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女学者苏琼的《跨语境中的女性戏剧》一书进行了简评与导读,认为这部新著在尝试建构中国女性戏剧史,并以其对中国女性戏剧史的挖掘与梳理,加入到中国女性文学史书写的行列之中。此书钩沉出一幅女性话剧曲折的生成、流变图景,从女性的视角补充了20世纪中国戏剧与现代性的关系。。

  • 标签: 文学史 女性戏剧 现代视野
  • 简介:李少红新片《恋爱中的宝贝》甫一公映,立时引起很大争议,喜者恶者,各执一词。这部电影的神经质,剪辑的跳跃式和快到晕眩的节奏感,可以说是国产电影里的异端,对于普遍缺乏这样观影经历的人来说,实在是对耐心和理解力的挑战。毋庸置疑,影片里所充斥的断裂的情节、暧昧的象征、含混不清的人物性格给观赏者设置了一道一道的阻碍。在这层峦叠嶂的构制中,任何自以为是的解析或者简单化的批评都在事实上进入了创作者精心设置的陷阱。

  • 标签: 《恋爱中的宝贝》 李少红 导演 叙事方式 电影风格 现代性语境
  • 简介:自从上世纪末我国正式踏入小康社会以来,国人需求层面的升级逐步带动了消费模式的巨大转变.如今,电影这门最为贴近人们经济文化生活的艺术形式所代表的含义已然大大超越了它的影像本体,具有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以及附带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意义.回顾历史,中国电影十余年来的飞速发展正得益于正视了电影的大众娱乐功用,而社会各界对电影商品属性的认可更使电影创作从以思想传达和美学诉求为目标的艺术行为转变为趋利性的商业行为.

  • 标签: 大众话语 大众消费 商业电影
  • 简介:任何不能直接或间接介入当代社会人文问题的艺术都不是当代艺术,或者是昔日艺术的新版本、或者是过去岁月的艺术的标本的制造者。艺术在当代,不是修身养性、不是倾泄逃逸;那是以艺术作为手段制造的高级愉乐术。催眠音乐、悦目绘画,就是这种愉乐形式之一、之二。当代

  • 标签: 雕塑语言 语境 东西方文化 焦点 维纳斯 美神
  • 简介:漆艺术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其现代创作和教学是漆艺术学科传承发展的重要手段。本人从中国美术学院漆艺学科的教学实践出发,探讨"漆的语汇、语法与语境"的重建,希望能推动现代漆艺术的再度复兴。

  • 标签: 漆艺术 教学 漆工艺 漆文化
  • 简介:在试图对艺术哲学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时,出现了东西方文化中"艺术"概念是否同时并存及语意是否完全重叠的认识论问题.本文讨论并归纳了西方文化中"art"(艺术)概念的三种定义及特性分类,进而探讨如何来识别某些特定的非西方社会中的艺术概念以及它们怎样才可能与西方的"art"(艺术)概念进行比较的问题.分析表明:在西方的"art"(艺术)概念和特定的非西方概念之间也许有重要的语意重叠或交叉,但又并非完全重合,我们应根据这些概念所属的社会文化背景来看待它们及其所指.

  • 标签: 艺术 美学 艺术哲学 比较研究 非西方文化
  • 简介:文章针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存在的不足,结合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从缺失本土化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亟待挖掘的中国传统民俗化瑰宝艺术等角度阐述了在当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我们缺失的不是外来文化的补给,而是本土化与民俗化的融合,要在寻求本土化和民俗化的结合中不断发展现代艺术设计教学。

  • 标签: 语境 现代 艺术设计 民俗化 本土化 教学
  • 简介:旅美画家陈丹青曾在80年代因硕士研究生毕业创作《西藏组画》名噪一时。1982年后寓居美国长迟18年,在艺术创作上经历了一系列演进与蜕变,作为同时具有“知青”与“海归”身份的陈丹青,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具备跨语境与跨文化经验艺术家的典型样本,语境断裂与身份焦虑在其艺术创作中亦时有呈现。本文将对其旅居域外90年代前后在绘画内容与题材上的实验与探索进行初步分析,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厘清陈丹青及其艺术创作的普适性与独特性。

  • 标签: 语境 身份焦虑 跨文化
  • 简介:台湾著名舞台剧导演赖声川创作的“相声剧”系列颇受好评,其中,《这一夜,woman说相声》更是颠覆以男性为主导的相声界传统,大胆地将女性话题呈现于舞台之上。这部作品显示出了鲜明的实验性和后现代主义的色彩,并通过扫描女性群体,对社会弊病完成了一次把脉。

