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经临床确诊为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析其胸部X线及CT表现,并与同期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15例病变发生在单纯肺结核非好发部位,14例累及2个或以上肺段;12例影像学表现为小片状淡薄影,7例伴有弥漫粟粒性结节。而40例单纯肺结核中有29例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30例仅累及1个肺段;31例影像表现为致密的斑片影,23例伴有纤维增殖灶,19例有1个或多个空洞。两组患者在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学在病灶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均存在差异,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胸部影像学表现更为多样性和不典型性,临床医师和影像科医师应对此警惕。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CT影像学诊断在周围型小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79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和CT检查结果,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X线检查下,漏诊率为17.72%,误诊率为2.53%,诊断符合率为82.28%,CT检查下,漏诊率为3.80,误诊率为0.00%,诊断符合率为96.20%。CT检查的漏诊率及诊断符合率显著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毛刺征、空泡征等特征的检出率上对比,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影像进行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诊断,诊断价值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坡头地区癫痫的患病率及发病率,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沙坡头地区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生入户调查,样本量32772人,凡初筛调查时未确诊或疑似为癫痫患者,均经神经科医生再次调查确诊。结果调查共确诊102人,患病率3.11‰,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年发病率164.77/10万。结论本次调查发现沙坡头城乡结合区癫痫患病率低于全国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腮腺叶间导管转移治疗干眼病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具(20侧)成人尸体标本头面部腮腺区进行局部解剖,观察腮腺第1叶间导管与面神经颧支的关系,测量两者的相关数据。结果腮腺浅部第1叶间导管在距腮腺乳头(25.49±2.76)mm处注入腮腺导管,第1叶间导管长度为(37.63±1.24)mm,注入腮腺导管处的外径(0.54±0.16)mm。腮腺浅部第1叶间导管与面神经颧支的解剖关系是面神经颧支位于叶间导管的浅层,两者逆向而行。在眼眶外侧缘的垂直线上叶间导管和面神经颧支距离腮腺导管分别为(9.82±1.35)mm和(6.51±1.30)mm。结论第1叶间导管转位治疗干眼病是临床较理想的术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儿科治疗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的分配比例进行分组,即为第一组100例和第二组100例。第一组患儿行常规护理,第二组患儿行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第二组实施细节管理之后,护患纠纷均低于第一组;第二组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优于第一组;第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第一组护理满意度为86%,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佳,有效的提升了医院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其临床推广价值十分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大面积脑梗死CT诊断结果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诊治的9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并分析CT诊断结果及其影像学特征,为疾病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结果90例患者中,20例诊断为颞叶梗死,17例诊断为额叶梗死,14例诊断为枕叶梗死,11例诊断为顶叶梗死,16例诊断为基底节区梗死,8例诊断为小脑半球梗死,4例诊断为脑侧室梗死。患者均发现血肿和高密度影,梗死性质和部位不同CT影像学各异。结论CT在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图像特征较为明显,可准确判断梗死病变部位,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