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GMC在我市儿童及青少年中区域发病率及对术后护理问题进行探讨。方法:从临床角度确定调查研究方案,护理及功能锻炼方法。结果:对所调查儿童及青少年中发病率占2.82%,术后采用加压包扎带包扎方法均填补我市“空白”。结论:GMC术后的良好护理及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成功与否重要的环节。

  • 标签: GMC 调查 术后护理 康复锻炼
  • 简介:目的提高对儿童臀筋膜挛缩症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方法总结23例儿童臀挛缩症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手术45臀次。随访45臀次,最短5个月,最长24个月(平均13个月),按优,良,可评价疗效。优级32臀次。良级8臀次,可5臀次。结论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彻底切除和松解挛缩组织及纤维变性条索。术后仔细处理和早期功能锻炼是取得优良效果的保证。

  • 标签: 儿童 临床分析 臀肌筋膜挛缩症 早期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注射性臀挛缩症的效果。方法2003年6月~2009年6月,在椎间盘镜下利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注射性臀挛缩症56例(112侧),年龄5~20岁,平均13岁,均有臀部内注射史。在股骨大粗隆上方切开1.5cm,置入椎间盘镜同轴工作通道,汽化刀切割挛缩纤维带,直到弹响髋消失,Obers试验阴性,屈髋屈膝90°,内收内旋都达15°为止。结果56例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全部患者“外八字”步态消失,弹响髋消失,划圈征、蛙腿征及交腿试验均阴性,未发生神经损伤及感染,无术后复发。结论联合应用椎间盘镜系统与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注射性臀挛缩症创伤小,疗效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臀肌挛缩症 椎间盘镜 组织汽化刀
  • 简介:摘要:臀挛缩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但是,目前临床中还没有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所以,临床诊治、预后效果受到较大影响。本篇文章,作者主要对臀挛缩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臀肌挛缩症 发病机制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臀挛缩症(GMC)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诊断明确的30例患儿行术后早期功能训练指导,了解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儿髋关中立位屈曲活动度均在100°以上,内收大于10°,能双下肢并拢下蹲。本组优27例(90.3%),良3例(9.7%),优良率达100%。结论对患儿术后早期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与功能锻炼非常重要,它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儿童 臀肌挛缩症 早期 功能锻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臀挛缩症患者功能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入的80例臀挛缩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的创口愈合率和出院后1个月的功能训练效果,包括患者的伤口愈合率、动作训练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红肿、疼痛、渗液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字步、并膝下蹲和翘腿动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功能训练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延续护理 臀肌挛缩症 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下治疗臀挛缩症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随机从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内挑选出60例臀挛缩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医院内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强化护理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臀挛缩症患者经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后,综合进行术后护理措施干预,可以促进患者身体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预防并发症。

  • 标签: 关节镜下手术 臀肌挛缩症 术后护理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伴有腓骨挛缩的跗骨窦综合征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共32例经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的跗骨窦综合征合并腓骨挛缩患者资料,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9.3±10.9)岁(范围13~56岁),病程(2.1±1.7)年(范围1~10年)。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跗骨窦疼痛和腓骨肌腱痉挛;25例病因为踝关节扭伤,4例下肢神经损伤,3例原因不明。根据患者的初始症状分为三组:单纯腓骨挛缩患者,先行跗骨窦清理,症状复发后行距下关节融合(清理+融合组);腓骨挛缩合并其他症状者,先行跗骨窦清理和其它对症手术,症状复发后行距下关节融合(清理+对症+融合组);腓骨痉挛性平足患者,直接行距下关节融合(直接融合组)。分别评估术前和术后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 Ankle Society, AOFAS)的踝与后足评分,日常活动中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36个项目的简短健康状况调查(short-form 36 ite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结果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中位随访时间87(40,133)个月。清理+融合组14例,先予以跗骨窦清理,术后平均7.7个月复发,行距下关节融合;清理+对症+融合组15例,除跗骨窦清理外,3例行跗骨联合切除,3例行跗骨窦失神经支配,6例行距下关节稳定,3例行腓骨肌腱松解,术后平均6.4个月症状复发,最终行距下关节融合术;直接融合组3例,初始症状严重,表现为腓骨痉挛引起的僵硬性平足,直接行距下关节融合。32例的AOFAS踝与后足平均评分从术前(27.86±10.79)分增至末次随访(86.34±7.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05,P<0.05);VAS评分从术前(8.00±1.57)分降至末次随访(1.91±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07,P<0.05);SF-36评分从术前(35.84±12.12)分升至末次随访(86.20±1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03,P<0.05)。结论伴有腓骨挛缩的跗骨窦综合征由于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可优先选择跗骨窦清理或联合对症手术方法;如果症状复发,选择距下关节融合术,可以最终获得长期疗效。

