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加味小柴胡汤抗菌抗炎有效物质部位的体内过程有效成分研究,进一步诠释该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将前期研究确定的加味小柴胡汤抗菌、抗炎的两个主要有效物质部位,即酚酸物质部位和苷类物质部位,分别灌胃给药大鼠,不同时间段取血,制备含药血清供试品。采用LC-MS现代分析方法,分离和鉴定各有效物质部位的入血成分,获得血清中移行成分的信息。结果从酚酸物质部位给药血清中分离鉴定了8种化合物,其中4种为原型成分,其它4种为代谢产物;从苷类物质部位给药血清中分离鉴定了12种化合物,其中6种为原型成分,其它6种为代谢产物。结论文献报道表明,从酚酸物质部位和苷类物质部位的给药血清中所鉴定的化合物均具有抗菌抗炎作用,从而进一步诠释了加味小柴胡汤的药效物质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1月至 2018 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初产妇 20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10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指导方法 ;观察组产妇实施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自然分娩中的疼痛程度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P< 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具有积极的作用,该种训练法可降低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临床上可广泛推广该种分娩训练法,以帮助更多产妇受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初产妇20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指导方法;观察组产妇实施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自然分娩中的疼痛程度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具有积极的作用,该种训练法可降低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临床上可广泛推广该种分娩训练法,以帮助更多产妇受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度对中药材发酵过程中有效成分变化的影响规律,优化发酵工艺。方法:以某中药材为原料,设置25℃、30℃、35℃和40℃四个发酵温度,测定不同发酵时间下发酵产物的得率、pH值、有效成分含量和组成,分析温度的影响效应。结果:发酵温度显著影响中药材发酵过程和产物品质。35℃发酵4天,发酵产物得率为25.6%,有效成分总量为15.8 mg/g,含量和组成最佳。有效成分含量在发酵第3天达到最大值,此后降低;发酵产率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此后趋于平稳。结论:35℃是该中药材发酵的最佳温度,发酵时间以4天为宜。温度通过影响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进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生成和转化。研究结果可为中药材发酵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过程中配合山药食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研究组患者给予山药食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改良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改良胰岛功能指数(HOMA-isle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5.5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优良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75.5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FPG、2hPG、HbA1c、FCP、2hCP、HOMA-IR、HOMA-islet、TC、TG、LDL、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PG、2hPG、HbA1c、HOMA-IR、TC、TG、LD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FCP、2hCP、HOMA-islet水平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过程中配合山药食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调节患者血糖、血脂,改善胰岛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简介:借助中医药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的实施,探寻建立高效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法,为提高中医药临床试验过程管理的质量提供参考.通过召集专家论证与会议研讨,在试验实施之前明确质控的方法和操作流程,如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明确管理人员及职责,制定全面详尽的标准操作规程,加强对研究者的培训,通过定期召开数据安全监查会议、发挥电子数据库的质量监管作用、加强二级监查和国际联合监查等探索质控的措施.通过采取一系列合理可行的措施,创新了质控管理模式,加快了入组速度,使方案实施更加规范,提高了临床试验的透明度,取得了较好的质控效果.为今后中医药临床科研“国际化”和“创新”管理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