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呼吸内科实践教学中的病例讨论与团队合作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设计,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各为50位。观察组接受呼吸内科实践教学中的病例讨论与团队合作,而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其他一般资料进行详细记录。通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评估病例讨论与团队合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2岁(标准差2.1),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8岁(标准差2.3),其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和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P > 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有80%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而对照组仅有60%的患者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出20%(P < 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减少了2.5天(标准差1.2)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8天(标准差1.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 < 0.001)。结论:呼吸内科实践教学中的病例讨论与团队合作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通过团队合作,医生们可以共同讨论病例,交流经验,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呼吸内科实践教学中引入病例讨论与团队合作,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并减少住院时间,对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和患者健康状况具有积极的意义。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对屈光不正的弱视患者的综合治疗(间隔遮盖法、弱视训练法、屈光矫正)对视力提高的影响。本次的研究,回顾分析了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的患儿共60例(共计100眼)的病历材料,记录了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小组内不同的弱视重症程度的患儿为了提高一行视力所需的平均时间。同时期在本院眼科进行检查的视力正常儿童20例(共计40眼)。结果:弱视组内的重度弱视症儿提高1行视力所需的平均时间最短,其次是中度弱视症患儿,轻度弱视症患儿提高1行视力所需的平均时间最长。治疗前后,弱视组的患儿的眼睛自我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都明显低于对比组的儿童,调节滞后量明显高于对比组的儿童。治疗3个月后,弱视组的所有患儿的患眼自我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性都比治疗前明显提高,而且轻,中度弱视,患眼调节滞后量明显下降,而且轻,中度弱视效果优于重度弱视。结论: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进行弱视训练,间歇性遮眼,能有效改善患眼调节功能,有利于患儿的预后恢复。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采用优质护理探讨其在妇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来我院治疗的 120例妇产科患者,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6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优化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 SDS和 SAS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 SDS和 SAS评分分别为( 39.46±4.60)和( 37.51±7.85)分,对照组 DSD和 SAS评分分别为( 55.32±5.83)和( 54.22±8.96)分,试验组患者的 DSD和 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临床上的效果较为明显,可改善患者的 DSD和 SAS评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方法:从我校合作的医院中选取2022年1月份-2023年5月份的86例患者,依据实际选用的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个小组中各有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常规组患者中的显效率为32.56%,有效率为60.47%,无效率为6.94%;研究组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27.91%、46.51%、25.58%,研究组患者总体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数据之间的差异较大(P<0.05)。常规组患者中皮疹、腹泻、毒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25.58%、18.60%、20.93%,研究组分别为9.30%、6.98%、4.65%,研究组优于常规组,数据存在较大可比性(P<0.05)。结论: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疗效影响较大,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能够降低中药饮片中的毒副作用,建议临床实践中大范围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