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有效性检验发现,当前我国实施的部分宏观审慎工具是有效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较复杂,政策组合除了相互补充协调外,“政策抵消”和“政策超调”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宏观审慎政策弥补货币政策缺陷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构建宏观审慎工具箱,根据各地情况选择工具,提高工具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监管协调作用,探索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补充的逻辑机制,构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提高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性。
简介:以2012~2015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PSM模型,从僵尸企业的特征出发,对已有的四种主要的僵尸企业识别方法,即FN-CHK法、连续亏损法、过度借债法和综合定价法,进行非参数检验和统计分析,从而对四种识别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比较。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连续亏损法识别有效性最高,但在国内市场上,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供给侧改革的社会背景和僵尸企业的经济困境特征,创造性地提出更符合僵尸企业特征的识别方法——四维度识别法,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验证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发现这种识别方法更符合国内实际市场状况。
简介:创新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对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能否成功影响重大。本文以2008-2015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CEO的EMBA背景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此探索企业创新活动的驱动因素。研究显示,EMBA背景的CEO更热衷于创新活动,该结论在控制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分样本检验发现,CEO的EMBA背景对企业创新活动的积极作用仅存在于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和非一线城市企业。机制检验发现,EMBA通过改善CEO的知识结构、构建社会关系网络作用于企业的创新活动。本文拓展了个体特征和企业财务行为研究范畴,并为理解中国正式制度不完善情境下企业创新的驱动因素提供经验证据。
简介:根据人格心理学领域的观点,个体行为同时受到个体内部存在的自我统一性动机和适应环境要求动机的影响。本文的实验证据显示,当受试者设想自己处于会计信息编制者的角色时,显著倾向于审计师客户冲突中的客户一方;当受试者设想自己处于会计信息鉴证方的角色时,则显著倾向于冲突中的审计师一方。这意味着对于会计专业判断行为,在同一个体内部,因担当不同角色而适应环境要求的动机总体上压过了自我统一的动机,从而该个体表现出明显的跨情境不一致性。本文证据拓展了以往对会计专业判断特征的认识,对理解会计标准在现实中的执行具有重要含义,同时也有助于理解对审计师工作的评价过程和特征。
简介:本文创新性地修订了Jaccard系数以使其适于全面衡量准则趋同程度,首次在国内区别准则“缺失”和“分歧”两种情况并借助该两种趋同度指标进一步揭示了准则差异的不同成因,进而发现它们与修订Jaccard系数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首次使用详细的准则精准对比点,主要以资产计价相关准则为检验对象,分阶段定量考察了1998年以来中国会计准则(CAS)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趋同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所考察的准则方面,CAS与IFRS之间的趋同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且在总体上实现了实质性趋同,目前绝大部分准则比较项目已达到高度趋同,但仍在少数领域存在细微差异;从差异的成因来看,一方准则缺乏相关规定所致差异是主因,两套准则规定不同所致差异则居次要地位;鉴于我国现阶段转型经济特征,CAS与IFRS的差异应属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