  • 标签: 踝关节 关节融合术 挛缩 复发 对比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臀挛缩术后护理用具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总结传统护理用具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改良式用具,并应用于临床,比较改良前后护理用具佩戴的舒适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改良式用具术后佩戴的舒适率和术后髋关节恢复优良率均高于传统式。结论:改良式臀挛缩关节镜术后护理用具功能全面,设计合理、舒适度高,防止挛缩肌肉再次粘连,为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保障,手术疗效更佳,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更快。

  • 标签: 臀肌挛缩 关节镜 护理用具 舒适率
  • 简介:目的介绍颈阔瓣双向翻转技术在修复颈部瘢痕挛缩中的应用。方法针对15例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患者,利用颈阔瓣双向翻转技术加深颏颈角并形成缓和自然的颈胸部过渡,颈部创面移植厚中厚皮片或全厚皮片。结果15例患者皮片均成活良好,颏颈角明显,颈部自然曲线和活动度基本恢复,效果满意。结论颈阔瓣双向翻转技术能有效解决颈部瘢痕挛缩.具有进一步深入探讨和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颈部瘢痕挛缩 颈阔肌瓣 皮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相对安全区皮下松解术治疗臀挛缩症(glutealmusclecontracture,GMC)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纳入患者34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纳入患者60例,采用相对安全区皮下松解术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安全区皮下松解术治疗GMC疗效好.关键词皮下松解术;臀挛缩症;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8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7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术是治疗臀挛缩症的有效微创手术方式。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具有较高的并发症风险,微创手术则创伤小、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该术式根据挛缩组织的位置在股骨大转子顶点周围作两小切口,经切口使用刮匙将皮下筋膜与挛缩组织钝性分离,形成一个大小足够的人工腔室,以置入整个关节镜器械;使用射频消融技术将臀挛缩带松解离断。该术式适用于Ⅰ级、Ⅱ级患者,而对于Ⅲ级患者或X线检查发现已有骨盆倾斜、骨盆变窄、变长,股骨颈干角增大等骨性改变的患者则慎用。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GMC临床疗效肯定,具有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下床活动早、术后康复快及满意度高等优点。但该术式所伴随的并发症仍不可忽视,如血肿、坐骨神经损伤、外展肌肉无力、伤口感染及术后复发等。本文着重对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GMC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并发症等几个方面作综述。

  • 标签: 关节镜 挛缩 髋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完全清醒无止血带局部麻醉术(wide awake local anesthesia no tourniquet,WALANT)结合肌腱"Z"形延长术治疗成人晚期轻型前臂缺血性挛缩导致的环指、小指屈曲畸形的效果。方法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晚期轻型前臂缺血性挛缩患者9例,男5例,女4例。在不使用止血带的情况下行WALANT麻醉,20~30 min后开始肌腱"Z"形延长术。术后支具固定,评分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标准。结果术后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根据TAM评分术后平均优良率为100%。结论WALANT麻醉结合肌腱"Z"形延长术对于晚期轻型前臂缺血性挛缩伴手指屈曲畸形有明确的治疗效果,而且出血风险低,术中可以随时观察手部活动,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前臂 治疗结果 缺血性肌挛缩 肌腱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臀挛缩症患者小切口松解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及功能锻炼的疗效。方法对52例臀挛缩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早期功能训练指导,了解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髋关节中立位屈曲活动度均在100°以上,内收大于10°,双下肢能并拢下蹲。本组疗效优45例,良7例,优良率100%。结论通过优质全面护理,术后早期系统功能锻炼,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小切口 臀肌痉挛症 围手术期护理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透刺滞针反向牵拉针法治疗面瘫后遗面挛缩66例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的66例面瘫后遗面挛缩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透刺滞针反向牵拉针法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针刺治疗)与实验组(33例透刺滞针反向牵拉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周后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42.42%、39.3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4周后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60.61%、36.4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面瘫后遗面挛缩患者给予透刺滞针反向牵拉针法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透刺滞针 反向牵拉针法 常规针刺 面瘫 面肌挛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臀挛缩症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臀挛缩症术后患者5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NF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PNF组在此基础上加用PNF。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治疗后),采用臀挛缩症功能量化评分评定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步态,并进行疗效评价,测量2组患者的双下肢功能长度之差。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臀挛缩症功能量化评分、双下肢功能长度之差较治疗前改善(P<0.05)。PNF组治疗后臀挛缩症功能量化评分下肢活动[(30.18±4.20)分]、髋关节症状[(16.43±1.99)分]、特殊体征[(29.36±1.25)分]、美观[(13.57±1.91)分]、总分[(89.54±7.76)分]均较对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双下肢功能长度之差较组内治疗前减小(P<0.05),且PNF组治疗后双下肢功能长度之差[(0.38±0.17)cm]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PNF能改善臀挛缩症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和步态,疗效较好。

  • 标签: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臀肌挛缩症 髋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