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从比较法角度,讯问录音录像大体上可以区分为保障供述自愿性与事实证明两大功能范畴。功能定位的不同,决定了讯问录音录像运用规则的差异。借鉴美国、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与司法经验,对于违反讯问录音录像程序的口供,应区分任意性录音录像与强制性录音录像采取不同的救济方式;当录音录像与笔录内容实质上不一致时,应采纳真实性较强的录音录像而排除虚假性较强的笔录内容。我们还应进一步探索和论证我国讯问录音录像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构建录音录像运用规则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它在保障供述自愿性和事实证明方面的效用,进一步提高我国刑事证据制度在人权保障和犯罪控制方面的水平。

  • 标签: 讯问 录音录像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司法适用
  • 简介:笔者根据文献记录对朱蒙神话与布库里雍顺神话进行了比较,着重考察两个不同民族的建国神话的母系形象、父系形象以及始祖形象体系,试图探索朝鲜和满族的建国神话中出现的诸神的形象及意义。如果说朱蒙神话具有天父水母的血统,布库里雍顺神话具有天父天母或者水父天母的血统。其血统无论属于天神界还是水神界,都是古代崇拜天神或者崇拜水神的民族的结合。

  • 标签: 神话 比较 朝鲜 满族 朱蒙 布库里雍顺
  • 简介:随着“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以及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成立了法学专业,全国13所民族大学(院)也先后设立了法学专业,但随着毕业生的增加,法学专业“招生热、就业冷”的情况,使得各高校的法学专业必须面对扩招后如何结合社会需要培养法律人才的问题,民族高等院校的法学专业更要考虑其民族院校的实际情况,客观的为法学专业定位,即结合所在大学的办学定位,与法学学科的特点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法律人才的需要为法学专业定位。

  • 标签: 民族高等院校 高等法学教育 法学专业定位
  • 简介:汉藏交界地带因在历史上的多民族互动和各民族文化的交互影响,在旅游规划和旅游开发进程中表现出旅游文化形象构建的趋同性,即在发展模式上往往忽视主流文化圈内亚文化或次文化的多元性呈现,从而使旅游形象的媚俗化和迎合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想象心理等发展陷阱模式,逐步取代本真的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表达。本文结合遍布城乡的贵德城堡旅游资源现状,分析了贵德古城旅游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持续性打造汉儒文化孤岛旅游景区、积极构建多元化文化旅游模式的贵德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 标签: 汉藏交界地带 贵德古城 文化资本 旅游
  • 简介:乌克兰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和语言状况复杂。1991年独立后,在社会、经济、精神等方面经历了重大危机,社会规范遭到破坏,社会持续动荡,同时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甚至导致激烈冲突、民族分裂、爆发国内战争,与此有关的语言问题日益凸显。追踪乌克兰历届政府实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之走向,其偏激且不符合实际的语言政策与社会政治纠葛在一起是造成乌克兰不稳定的重要诱因之一,它给国家统一和安全带来危害,给世人留下沉痛教训与启示。

  • 标签: 乌克兰 民族构成 语言状况 语言政策 启示
  • 简介:坦桑尼亚R乡内农场为例,对海外中资国企的治理及权力机制进行深描解析。研究表明案例农场的空间治理是围绕差序凝视为机制展开的:治理是围绕“中国人的办公室”对厂区的“凝视”进行的;被凝视的空间存在着“物钱优先”的差等次序;空间的差等次序形塑建构了空间及人的表征。差序凝视不但改变了正式的组织科层,而且还在关系文化中再生。同时,其在主体语境、视域的限度、权力在场性三个方面与全景敞视存在不同,而这也构成了空间治理的中国性的三维度。

  • 标签: 海外中资国企 空间治理 差序格局 凝视
  • 简介:本文RG民族文化宫为研究的对象,着重分析了藏传佛教的伦理道德、传统助人方法.同时,尝试性地探讨了藏传佛教的普度众生、慈善利他和敬业的价值观,以及静坐、自我反省、清净场域下设定目标的心理治疗技术和社会行政的综合技术.这些价值理念和方法是社会工作在藏区开展时,应该着重借鉴和吸收的.

