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应用消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数据验证目标即为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双盲法实施分组比对,将西药治疗用于参照组,将消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用于试验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有效合计值、不良反应计算数值、20m步行用时、晨僵时间、双手握力、DAS28评分、休息痛与参照组相对比,治疗后两组20m步行用时、晨僵时间、双手握力、DAS28评分、休息痛与治疗前对比,P<0.05,组间数据计算显示统计意义。结论将消痹汤联合西药治疗应用在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可显著改善其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75例RA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专科对症治疗,并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2个月后应用焦虑自量表(SAS)、抑郁自量表(SDS)评测本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改善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本组75例患者通过干预后SAS、SDS两项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调查,护理满意度达到96.0%。结论对RA合并心理障碍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蜂毒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进行分组,将采用传统治疗的45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采用蜂毒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的45例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沉下降率为95.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蜂毒穴位注射可显著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周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医用臭氧痛点阻滞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选自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治疗的80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单纯使用医用臭氧痛点阻滞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医用臭氧痛点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10±0.12)分、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3.75±4.36)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肩周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医用臭氧痛点阻滞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就诊我院患者105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53例。参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34例、一般15例、无效4例与参照组有效18例、一般20例、无效9例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参照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压痛、关节肿胀、ESR、CRP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护理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015年11月10日到2016年11月10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各40例,对比2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满意度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及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而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7月年在我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的人数为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双氯芬酸钠以及甲氨蝶呤的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之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同时治疗3个月后对比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后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在关节功能的改善、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及降低红细胞沉降率方面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寒湿痹时,相比于单纯地使用西药进行治疗,采用在西药基础上应用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效果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宜痹汤联合二妙散加减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15年8月-2018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组选用宜痹汤联合二妙散加减疗法,常规组以临床上常规的西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不良反应发生率3.5%,常规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4%,不良反应发生率4%,治疗组的有效率比常规组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讨论采用宜痹汤联合二妙散加减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效果明确,其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ART)对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滑膜细胞凋亡和细胞因子CCL5水平的影响,探讨青蒿琥酯治疗RA的免疫机制。方法收集RA患者关节液标本25例,体外分离培养滑膜细胞,以生长良好的3~5代滑膜细胞进行实验,调整细胞浓度,分为细胞对照组、ART组、MTX组。(1)不同浓度的ART作用于滑膜细胞24h,12.5?g/mlART作用滑膜细胞8、24、48h,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细胞凋亡。(2)不同浓度ART和MTX分别处理滑膜细胞48h,用ELISA法检测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CL5水平。结果(1)对RA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ART在3.125~25?g/ml浓度范围内作用滑膜细胞24h后,早期凋亡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但当ART的浓度达到50?g/ml时,早期凋亡细胞率反而降低;12.5?g/mlART作用滑膜细胞不同时间段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并呈时间依赖性。(2)对CCL5水平的影响不同浓度的ART和MTX分别处理细胞48h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CL5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青蒿琥酯可显著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CCL5水平,诱导其凋亡,并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青蒿琥酯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