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背景:目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症状重叠现象尚缺乏深入研究和认识。目的:比较有和无重叠症状的FD患者在消化不良症状学和发病机制方面的异同点。探讨FD患者产生重叠症状的可能原因。方法:根据罗马Ⅱ标准问卷调查结果将120例FD患者分为有重叠症状(食管、肠道和肛门直肠症状)和无重叠症状组。分别行消化不良症状学(严重程度、症状分型等)和精神心理状态(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以及多导胃电图检查、放射性核素法或不透X线标志物法固体胃排空测定、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结合胃内压测定和心率变异性分析,分组比较检测结果。结果:62.5%的FD患者有重叠症状。有和无重叠症状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学、胃壁肌电活动、固体胃排空功能、胃敏感性和容受性功能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重叠症状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比例显著高于无重叠症状者(P〈0.05)。结论:有和无重叠症状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学和病理生理机制相同.提示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的诊治原则和措施相似。异常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是重叠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肺癌患者放疗前的CT影像组学特征,综合临床信息与放疗剂量学特征,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症状性放射性肺炎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放疗的10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与剂量学资料。获取这些患者放疗前胸部CT影像,勾画双侧正常肺组织结构,提取250种影像组学特征。用单因素分析研究临床、剂量学特征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收集所有影像组学特征、临床和剂量学特征作为潜在预测因子,通过LASSO回归机器学习方法筛选特征,并得到肺炎预测模型。然后根据筛选的特征建立放射性肺炎发生风险的列线图。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症状性放射性肺炎与双侧正常肺组织的平均肺剂量(MLD)、V20 Gy和V30 Gy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2.34、2.93,P<0.05)。在综合所有影像组学特征、临床和放疗剂量学特征后,本研究共筛选出4个特征,为肺的剂量体积百分数V30 Gy,和3个影像组学特征,包括灰度共生矩阵类别的熵特征、小波变换直方图类别的均值及中位数特征。基于这些特征所构建的肺炎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7。绘制了可根据特征值给予个体化的风险预测与提前干预的列线图。结论放疗前的CT影像组学结合剂量学特征可用于预测症状性肺炎的发生,可望为临床提前干预提供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解剖学基础及脊神经根的血神经屏障的超微解剖特点介绍,探讨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容易受嵌压的解剖学因素。方法对40例脊神经实体标本的观察和测量,从血运、神经等多方面分析脊神经根型颈椎病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的机制。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多见的类型。认为慢性脊神经根压迫导致血-神经阴离子屏障的改变,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损伤方式对血-神经阴离屏障的影响,以及该屏障破坏与血管通透性改变的确切作用机制,目前不完全清楚,所以对血-神经阴离子屏障的改变进行研究,以及有效地减轻和防止神经损伤后的水肿和纤维化样改变,对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意义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果通过对标本的测量与观察发现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各型中发病率最高,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根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本型颈椎病引起各种临床症状的机制有三一是各种致压物直接对脊神经根造成压迫,牵拉以及局部继发的反应性水肿等,此时表现为根性症状;二是通过根袖处硬膜囊壁上的窦椎神经末梢支而表现出颈部症状;三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引起颈椎内外平衡失调,以致椎节局部的韧带、肌肉及关节囊等组织遭受牵连,产生症状。结论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长期屈颈工人们作,导致颈部周围肌肉肌力耐力减弱,颈椎动力平衡失调,颈椎生物力学平衡被破坏,颈椎严重失稳。失稳的颈椎刺激颈部周围软组织,引起关节囊、韧带、肌肉等组织无菌性炎症,长此以往,为适应改变了的生物力学平衡而导致颈椎病的发生。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疾病,目前也越来越年轻化,正确适量的作业,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性血清性激素、血脂水平与围绝经期症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行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绝经后女性及健康育龄妇女,以及接受激素补充治疗绝经早期女性共90例,分为育龄对照组(20例),围绝经期组(17例),绝经早期组(21例),绝经晚期组(22例)和激素补充治疗组(10例)。然后对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水平、卵泡刺激素(FSH)的高低、雄激素水平(T)、总的胆固醇(TC)的含量、甘油三酯(TG)的水平采取测定,然后对结果和KMI进行对比,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和健康育龄组比较起来,围绝经期组、绝经早期组和绝经晚期组的E2、T水平得以下降,FSH水平得以升高(P<0.05);其余未治疗三组的KMI逐渐增加,比健康育龄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2、T与KMI呈负相关,FSH与KMI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健康育龄组对比起来,其余未治疗三组的TC、TG水平有了提高(P<0.05),TC、TG和KMI是正相关的。结论女性绝经后血清E2、T水平明显降低,FSH水平得以提高;KMI与血清E2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FSH水平呈正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治疗过程中,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有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160例,这160例患者都接受骨髓细胞形态学临床诊断和检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疾病史以及患者形态学检查结果进行病情诊断和研究。