  • 标签: 赖声川相声剧 艺术特征 后现代 社会困境
  • 简介:通过对与傩相关的学术研究与政府文件的话语分析,呈现日常生活实践中多元实践主体的言说的傩与失语的状态,力图整体化、立体化地呈现非遗语境中各层级主体之间相互角力的动态、混杂图景。从话语形成过程、话语限制形式等入手分析知识与权力的内在关系。虽然这样的图景是具有不稳定性、相对性和变化性的,但仍可辨析出其中复杂的权力结构关系。试图勾画出非遗语境中各层级主体之间相互作用、角力之下所形成的动态而又混杂的图景,借此反思《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条例中一些模糊之处,同时反思非遗实践中乡村文化特色化的同时也存在狭义化倾向的现状。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池州傩 话语 权力 实践
  • 简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媒体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广泛.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坐着听讲,也要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整合出属于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进行非正式学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不清楚字面上的非正式学习的含义,可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在真实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进行非正式学习.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使用新媒体为自己充电,他们认为通过非正式学习可获得可靠的知识.但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总结出系统而有效的非正式学习方法,目前提供的可利用非正式学习方法学习的资源虽有但不完备,因此需要渐渐地完备这些学习资源.

  • 标签: 新媒体 非正式学习 碎片化时间 大学生
  • 简介:中国当代的设计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现行的设计课程体系建立于20世纪70年代1,课程结构固定,内容具体,方向窄化,是应以印刷媒介为主导的工业生产需求而设置的。在非物质的信息社会背景下,这种专业划分和课程设置已经凸现了诸多不适,与时代需求发生冲突。固化的结构导致更新性差,专业方向的具体化使得专业间很难融合。一个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才能具备信息时代的社会特征,紧扣时代需求,并且能够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调整自身?本文从媒介社会变革的角度对其加以分析,深究其因。并且通过对比的方式,重点分析了德国包豪斯大学媒体学院的课程设置,作为我国课程改革的全新参考。

  • 标签: 艺术设计课程系统 新媒介 项目教学 课程教学 师资结构
  • 简介:6月11日下午,文学系举办了“视野与立场:新语境下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阐释”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艺术》杂志、八一电影制片厂等院内外教学科研机构的16名专家、学者与会并发言。学院张方副院长、训练部张婷婷部长、政治部王增强主任与会指导。训练部张启超副部长列席会议。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影视作品 军事题材 阐释 语境 文学
  • 简介:从性别文化角度对老子进行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老子的性别文化模式隐含在他的大量类比论证中。分析其所用的喻体,可以看出老子对母性及女性特质的赞美。老子阴阳和谐以阴为本的性别文化观与其哲学体系有紧密的联系。

  • 标签: 性别文化 类比论证 母性 阴阳和谐
  • 简介:90年代流行女人模式:我是女人可以不是诗人你平凡的人们没有奇迹花开花落是几十年的事情——邵薇《女人》一朵花能开你就尽量地开别溺死在自己的香气里——娜夜《美好的日子里》80年代是泛女抒情、女性抒情和女人抒情混杂的年代,虽然在中期女性抒情独领风骚,但很快就被女人抒情“轻化”,女权主义的霸权思想渐渐被平权思想“稀释”。到了90年代,更是成了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具有差异性的个体写作渐成气候,个人化甚至私人化抒情成为一大风景,女人抒情完全取代女性抒情。诗的传播方式由“刊物发表”到“自费出版”的改变为

  • 标签: 女诗人 抒情模式 女权主义 个人化 女性诗歌 私人化写作
  • 简介:贵州省从江县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其境内民族众多,文化多样,尤其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但在近年来的经济大开发的过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从江县地方政府采取“合作”形式,大力倡导和促进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保护,取得骄人实效,其成功经验值得总结和推介。

  • 标签: 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利用
  • 简介:随着艺术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适应社会对音乐人才的广泛需求,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传统一对一的钢琴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目前培养合格普及型钢琴教育人才的需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模式,对普及和推广高校钢琴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更多的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同时获得演奏技能与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尤其适合初、中级程度的钢琴学生。在教师讲评复课中存在的问题时,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 标签: 钢琴集体课 教学模式 音乐人才 学习积极性 艺术教育 招生规模
  • 简介:"思辨唯实论"近年来已成为艺术理论的基石。然而鉴于对社会问题的忽视以及它所持有的科技和物质决定论的倾向,它仍然广受人文主义和左派传统代表的批评。《思辨("未来是____")》一书并非如其题目所指向的那样是一本思辨唯实论专著。而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使用思辨性的语言来探讨左翼艺术阵营的政治项目。这本书由评论性刊物《三层顶》出版,后者称自己的出版物旨在"减缓互联网的步调"。

  • 标签: 唯实论 物质决定论 艺术理论 评论性 一本 PHOTO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