑跳、工作、劳动,都伴着音乐的律动;甚至大自然的鸟鸣、猿啼、风雨、水流、海浪……都音乐般地抒发它的态势。可以说,音乐在人的生命里和生活中,对人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事音乐活动的人都有一种感受和共识,认为:音乐可以改善人的意志,陶治人的情性,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生情趣,能使人表现真实的自我,能导向人的创造性发展。有个理论家在评价贝多芬音乐作品时说:“贝多芬音乐使愁苦人欢乐,使胆怯者勇敢,使轻浮者庄重。”古希腊美学家朗吉弩斯在《崇高论》中说:“和谐乐调对于人是一种很自然的工具,能说服人,使人愉快,而且还有一种惊人的力量能表达强烈的情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牛俊霞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心理学家发现,人产生情绪,总是伴随着一定肌肉群的紧张,如果这些肌肉群得到放松,就可以改变人的情绪状态,消除人的恐惧和不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声乐教学中,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歌唱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如何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显得更加重要。

  • 标签: 声乐 良好的 歌唱心理 培养
  • 简介:戏剧创作的艺术构思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戏剧作品的艺术形象是怎样在剧作家头脑中孕育的,剧作家在他的头脑中构成戏剧艺术形象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进行的?有着怎样的客观规律,迄今为止,这还是一个需要从各个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探索、研究的创作心理学课...

  • 标签: 曹禺剧作 《北京人》 剧作家 艺术构思 《日出》 生活原型
  • 作者: 赵惠娟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近年来,我国兴起一股“心理学热”,诸如文化心理学、艺术心理学、戏剧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等等新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喜人的艺术现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声乐艺术是音乐学门下的一个分支,它是集生物学、心理学和声乐演唱技巧为一身的综合表演艺术。声乐演唱艺术主要以舞台表演为最终形式,高度体现了表演者的声乐技巧和表演心理素质。近年来,随着歌唱在全民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深入和蓬勃发展,对声乐舞台表演心理的研究已成为音乐学领域研究的新课题之一。它对于声乐艺术演出质量的完善和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声乐表演心理状态的分析,着重探讨了引起舞台表演怯场心理的几种不良因素和现象。

  • 标签: 声乐表演 心理调控 怯场 不良因素
  • 简介:作曲家将自己生动的乐思以乐谱形式呈现出来时,乐谱本身所具有的"活的灵魂"就随之消逝了,取而代之的只是描绘在纸面上的固定表意符号而已。这时,就需要由音乐表演者用动情的表演将纸面上的"星星点点"转变为跃动的精灵,使得乐谱如同在作曲家思想中一样鲜活。而这既用心又用情的演绎过程蕴含了异常活跃、层次丰富的诸多心理因素。一、音乐表演中的心理因素1.1音乐表演中表演者的投情一件没有灵魂的音乐作品算不上好作

  • 标签: 音乐表演 音乐作品 心理因素 内心听觉 情感转化 乐思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创作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戏曲作为传统文化价值的载体之一,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2007年,在纪念太原籍文化名人傅山(1607年-1684年)诞辰400年之际,太原市实验晋剧院青年剧团为大家奉上的《傅山进京》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今天再次重提,颇具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学术价值。该剧特邀郑怀兴先生编剧,特邀石玉昆先生担任导

  • 标签: 郑怀兴 传统文化价值 中国价值 文艺创作 玄烨 心理体验
  • 作者: 沈俊颖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大舞台》 2010年第1期
  • 机构:传统的教学理论比较注重认知方面的研究,片面地理解获取知识的手段是灌输系统化,没有将知识的获取放在学习者身上,忽视了学习者心理发展的整体作用,夸大了认知的单一作用,从本质上否定了学习者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恐惧舞台是艺术表演者的常见问题之一,而克服紧张则是培养艺术专业者心理素质的重要一课。对演出的恐惧主要有注意力涣散、害怕出错、适得其反的克制、生理上和性格上的多种原因。克服紧张要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抓起,鼓励优势与进步,杜绝不良暗示,做到科学有效的舞台调整。在音乐会临近期间要力求达到充分的放松,注意一些与音乐无关但又很重要的细节。在登台前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和外形,提早考虑舞台的硬件设施。演出中要将激情利用到位,对错误不宜过分在意。

  • 标签: 音乐会 舞台 恐惧 紧张 心理素质
  • 作者: 刘清海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中国戏曲艺术的虚拟性所独有的,及其相对稳定的艺术特征决定了在其审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审美的“心理距离”。作为民族审美习惯因素的“心理距离”又对戏曲艺术本身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制约性,即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在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也许正是这种“距离”使戏曲的内容和形式赢得了相对稳定与持久的艺术魅力。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