  • 标签: 藏传佛教 价值观 助人方法 社会工作
  • 简介:中国旗袍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世界服装之林的奇葩,长久以来备受世人瞩目。本文旗袍作为切入点,力图反映单一民族服饰文化向多元服饰文化转变的大致过程及基本动因,探讨中国旗袍特有的民族性和泛民族化特点及国际化趋势。

  • 标签: 单一民族服饰文化 多元服饰文化 动因 泛民族化 国际化
  • 简介:“社区参与”这一来自政治学具有民主属性的概念被应用于旅游研究已三十载,然而,概念“照进”现实,其结果却并不如人意,实践中的旅游社区参与总是阻力重重、问题重重。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地区4个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与社区参与现状的实证研究,反思这一概念的本土适用性和现实可操作性,并讨论当下旅游社区参与的保障及其障碍。

  • 标签: 乡村旅游 社区参与 黔东南苗族 侗族研究
  • 简介:经过多轮扶贫攻坚行动,中国的贫困越来越向少数民族地区集中,而少数民族的贫困表现出多维特征。使用多维贫困方法对彝族、藏族、苗族和土家族共1190个农户进行贫困测量,并分析其扶贫政策优先序。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在收入贫困、教育情况、健康状况、资产、公共服务等单维贫困测量中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贫困状态。农户的多维贫困发生率高于传统测量的收入贫困发生率。在少数民族的扶贫政策制定中存在优先序问题,应优先关注多维贫困分解中贡献率高的贫困维度。不同民族的扶贫政策优先序存在一定差异。最后提出了少数民族减贫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少数民族 单维贫困 多维贫困 优先序
  • 简介:台江县既是一个苗族县又是一个林业县。由于林木在当地苗族人的生活中作用重大,为了保护山林权益,他们形成了丰富的林权习惯法资源。这些习惯法集中体现在村规民约当中。林权纠纷是当地村寨最常见的纠纷之一,纠纷解决机制主要是调解,也会偶然用到神明裁判。在林权保护方面,习惯法很好地补充了国家法之不足,但也偶然会有冲突。

  • 标签: 台江县 阳芳寨 林权 习惯法
  • 简介:青海藏族牧区的婚俗有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随着时代的推进,其传统婚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笔者通过多次调查与访谈,对共和县莫热村的传统婚俗进行了实地调研,记录了当地婚姻缔结的全部过程,认为在特殊的历史发展背景与文化涵化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

  • 标签: 青海湖 莫热村 婚俗 传承
  • 简介:祭祀起源于向神灵敬献饮食;食物献祭则处于祭祀仪式的核心地位,有其内在的运作体系和象征意义;白花村客家人对神、祖先和鬼的祭品分类。象征对应着个体或家为中心的社会人际网络。从亲到疏、从熟人到生人的“差序格局”亲族关系。

  • 标签: 客家人 食物献祭 分类 象征
  • 简介:目前关于中国在非投资的研究呈现为西方中心主义、中国为中心、全球体系三类视角的叙事格局,而有关非洲本土历史的视角较少。为此,本文基于坦桑尼亚一家中资企业及所在剑麻产业的发展历史,深入分析了该公司的运作逻辑中受到的当地剑麻发展历史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国资本"走出去"的过程也是嵌入东道国当地历史的过程,中国资本延续了坦桑尼亚剑麻产业百年来形成的基本范式,体现在生产经营方式的选择、劳动力短缺的应对和资本的积累方式三个维度。虽然中国资本带来了一些新的元素,但没有结构性改变,因为坦桑尼亚剑麻产业基本范式的背后是始于殖民时期并一直持续的西方国家主导下的"中心—外围"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 标签: 中国资本 走出去 运作逻辑 嵌入 非洲历史
  • 简介:民族问题是民族政策的根基与前提,民族政策应随民族社会问题的演进而发展。立足现实民族问题,推进理论创新,加快政策转型,是目前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根本出路。只有牢固树立、认真贯彻发展型民族政策理念,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实现民族社会的永久和平与稳定。

  • 标签: 民族变迁 政策转型 发展型民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