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第一部分:《圣鸽颂》背景、主题和结构1.背景《圣鸽颂》是巴哈欧拉用阿拉伯语启示的诗篇。据《巴哈欧拉启示录》第一卷的记载,这首长诗启示于巴哈欧拉被流放于巴格达期间(1853~1863)。这一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853—1854),巴哈欧拉尚未公开宣示他的神圣使命,但是其难以隐藏的光辉却赢得了众多巴比教徒的信任,同时也招致了其同父异母兄弟米尔扎·叶海亚的忌妒,后者散布怀疑的流言,给巴比社团造成了巨大的混乱.
简介:当时,云彩遮盖会幕,耶和华的荣光就充满了帐幕。摩西不能进会幕,因为云彩停在其上,并且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帐幕。日间,耶和华的云彩是在帐幕以上;夜间,云中有火,在以色列全家的眼前,在他们所行的路上都是这样。——出40:34-35、38崇拜本来就是神以自己的荣耀启示人,他主动选召与聚集人来亲近他。当耶和华在云中召摩西时,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显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火(参出24:16-17),是具体可见的。
简介:友谊是建立在仁爱和尊重基础之上的。仁爱可以加强穆斯林之间的联系,从而使穆斯林团结一致。清高的真主说:“信士们皆为教胞”(49:10)。穆圣曾说:“所有穆斯林犹如一个躯体应相互关怀,相互爱戴。如果一处患病,则全身会失眠、发烧。”
简介: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同志在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总结了民族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这个讲话,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简介:雪窦常藏主是明代高僧,他像禅宗六祖惠能禅师一样,并不认识文字,出家之后,专门像达摩禅师一样以坐禅修定为日常功课。因此,同辈人经常称呼他为达摩禅师。虽然常藏主不识文字,但却常从心意中流露出真性情,深得禅法个中三昧。他经常口诵偈颂.
简介:郑颂英老居士于1917年8月11日(阴历六月廿四日)诞生于浙江镇海,2000年8月26日下午2时40分往生于上海市长征医院,享年八十四岁。
简介:~~
简介:稍稍接触过佛教的人都知道,唐代的大禅师们——诸如马祖道一、百丈怀海——很喜欢用“牧牛”比喻“治心”,即将牧童比作人,将“牛”比作“心”,或是将牧童比作“心”,而将牛比作“性”,以十牛比作修心的十个阶段。《景德传灯录》记马祖问石巩:汝在此何务?答日:牧牛!
简介:欣闻郑老居士于8月26日安详舍报,其家属遵照遗嘱饬终,无任欣慰。
简介:道元禅师为日本曹洞宗创始人.曾入宋就学于天童寺如净禅师,其法以"只管坐禅"为特色,为其一部重要著作.以"身心脱落,脱落身心"为中心,表达了道元的禅宗史观及禅学思想.
简介:上海著名佛教老居士郑颂英大德于公元2000年8月26日下午2时4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4岁。颂老临终安详,并有家属及居士20余人为之昼夜助念,佛号不断。为颂老冼沐时,其关节柔软,脸色自如。
简介:上海著名佛教老居士郑颂英大德于2000年8月26日下午2时4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4岁。颂老临终安详,并有家属及居士20余人为之昼夜助念,佛号不断。为颂老洗沐时,其关节柔软,脸色自如。
简介:原文:其土出火(?)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璧,俗无盗寇,人有乐康。译文:那里的地方生产石棉布、返魂香、夜明珠和夜光璧,世俗生活中没有盗贼,人民安乐康宁。原文:法非景不行,主非德不立。土宇广阔,文物昌明。译文:法规不依景教的教导就行不通,君主没有德行就立不住。土地房屋广大辽阔,文明事物兴盛发达。
简介:郑老先生西已近一年了,我还是在今年春节给郑老寄去贺年卡时,才从郑老夫人回函中惊闻此讯的。想不到我写在贺年卡上那八个字“大德高风,铭心励志”竞成了一句挽联!一种深深的痛惜伤感情怀攫住了我。陆续找来一些纪念郑老的文章细读,最近又有幸
简介:9月13日至19日,由全柏音副秘书长带队的中国佛教协会赴西藏慈善慰问团一行赴闩喀则边境等地为4.25地震受灾寺庙捐赠《十万颂》经书并进行慈善慰问调研。此次活动是4.25地震后中国佛教协会酋次深入日喀则受灾边境寺庙进行慰问调研,慰问团一行在边境地区行程2500多公里。
悼念郑颂英居士
挽郑颂老联
关于《圣鸽颂》的翻译
崇拜与音乐系列(八) 从崇拜神学看荣耀颂与阿们颂
伊斯兰提倡团结友爱
祝鼎澄老居士生辰颂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西江月·缅怀郑颂英老师
雪窦常藏主偈颂解读
郑颂英老居士生西纪实
十字架圣爱颂
省民宗委举办“祖国颂”歌咏比赛
何劲松书普明禅师牧牛图颂
欣闻郑颂英老居士安详舍报
道元禅师与《永平元和尚颂古》
佛教耆宿郑颂英老居士在沪往生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并序》新释(四)
以人格力量诠释佛法——缅怀郑颂英居士
中国佛教协会赴日喀则边境寺庙捐赠《十万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