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龙相迥异蛇相,龙声龙威龙性龙能龙利龙害均为蛇无,古今中外之人普遍崇拜神龙而鄙蛇恶蛇仇蛇,蛇为龙本论不能成立.崇拜自然而万物有灵、思维直观而表意形象的古人的神龙意象的形态声威性能利害尊严都酷似闪电,神龙的自然物本应是闪电.

  • 标签: 文化学研究 神龙学科 神龙意象 神龙物本 闪电 神龙崇拜
  • 简介:“相濡以沫”是媒体上经常使用却频繁出错的一个成语,因而其用法也便成了语文教学类书报刊上的一个“不老”话题。前不久又见某刊载文《主持人也能“相濡以沫”?》,其中举到这样两个例句:

  • 标签: “相濡以沫” 用法 辨正 语文教学 主持人
  • 简介:中华书局点校本被认为是"目前的最佳版本",但存在的问题颇为不少.本文仅就其标点、校勘方面的问题举21例予以辨正.

  • 标签: 《梁书》 标点 校勘 辨正
  • 简介:渣驯是传统藏药,其应用历史已有1300年以上.据传统藏医文献记述,渣驯归属土类或精华药部,是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含金、银等多种金属的矿石发生溶解和再凝结所形成的矿物药.在一些现代藏药书籍或汉译藏医药文献中,将渣驯归属动物粪便,这是不符合传统藏药记载与藏药实践的.本文主要从文献的角度,介绍藏药渣驯,例举有关的论述和译名,并与容易相混淆的中药材作了对比.

  • 标签: 藏药 渣驯 矿物药 归属问题 识别方法
  • 简介:《新疆钱币)2012年第4期刊布了储怀贞等人撰写的《关于对〈叶尔羌汗同钱币散论〉的几点看法——与李吟屏先生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储文),此文对我的《叶尔羌汗国钱币散沦》一文提出了12个问题,其中多为叶尔羌汗同钱币钱文的释读问题。由于一方并不认识钱币上的察合台文,完全靠别人解读,而我则是自己释溪,因此,对这些问题己无辩白和商榷的前提,也没有实际意义。

  • 标签: 新疆钱币 辨正 实际意义 钱文
  • 简介:<正>成书于东汉的《太平经》是中国道教的第一部经籍,其宣讲对象主要是下层民众,为宣扬教义的方便,该书采用对话体写成,包含了许多口语成分,能够较好地反映东汉时期语言的真实面貌,是研究东汉语言的一部极其珍贵的语料,引起了中古汉语研究者的广泛注意。近年来,有关《太平经》的注本、译本不断出现。迄今为止,共有以下5个注本:《中华道学通典·太平经释读》(杨寄林著,南海出版公司,1994年)、《太平经注译》(罗炽、刘泽亮、康志

  • 标签: 《太平经》 罗炽 中国道教 注本 南海出版公司 中古汉语
  • 简介:《七略》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今学人多将其视为“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上乘之作,但就其实际成书过程及六分法的体系框架来看,称之为学术史著作似较为不妥。《七略》是在官藏书籍的整理过程中产生的,藏书目录是其原始和基本功能;刘歆虽在其中尤其是《诸子略》中倾注了自己的学术关怀,加入了一些考辨源流的文字,使之部分具有了学术史的功能,但仍不能完全撼动《七略》书籍目录的基本性质。《七略》是目录学与学术史双重标准的产物,但其作为目录的功能更为明显,学术界对《七略》学术史的推崇有进一步界定和澄清的必要。

  • 标签: 《七略》 刘向 刘歆 学术史 目录学
  • 简介:我国著名古桥赵州桥的建造年代现有许多种说法,令人无所适从。现在流行的建于公元595~605年说及建成于公元591~599年间说因其所依据的古代文献及考古材料均不可靠,不能成立。我们经过研究考证后确认:赵州桥始建于公元594年(隋开皇十四年),建成于公元606年(隋大业二年),即建于公元594~606年。

  • 标签: 赵州桥 建成年代 始建年代
  • 简介:“欢”“侬”词义辨正刘翠“欢”在晋宋民歌中指情人、“侬”魏晋时常用指人,先哲早已发明,史料、辞书也见记载。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欢称妇人》:“晋、吴声歌曲,多以‘侬’对‘欢’,详其词义,则‘欢’乃妇人,‘侬’乃男子耳,”关于“侬”,《晋书,会稽王道子传...

  • 标签: 吴声歌曲 男子 乐府民歌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词义 《子夜歌》
  • 简介:<正>解放后,对桐城派创始人之一的姚鼐生年,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是各类辞书的观点,以《辞海》(1979年版,合订本)、记《辞海·文学册》(1981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1986年版)为代表,持1732年为出生之年说,同意这一观点的有《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桐城派文选》(王凯符、漆绪邦编)等;另一种则是各种文学史的观点,以《中国文学史》(社科院编写、1962年版)、《中国文学简史》(六省市十一院校合编、1980年版)、《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1964年版)为代表,持1731年为生年说,同意这

  • 标签: 《中国文学史》 桐城派 《辞海》 姚鼐 中国历代 社科院
  • 简介:友谊关古关名辨正李家发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边境的友谊关,古时即为中国通往越南的重要门户。在中越关系及我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友谊关始建于何时,其历史沿革又是怎样?涉及这方面的著述颇多,说法不一。关于建关年代,清光绪年间曾任广西巡抚的徐延旭所...

