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头颈部鳞癌放疗患者负性情绪现状,对具有负性情绪患者进行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放疗科住院收治的32例头颈部鳞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运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对患者心理痛苦进行筛查,对DT≥4分患者评估患者心理焦虑程度,给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出院时再次评估。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72%的患者DT≥4分;其中44%的患者轻度焦虑;22%的患者中度焦虑;6%的患者重度焦虑,干预后心理痛苦温度计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心理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涎腺型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CCC)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8至2021年诊断的7例CCC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下观察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EWSR1基因断裂重组情况。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性5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范围32~71岁(中位年龄50岁),肿瘤分布于腭部、舌根部、声门下、右颌下及鼻咽部。镜下肿瘤组织呈浸润性生长方式,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排列呈实性片状、巢状或梁状;肿瘤细胞胞质丰富,透明或嗜酸性;间质可见显著的玻璃样变,部分病例局灶亦可见促纤维增生性间质。肿瘤细胞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及鳞状上皮标志物(CKpan、CK5/6、p63及p40),不表达肌上皮标志物(平滑肌肌动蛋白、Calpon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CD10);FISH检测结果显示EWSR1基因断裂重组。随访时间8~33个月,6例患者无瘤生存,仅1例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涎腺型CCC是一种罕见的涎腺上皮源性肿瘤,需要与多种含有透明细胞的涎腺肿瘤相鉴别,熟悉其组织形态学特征、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必要时行分子遗传学检查可避免误诊。肿瘤总体生物学行为惰性,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酪蛋白激酶1γ2(CSNK1G2)在头颈部鳞癌(HNS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的UALCAN和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HNSC中CSNK1G2的mRNA表达量、甲基化、拷贝数突变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CSNK1G2相关共表达基因和蛋白。对肿瘤临床标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以验证CSNK1G2在HNSC中的表达情况。利用STRING数据库对CSNK1G2表达相关蛋白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UALCAN分析结果显示,HNSC癌组织中的CSNK1G2 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P<0.001);分化程度低和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患者的HNSC癌组织中CSNK1G2 mRNA表达量均上调(均P<0.05);而不同病理分期、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淋巴结转移分期(N分期)患者其HNSC癌组织中的CSNK1G2 mRNA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T-qPCR结果证实HNSC癌组织中的CSNK1G2 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5)。LinkedOmincs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CSNK1G2 mRNA表达量与CSNK1G2拷贝数突变呈正相关(P<0.001),而与其甲基化呈负相关(P<0.001)。生存分析结果发现,高CSNK1G2 mRNA表达和拷贝数突变预示着更高的生存率(P=0.033,P=0.015),而甲基化水平与生存率无关(P=0.458)。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CSNK1G2相关的共表达基因主要存在于DNA复制等环节。STRING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TP53、CHEK1、CHEK2可能是与CSNK1G2高表达明显相关的关键蛋白。结论CSNK1G2可能与TP53、CHEK1、CHEK2相关蛋白协同促进HNSC的发生和增殖,但不影响其转移和扩散。HNSC中CSNK1G2表达上调可能预示着更好的生存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旨在探索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头颈部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7例患者在同步放化疗期间口服阿帕替尼250 mg/d,直到放疗结束、经影像学评估为完全缓解、不可接受的不良反应或死亡。在所有具有完整基线和安全性数据的患者中评估基线特征、客观反应率(ORR)和不良反应事件。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率,Cox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ORR为85%(95%CI为72%~98%),中位PFS为17.9个月,2年OS率为62%(95%CI为48%~80%)。近期疗效为无效(HR=0.035,95%CI为0.02~0.652,P=0.025)是OS较差的独立影响险因素,近期疗效为无效(HR=0.104,95%CI为0.017~0.633,P=0.014)和淋巴细胞减少(HR=17.539,95%CI为2.040~150.779,P=0.009)是PFS较差的独立影响因素。常见不良反应(>60%)为淋巴细胞减少症(76%)、白细胞减少症(68%)和放射性黏膜损伤(65%)。最常见的治疗相关3级不良事件是淋巴细胞减少症(49%)。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对头颈部鳞癌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不良反应可控。对于晚期患者,近期疗效和淋巴细胞减少可能是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疗效的预测因子。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颈部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治疗慢性颈痛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sEMG)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慢性颈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辅以颈椎姿势训练,观察组则辅以头颈部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采集患者坐位时胸锁乳突肌sEMG信号,并对其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及时域指标振幅均方根值(RMS)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1.8±0.2)分]、NDI评分[(13.4±0.8)%]及对照组疼痛VAS评分[(2.6±0.3)分]、NDI评分[(17.4±1.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NDI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部放松时RMS[(12.3±1.4)μV]、MF[(57.3±5.1)Hz]及颈部后伸时RMS[(23.3±1.7)μV]、MF[(49.2±4.3)Hz]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上述肌电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头颈部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能有效减轻慢性颈痛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胸锁乳突肌抗疲劳能力及增强肌肉收缩功能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滑膜肉瘤的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例头颈部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17~75岁。总结其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随访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患者累积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镜下多由梭形细胞组成,表现出恶性肿瘤细胞的特性,部分还可见上皮样细胞形态,形成双相分化的典型病理特征。24例患者中除1例因无法耐受手术仅行活检确诊外,余23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手术治疗3例,术后辅助放疗5例,术后辅助化疗7例,术后辅助放化疗8例。随访时间为3.0~114.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2个月,失访2例;复发10例,肺转移5例,骨转移1例;死亡12例。患者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4.4%、58.9%和39.2%。结论头颈部滑膜肉瘤复发率高,常远处转移,预后差。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重要诊断依据,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尽可能行根治或扩大切除。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有效摆位方法。方法70例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间来到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奇数偶数法的手段进行随机2组分组处理,其中35例患者采用源皮距摆位,作为本次实验当中的对照组;另外35例患者采用等中心摆位,作为本次实验当中的观察组。比较两种不同摆位的误差发生情况。结果由于在治疗过程当中患者体位移动造成的位置不确定度,观察组误差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误差(P<0.05),差异对比提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采用等中心摆位,有利于缩小摆位误差,保证放射治疗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