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54例。结果48例患者骨折愈合,愈合时间6-12W,平均8W。6例固定失效,骨折移位,更换为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54例中针道感染18例,出现固定针不同程度松动,其中6例二次手术,其余12例骨折愈合后拆除固定针,感染控制。所有患者无延迟愈合、骨不连,无旋转畸形及下肢短缩或过度生长,髋膝关节的功能良好。结论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有利于骨折复位,促进肢体早期功能锻炼,但存在针道感染,固定松动失效等风险,临床应用时应考虑其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对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32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228例应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结果228例随访3~15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9.8周。术后尺偏角21.3°,掌倾角11.8°。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伸屈65°~125°,平均107°;尺桡偏15°~55°,平均42°;前臂旋转65°~130°,平均108°。结论在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疗法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桂木凝集素(ALL)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首先,在无菌条件下提取Balb/c小鼠骨髓细胞,分离单个核细胞,以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白细胞介素4(rmIL-4)协同诱导下培养,培养至第六天,添加TNF-a或者ALL继续培养两天。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变化;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IL-12、IFN-γ的分泌水平。其次,小鼠皮内注射OVA和/或ALL;两周后断尾取血,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G的浓度。结果ALL能显著促进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的增殖;并促进BmDC分泌细胞因子IL-12、IFN-γ;但不能增强OVA在小鼠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的量。结论ALL在细胞免疫中具有很好的促进BmDC成熟及增殖的作用,但不能增强小鼠对OVA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简介:摘要目的对盆底康复训练在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作以评价。方法2016年6月—2017年3月我院共计开展112台全子宫切除术,其中一半手术患者在出院前一天经由专科护理人员指导学习盆底肌锻炼方法,并在院后坚持开展为期半年的盆底肌锻炼,便于叙述以下将本组患者统称为观察组;其余56例未接受盆底肌锻炼指导同时也未在院后开展盆底肌锻炼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盆底肌肉肌力情况与张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盆底肌肉肌张力达2度、3度的患者所占比重为71.4%、16.1%显著高于对照组46.4%、5.4%,观察组患者盆底肌肌张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张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能有效预防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障碍性疾病,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女性盆腔器官轻度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为指导的效果,为广泛开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行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妇科病普查发现的409例有轻度症状的FPFD患者(盆腔器官轻度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进行规范的行为指导,并进行3次随访交流指导,一年后再次普查观察疗效。结果409例患者接受规范的行为指导后,11例因各种原因失访;398例一年后的普查显示近70%症状得到控制,其中8%恢复正常(显效)、60.6%例症状明显改善(有效)、20.1%例症状减轻(中效)、11.3%效果不明显(无效)。结论FPFD严重影响成年妇女生活质量,其中盆腔器官脱垂(POP)伴或不伴压力性尿失禁(SUI)最多见,规范的行为指导,正确的盆底肌肉锻炼是简单易行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盆腔肌肉低频点自己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搜集2016年10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方式)及治疗组(盆底肌肉低频点刺激治疗),每组均分为36例,观察及比较两组产后尿潴留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产后尿潴留患者治疗后的残余尿量为(45.35±8.41)ml、膀胱容量为(354.40±21.53)ml较治疗干预前有所改善,则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残余尿量(90.61±14.71)ml、膀胱容量(316.24±22.72)ml;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应用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对产后尿潴留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盆底肌张力得以恢复,同时减少会阴伤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后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40例,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综合疗法,对照组仅采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盆底肌力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75.71%,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和32.86%,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功能训练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并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妇科盆底重建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妇科盆底重建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前、术后心理分析和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恐惧焦虑状态、对疼痛程度的耐受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盆底重建术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患者配合度,有利于患者安全度过心理矛盾冲突期,确保手术成功,而且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评估盆底重建术前子宫质量的意义。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需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45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术前均采取超声评估子宫质量,包括子宫体、子宫颈各径线值与质量,并与术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超声评估子宫体、子宫颈各径线值与术后测量值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复发5例,成功40例患者全子宫平均质量为49.74±13.06g,复发5例患者术前超声评估与术后离体子宫称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于成功组患者均值。结论盆底重建手术患者术前采取超声评估子宫质量可取得不错的效果,评估结果与术后评估基本一致,有很高的临床意义,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以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以及慢性盆腔疼痛(CPP)等为主要病症的一组妇科问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是中老年的常见病,据权威机构调查,35岁~59岁中年女性中有60%以上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均寿命延长,人们对于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盆底损伤和机能退化造成的盆腔器官脱垂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别是妨碍妇女的工作和社会活动,被称为“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尤其对于女性健康的性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该影响现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女性人群中的性问题广泛存在,与健康状况和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并可影响到与配偶的相互关系及家庭稳定以至于社会和谐。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卧位分娩对盆底功能发生的相关变化及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本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107例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平卧位分娩组(55例),实验组采用俯卧位分娩组(52例);分别于产前38周及产后1周行各项检查。结果两组妊娠晚期盆底各项目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U-PCL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1周SUI发生率及提肛肌、内外扩约肌损伤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1周LH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平卧位分娩相比,俯卧位分娩会阴的损伤率下降,对盆底的影响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