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RCT对职业性煤工尘肺病早期影像筛查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粉尘作业健康监护对象69例HKV及HRCT,对照GBZ70-2009国家尘肺病标准片分别对HKV片和HRCT划分出无尘肺、观察对象、尘肺病壹期、尘肺病贰期。结果HRCT在早期影像诊断能精确显示肺微小结节,准确判定密集度,以及尘肺病合并症改变,可减少漏诊和误诊。结论在粉尘作业健康监护中,HRCT检查不仅能提高尘肺病的诊断正确率,而且能发现尘肺病继发改变,利于该病早期影像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诊断尘肺病与肺结核的临床效果与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收治的43例尘肺病患者作为尘肺组,并将尘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X线检查,并对不同疾病的X线影像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在X线胸片中,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患者与Ⅱ期尘肺病患者均出现了双侧肺野小结节影,并且继发型肺结核患者与Ⅲ期尘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尘肺病合并空洞患者与继发型肺结核合并空洞患者的无卫星灶、空洞直径偏小以及厚壁空洞等特征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尘肺病与肺结核患者X线检查,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应该注意鉴别诊断,从而减少漏诊或误诊。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尘肺病人排痰护理期间应用体外振动排痰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5月-2020年
简介:摘要:探讨对尘肺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选择应用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临床诊断价值的对比。方法:本项目实验课题拟以本院尘肺病患者为整体研究对象,选择2022年5月-2023年2月住院的110例尘肺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10例尘肺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病人55例,对照组病人55例,对照组给予低千伏X线胸片检查,实验组给予高千伏X线胸片检查,对比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检查之后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对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了不同检查方式后,通过对实验后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尘肺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较高,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尘肺病人实施高千伏X线胸片检查,准确率较高,在临床当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情况,并对患者展开定性访谈调查,以提高管理质量。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12月,研究对象为991例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对研究对象进行电话随访,与随访管理人员开展定性访谈,了解其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管理情况。结果:研究对象中,矽肺患者占比较高,煤工尘肺临床症状发生率较高,P<0.05。在患者自我管理随访调查中,煤工尘肺患者定期复查率高,矽肺患者营养膳食率高。定性访谈调查可见,当前各部门给予随访工作较高的重视,但仍然存在疾病知识宣传力度不足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结论:当前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仍然有待提升,各部门应加强对患者的随访管理,加大疾病知识宣传力度,不断提高随访管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膈肌起搏(EDP)治疗对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尘肺病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GOLD肺功能分级1~2级患者),随机分为EDP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ED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EDP治疗,每日30分钟,连续治疗16周。每组患者都在治疗前记录症状、肺功能(FEV1%、FVC%、FEV1/FVC)及mMRC指数、CAT评分,并在治疗中每周记录症状,治疗4周、8周及16周记录mMRC指数、CAT评分、肺功能(FEV1%、FVC%、FEV1/FVC)。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两组症状、肺功能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示显著差异(P<0.05),经过16治疗周后EDP组症状、肺功能有进一步提高(P<0.05),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EDP治疗可以改善尘肺病合并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防治煤工尘肺病工作中采用职业健康体检方式的具体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到本院开展入职健康检查的1000例煤工作为观察对象,所有煤工在入职后1年再次到本院开展健康检查,比较所有煤工尘肺病检出率的组间差异。结果:入职前煤工的尘肺病的检出例数为100例,检出率为10%,入职1年后,再次检查检出例数为48例,检出率为5.33%,入职后煤工的尘肺病检出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煤工高发尘肺病的原因主要是长期暴露在煤矿环境中产生的煤尘中,煤尘中的有害物质会进入煤工的呼吸道并沉积在肺部,引发肺部炎症和纤维化。防治尘肺病的重要性在于保护煤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煤尘对煤工的危害,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减少尘肺病的发生率,促进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结果可见,在防治煤工尘肺病工作中采用职业健康体检方式的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功能与血气分析在尘肺病患者劳动能力鉴定中的意义。方法:将来我院的120例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起始为2020年06月,终止为2021年06月,对120例尘肺病患者进行肺功能与血气分析鉴定,并评价鉴定结果。结果:120例尘肺病患者,其中91例为肺功能异常,89例为血气分析异常,结果呈现为伴随年龄增长而持续上升;不同年龄段患者肺功能异常与血气分析异常对比无统计学差异。120例尘肺病患者依据血气分析诊断标准:89例血气分析异常,其中正常31例,中度及以上低氧血症6例,轻度低氧血症83例;91例肺功能异常,其中正常29例,中度及以上低氧血症46例,轻度低氧血症45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功能与血气分析在尘肺病患者劳动能力鉴定致残分级时,肺功能鉴定经济、方便、无创,且便于复查,该措施可为劳动能力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清辅助治疗合并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尘肺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合并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尘肺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镇咳祛痰、平喘、吸氧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30%(42/46),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3/46),低于对照组的19.57%(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炎热清对合并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尘肺病患者实施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为全面了解旌阳区职业性尘肺病的发病特点,提高放射医学技术在重点行业和人群的尘肺检出率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按照调查名单,核对患者在职业病诊断机构X光片,采用《职业性尘肺病随访调查表》分别向公安、民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获取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相关信息。结果:旌阳区自1960年诊断第1例职业性尘肺病以来,截止2020年底累计报告病例236例。1975—1994年(130例,56.52%)和2010—2014年(34例,14.78%)报告病例数出现高峰,其余年份新报告病例数增加较为平缓。结论:旌阳区职业性尘肺病主要分布在制造行业(195例,84.78%),以专用设备制造业(107例,54.87%)、汽车制造业(28例,14.36%)和非金属矿物制造业(25例,12.82%)为主。制造业主要以铸工尘肺为主 ,而且除采矿业外,制造业是职业病发病的另一重点行业 ,旌阳区现患存活病例医疗保障率为100%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职业性尘肺病合并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职业性尘肺病合并I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组和对照组各30例。HFNC组予规范职业性尘肺病治疗辅以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照组予规范职业性尘肺病治疗辅以传统氧疗。观察每组患者症状、血气分析及CAT评分、mMRC指数,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HFNC组PaO2、CAT评分较观察组改善更有效,PH、PaCO2、mMRC指数较观察组无显著差异。2、HFNC组PaO2在短期内可改善到正常水平,长期治疗症状仍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3、HFN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职业性尘肺病合并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无责任主体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治疗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长沙市某镇无责任主体职业性尘肺病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2例无责任主体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常规管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和尘肺病康复治疗管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因尘肺病并发症发生的住院率、尘肺病康复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于管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因尘肺病并发症发生的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尘肺病康复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于管理措施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无责任主体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和尘肺病康复治疗管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无责任主体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对于尘肺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对于管理措施的满意度,同时能够显著降低因尘肺病并发症发生的住院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