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谈中国工笔花鸟画"藏"境所形成的审美延续性胡建锋、胡泊《美术研究》2007年第1期一、截取画面局部于画外,使画面产生"缺损"的审美间隙与审美延续中国工笔花鸟画自古以来就与写意画有审美形式上的差异性。如果说写意画是抽象性绘画的话,工笔画就是具象的,而具象画面中各具象之间关系往往又需有自己独立的活动空间,使其能够"活动"和"呼吸"。如果我们不加选择的将能看到的一切都填充画面,而不善于运用"藏法",画面的各具象部分将会产生壅塞不堪的感觉,这当然无法在欣赏者中兴发出情感意蕴,因此,作者大多在布局经营上有意识地舍弃某些局部,这样虽削弱了被截入部分的具象含义,却又是将最有活力的部分留给画面内的"局部"本身,使得局部变得更精萃了。"藏"在方法上有两种:一种是藏于画面之外,将不
简介:当今的世界发展飞速,艺术也在这种大同的社会发展中生存着,前进着,变化着,作用着……舞蹈语言作为当代中国艺术语言的一种样式,其形式必然包含着主体赋予的某种“意味”,或者说某种自觉表达出来的信息内容。它绝不仅仅是习惯性、本能性的生理运动。应该说,这种“意指性”的舞蹈才是人类所独有的艺术活动。因此,舞蹈艺术的语言形式必须是经过高度提炼、概括、组织和美化了的,可以表情达意、具有审美愉悦功能的人体动作。她饱含着人类的感情,生活的写照,以“生命的形式”进行表达,因此它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相连,又与日常的身体动作语言相区别,是在以身体为媒介的符号世界里,最为精巧绝伦的部分。
简介:20世纪60年代,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开始在"民族化"的道路上探索前行,《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成为中国民族芭蕾的早期硕果;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也在向"现代化"的时代新方向靠拢,产生了一批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的芭蕾舞剧艺术。在民族化、现代化的过程中,"跨艺术"表达手法也成功植入了当代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当中,成熟的文学经典、音乐作品成为前期"芭蕾舞民族化"的借鉴对象,芭蕾对文学和音乐作品的交融借鉴要适用舞台艺术性和实际操作性的改编原则。随着新世纪以来大众文化的蓬勃生长,芭蕾艺术和电影艺术、文学艺术开始互为包装地进入大众视线,随着"艺术商品进市场"的风潮涌动,"跨艺术"表达的芭蕾舞剧创作,作为当代中国芭蕾"民族化"道路的手段之一,其现代性趣味也是令人津津乐道并值得予以探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