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运动康复训练治疗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改善脑代谢、换血、输注蛋白、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运动疗法、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训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伴随摄食障碍4例(13.33%),语言障碍2例(6.67%),听力障碍1例(3.33%),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不随意运动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为早期正确诊断及有效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提供一定的临床借鉴。方法针对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E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白细胞升高、心脏杂音及栓塞及脾大,分别占84.44%、62.22%、53.89%及42.22%;对18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血培养,共分离出133株病原菌,其中主要为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8.57%、20.30%、14.29%及9.77%;超声心动图显示,赘生物103例,心瓣膜穿孔5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同时受累28例,三尖瓣43例,脓肿43例,分别占57.22%、31.67%、15.56%、23.89%及17.22%。所有患者经早期足量的应用抗生素,及时对症治疗后应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痊愈103例,显效39例、有效27例,无效死亡11例,总有效率为93.89%。结论根据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应用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结合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简介:目的:观测单侧完全性唇裂Millard术后1、3、6年患儿鼻唇部结构,为术后继发鼻唇畸形分类提供参考数据及后期手术矫正方法和手术时间选择提供参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和口腔科单侧完全性唇裂Millard法术后1、3及6年患儿鼻唇部结构测量的资料,患儿手术时年龄均为6个月,分别列为术后1年组(12例)、3年组(13例)、6年组(12例);并对应选取1.5、3.5和6.5岁同年龄段颌面部无先天性畸形、无手术史的儿童作对照,分别列为正常1.5岁组(13名)、3.5岁组(12例)、6.5岁组(15名)。各组性别不限。以Farkas头面部测量内容为基础,选择11个测量标记点,15个观察项目(11个线性观察项目,4个角度观察项目)进行测量。结果与正常1.5岁组比较,术后1年组患儿的鼻小柱宽度、鼻翼基底宽、鼻宽、唇高、唇宽四项、鼻唇角、鼻尖角、患侧鼻翼厚度,以及患侧和健侧的鼻孔宽、鼻孔高、鼻翼长、鼻翼外侧角、鼻前角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正常3.5岁组比较,术后3年组患儿的鼻小柱宽度、鼻翼基底宽、鼻宽、唇宽四项、鼻唇角、鼻尖角和健侧的鼻翼外侧角、鼻前角、鼻孔高,以及患侧和健侧的鼻孔宽、鼻翼长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正常6.5岁组比较,术后6年组患儿的健侧鼻孔宽、唇宽四项、鼻唇角、鼻尖角,以及患侧和健侧的鼻孔高、鼻翼厚度、鼻翼外侧角、鼻前角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Millard法术后随年龄增长,患儿鼻唇部结构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整体趋势逐渐减小,说明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有自行矫正的趋势;为减少术后出现畸形,健侧鼻孔宽、高和唇宽四项在行Millard法唇裂修复术时应提前给予预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