结果经过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和检查,在16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当中,主要包括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慢性贫血患者、白血病患者、障碍性贫血患者、溶血性贫血患者、淋巴瘤患者、骨髓增生患者、组织细胞疾病患者等,其中疾病占有比率最好的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其次是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等。结论对于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来说,其病情临床诊断主要方法是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该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显著,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放疗患者症状性放射性肺炎预测的CT影像学研究。方法:运用抽样调查法,抽选我院2019年10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放疗后出现症状性放射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样数量为100,对所有患者实施CT影像学检查,并将其研究结果与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CT影像学检查对肺癌放疗患者症状性放射性肺炎的预测效果。结果:经过检查诊断,共有98例患者被检测为症状性放射性肺炎,占比为98.00%,与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存在较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2例患者被漏诊,漏诊率为2.00%,对比可知,CT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的漏诊率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的特异性为98.22%,灵敏度为89.24%。结论:CT影像学检查可对肺癌患者放疗后的症状性放射性肺炎进行有效预测,有助于临床治疗中及早对患者进行防治。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群无症状脑小血管病(CSVD)的发生率、影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老年医学部门诊体检、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老年人共201例,完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采用脑小血管病总负担评分对腔隙灶、脑白质病变、脑微出血及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共4种CSVD影像学特征进行总体评估,记为0~4分。分析入组人群不同影像学特征分布情况,并将CSVD总负担评分与其临床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影像学符合CSVD共133例(66.2%)。其中,腔隙灶44例(21.9%),中-重度脑室旁白质病变(PVWMH)88例(43.8%),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病变(DWMH)30例(14.9%),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61例(30.3%),脑微出血(CMB)92例(45.8%)。CSVD总负担评分(OR=1.876,95%CI:1.045~3.364,χ2=4.441,P=0.035)、PVWMH(OR=2.821,95%CI:1.517~5.244,χ2=10.752,P=0.001)、DWMH(OR=2.130,95%CI:1.108~4.092,χ2=5.145,P=0.023)及EPVS(OR=3.258,95%CI:1.675~6.334,χ2=12.129,P=0.000)与高血压相关。CSVD总负担评分、PVWMH、DWMH和EPVS及CMB与年龄增长相关(P<0.05)。腔隙灶与PVWMH(b=0.231,P=0.001)、DWMH(b=0.247,P=0.000)、EPVS(b=0.215,P=0.001)呈正相关,PVWMH与DWMH(b=0.546,P=0.000)及EPVS(b=0.388,P=0.000)呈正相关,DWMH与EPVS(b=0.357,P=0.000)及CMB(b=0.177,P=0.009)呈正相关。结论老年人群中无症状性CSVD的发生率高,CSVD总负担评分可作为评估老年人群无症状CSVD的有效影像学手段。无症状CSVD的影像学特征主要与年龄、高血压相关。
简介:摘要本文为孕晚期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一例报告,孕妇分娩前有胸部CT典型肺炎表现,母儿结局良好。患者孕37周+3因"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7 h余"于2020年2月12日由外院转入宜春市人民医院。患者孕期定期产前检查无异常,入院前无任何不适。患者的丈夫和婆婆分别于患者入院前8 d和当日确诊为COVID-19。入院第2天胸部CT示右肺下叶见斑片状模糊影,胎心监测发现基线微小变异,考虑胎儿窘迫可能,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行,急诊剖宫产娩出一活女婴。术后产妇及新生儿分别送至隔离病区进行单间隔离观察治疗。参与剖宫产手术相关医护人员术后均采取单间隔离。术后给予患者抗病毒和抗感染治疗,患者恢复良好,仍无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术后3和5 d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术后4 d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炎症、术后7 d复查示右肺下叶炎症稍吸收。新生儿分别于出生当天、4日龄和7日龄取外周血和咽拭子标本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母女术后9 d顺利出院。参与手术的相关医护人员术后7和14 d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阴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CT影像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CT扫描,根据腰痛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分析研究不同程度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本次114例患者中31例患者为轻度,56例患者为中度,27例患者为重度。CT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的髓核密度、髓核情况、水平面髓核突出程度、硬膜囊方式以及神经受压程度等情况均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不同程度之间患者CT影像特征差异(P<0.05);随着患者腰椎间盘突出越严重,患者的硬膜囊后越大,矢状径越小。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根据患者的CT影像特征判断患者疾病发展情况,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简介:摘 要:我国猪急性气喘病其实是一种新型呼吸道急性传染病,患有此类病症的一种猪的猪肉生长缓慢,会直接导致我国猪肉的年产量大幅下降,本文从有关猪急性气喘病的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症状及该病的早期防控治疗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尽可能全面多方位的了解此类疾病并了解防控措施,帮助提高猪肉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