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临床应用广泛,而滤器凝血是导致非计划下机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滤器凝血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后续临床工作时需依据原因实施相应的预防策略。旨在降低滤器凝血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产科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所收治的69例产妇(分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产科综合护理)和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治疗结局(早期使用肝素、加行子宫次全切术、加行子宫全切术、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治疗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围血液透析期综合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管路凝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血液透析患者为主要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以及对照组42例。实验组给予围血液透析期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发生率,不良心理、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估疗效与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方式,围血液透析期综合护理可作为优先选择,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在医疗水平不断进步的前提下,肾脏疾病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机会,其中血液渗透就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肾病治疗方法。所谓血液透析(HD),就是对于存在肾脏疾病的患者,因肾脏功能不全无法完成新陈代谢,职能通过外部空心纤维,对血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吸附,从而净化患者血液。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根据院方标准进行常规护理,而研究组的患者则进行围透析期护理;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进行围透析期护理的患者效果更佳。结论:血液透析是一种将人体中血液引出体外进行的一种循环治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凝血症状,因此在围透析期护理期间,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以保证其身体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凝血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共计64例。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并针对引发体外循环凝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使用无肝素的预冲液、增加冲管频次、提高血流速度、选择合成膜滤器,以及治疗前不进行血小板输注,均可以降低凝血概率。结论:患者在进行无肝素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期间,预冲液、血流速、冲洗频次、滤过膜等方面均可能对体外凝血的发生率产生影响。因此,治疗期间需要采用合理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以此使得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得到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2月到2021年10月住院患者标本85例,所有标本均进行TEG、凝血四项和血小板计数检测,然后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TEG检测的凝血反应时间(R)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呈现出线性相关(P<0.05);血栓弹力图检测出的血凝块形成时间(K)、血凝块最大振幅(MA)、血凝块形成速率(α-Angle)分别与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呈线性相关关系(P<0.05);α-Angle、MA、K和血小板计数(Plt)间存在一致性(P<0.05)。结论:TEG检测和凝血四项各参数之间显著相关,但是一致性较弱。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底出血患者治疗中,采用个性化护理管理方式,观察其应用效果和凝血功能情况。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时间开始于2021年1月,结束于2022年12月,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普通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式,管理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凝血功能情况。结果:(1)普通组和管理组治疗效果对照中,普通组总有效率为38(例)76.00%,管理组总有效率为48(例)96.00%,(x2=18.249,p=0.014),两组结果有差异。(2)普通组和管理组凝血功能对照中,普通组aPTT、PT、TT均低于管理组,(t=12.651,p=0.019),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眼底出血患者治疗中采用个性化护理管理方式效果优越,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