  • 标签: 出使安南 友谊 《大越史记全书》 越南 广西凭祥 凭祥市
  • 简介:地方史志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珍贵的地方史料和科学的地情实录,更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享誉海内外。但它也有糟粕的一面。特别是一些乡绅俗儒,单从光乡耀里、攀高附显的主观愿望出发,牵强附会地将外地的名人名事,写成当地的人事,最能哗众取宠,但也最为学人鄙。从唐代的颜师古、刘知几,至近代梁启超,均对此通病有所批评。

  • 标签: 地方史志 刘知几 乡绅 史料 梁启超 实录
  • 简介:<正>柳宗元在柳州作《柳州戏题》诗。诗云:“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复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传。”诗虽为戏题,却是有感而发,感慨深远。“好作思人树,惭无惠传”用《甘棠》一典,表示自己虽无显赫的功绩政德传于后世,却在柳州栽种大批柳树,实行了一些有利州民的政策,于戏谑中透露出贬谪后不甘消沉和奋发自勉的心情。晚唐范摅《云溪友议》“南黔南”条云:“先柳子厚在柳州,吕衡州嘲谑之曰:柳州柳刺

  • 标签: 黔南 柳宗元 柳州 云溪友议 二王 辨正
  • 简介:《庄子》外杂篇历来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伪作,本文对支持其为伪书论点的论据逐一进行驳斥。主要基于,(1)庄子思想完全不同于儒家,故出现抑毁孔子的内容不能作为外杂篇伪出的证据;(2)《庄子》一书内外杂三分系后人所为,不能以内篇为标准判外杂篇为伪;(3)书中有庄子身后的名、物等的说法,缺乏事实考证和支持。《庄子》诸篇从外杂篇发展至内篇,符合成书的逻辑过程,也符合庄子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只有还《庄子》外杂篇为庄子出的真实面目,才能实现它所应具有的学术价值。

  • 标签: 《庄子》 内外杂篇 伪书 辨正
  • 简介:初中语文课本《陈涉世家》有言:“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对该句中的“剑挺”,课本解释为“剑拔出鞘”,笔者以为不妥。理由有三:①尉“笞广”,即已对广实施了鞭刑,证明他尚未起杀广之心,如果有杀心,何不先拔剑而杀广?②如果剑是被尉拔出鞘的,剑把子应当是被尉攥在手里,赤手空拳的吴广岂能轻易夺到?更何况吴广倘若搏斗夺剑,也一定需要一些时间,另一名尉岂能袖手旁观,坐观同伴被夺剑而杀?③这一解释语法上有问题。“剑挺”释为“剑拔出鞘”,“尉剑挺”则为“尉剑拔出鞘”。“尉剑拔出鞘”到底是“尉的剑”拔出鞘,还是“尉/剑拔出鞘”,即尉是主语,“剑拔出鞘”是谓语?若为前者,“尉剑”是一对直接成分,注释显然破坏了结构层次;若为后者,则不合古汉语句法规则。按古汉语句法应说成“尉以剑挺”之类的句子。由此可见,这一解释是错误的。其解释依据大概出自《说文解字·手部》:“挺,拔也。”《唐睢不辱使命》中“挺剑而起”的“挺”便是“拔”之意。

  • 标签: 初中 语文课本 《陈涉世家》 “尉剑挺” 注释
  • 简介:清代以来,在碑学的影响之下,人们对唐代楷书形成种种偏见和误读,学书者临习唐楷亦往往不得要领,于是出现对唐楷既不屑学、又不能学的局面。通过碑刻与墨迹的细读,可讨论唐楷笔法中的藏露、直曲、中侧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对唐人笔法做出不囿于碑刻形态的还原。这些探讨,或可对历史上的诸种误读有所辨正

  • 标签: 唐代楷书 碑刻 墨迹 笔法
  • 简介:这篇文章对张宗圣辨正一些被误解的谚语之事,做了明确的表态:力挺张说。我们先要看一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错误理解一些谚语的.张宗圣又是如何辨正人们的错误理解的。本来,“猪来穷家”一句话是通俗易懂的,没有什么象征意义,但有人却故弄玄虚,把“穷”字作使动词“使……穷”来理解,使猪为人所忌。同样,“猫来孝家”一句在这样写出来的时候,已经潜伏着日后造成误解的隐患。本来,“猫来耗家”即猫来被老鼠损害的人家捕捉老鼠,是一大好事。但是,不少地方,例如在我的故乡浙东一带,往往把“耗”“孝”两字同音而念,把“吊孝”念成“吊耗”。如果把“猫来耗家”的“耗”落笔时误写为“孝”,猫为人所忌、蒙受冤屈便成了有“理论依据”的事。

  • 标签: 讹误 象征意义 谚语 老鼠
  • 简介:“莫若以明”和“以明”在《庄子·齐物论》中共出现三次,都是作为总结性的话语出现,对理解整个《齐物论》的思想宗旨有很大的关联。但历代学者对这两个命题的诠解有不小的分歧,并存在严重的误读。

  • 标签: 庄子 《齐物论》 辨正 思想宗旨 总结性
  • 简介:丁香花公案不仅关涉龚自珍、顾太清两位文学家是否存在恋爱关系的澄清,而且关涉到他们生平与创作中的若干问题。所以,学术界对此一直聚讼纷纭。究其实,丁香花诗只是定庵对内眷何吉云与顾太清诗简往还一事的美好回忆;太清出邸与定庵离京并无因果关系;定庵《此游》、《杂诗》、《琴歌》诸诗亦非言与太清恋爱。本文通过内证与外证考辨,指出定庵与太清恋爱一说不能成立

  • 标签: 龚自珍 顾太清 丁香花公案
  • 简介:敦煌归义军时期的请田文书中,常以“不辦承料”为由,来请求赐予某段土地。如P.2222B(1)《咸通六年(865)正月敦煌乡百姓张祗三请地装》云:1.墩煌乡百姓张祗三等状2.僧词荣等北富(府)鲍壁渠上口地六十亩。

  • 标签: 敦煌归义军 辨正 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