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妊娠疤痕子宫破裂的预测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入院的100例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孕妇妊娠32~40周内的子宫下段厚度及子宫瘢痕缺陷的情况。结果100例患者在妊娠32周的时候子宫下段的3层结构,子宫下段均已较好的形成,其中21例患者B超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子宫下段疤痕缺陷,经过手术确诊得到疤痕子宫破裂的患者有8例,完全性破裂1例,不完全性破裂7例,超声误诊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24%,误诊率4.76%。结论妊娠疤痕子宫破裂采用B超检查的方法十分可靠,预测准确,而且可预测先兆子宫破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师在护理产妇中起到的作用,能够让分娩疼痛降低,并探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2020年到2021年在我院顺利自然分娩的90名孕妇作为主要的研究样本来进行分析研究,对孕妇实施随机抽样分组,每个组别有45名孕妇,并且定义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进行护理方面对照组采取的是日常的常规护理,包括产前检查和产中的常规护理,而对于观察组来说实施更加全面的优质护理。结果
简介:设计意图:中班下学期的幼儿能分辨一些简单的形状,如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对于1~10的数量关系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在取放相应数量的物品时,却总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对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还没能熟练掌握。在一次“小吃店”游戏中,我发现一位小顾客正在点餐:“我要3个荷包蛋,4块水晶糕……”服务员认真细致地进行点数,结果出错了,“顾客”当场就指出了错误,于是两人一起点数食物数量,最后,顾客满意的点点头,开始享用美食。快乐的游戏情境促使我萌发了设计这一数学活动的愿望,希望让幼儿在情境化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习得数学知识,同时还能得到通过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快乐的体验。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效果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9年2—9月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患者,采用队列研究,收集患者相关资料,以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为因变量,对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风险分层和预测效果检验。结果重症患者329例,发生压力性损伤48例;对11个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血乳酸、体温、ICU住院日数、Braden评分、意识状态、年龄、升压药物治疗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可疑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575~3.694,χ2值为6.800、30.510、6.344,P<0.05或0.01);可疑影响因素带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入ICU 24 h内体温、Braden评分、意识状态、年龄及ICU住院时间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0.01),建立预测模型。内部验证构建模型有统计学意义且拟合度好,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2.2%;根据模型进行风险分层,高危组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3.371,P<0.01);临床验证预测效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结论构建的预测模型是重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客观指标科学组合有统计学意义;有预测重症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风险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对重症患者风险分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效果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9年2—9月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患者,采用队列研究,收集患者相关资料,以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为因变量,对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风险分层和预测效果检验。结果重症患者329例,发生压力性损伤48例;对11个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血乳酸、体温、ICU住院日数、Braden评分、意识状态、年龄、升压药物治疗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可疑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575~3.694,χ2值为6.800、30.510、6.344,P<0.05或0.01);可疑影响因素带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入ICU 24 h内体温、Braden评分、意识状态、年龄及ICU住院时间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0.01),建立预测模型。内部验证构建模型有统计学意义且拟合度好,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2.2%;根据模型进行风险分层,高危组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3.371,P<0.01);临床验证预测效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结论构建的预测模型是重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客观指标科学组合有统计学意义;有预测重症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风险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对重症患者风险分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影像学特征联合纹理分析技术在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核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ccRCC患者的术前肾脏MRI图像,根据WHO/ISUP分级系统,分为低级别组(49例,Ⅰ级2例,Ⅱ级47例)和高级别组(29例,Ⅲ级25例,Ⅳ级4例),并以随机数表法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分配到训练集(n=63)与验证集(n=15)。评价MRI影像学特征并提取图像纹理特征。选取横断面图像病灶的最大层面,分别在T2WI及皮髓质期(CMP)图像上勾画ROI。使用MaZda软件提取纹理特征,包括灰度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游程矩阵、梯度、自回归模型及小波变换6种类型。联合Fisher法、分类错误概率结合平均相关系数、交互信息3种方法对提取的纹理特征进行初步筛选,并对筛选出的纹理参数或影像学特征进行两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²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构建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ROC曲线,分析其术前预测ccRCC核分级的效能。结果训练集中,低、高级别ccRCC组间肿瘤长径、形状与边界、CMP强化程度、静脉瘤栓和47个纹理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训练集中,构建7个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包括影像学特征模型(M1)、T2WI纹理特征模型(M2)、CMP图像纹理特征模型(M3)、影像学特征联合T2WI纹理特征模型(M4)、影像学特征联合CMP图像纹理特征模型(M5)、T2WI纹理特征联合CMP图像特征模型(M6)以及联合所有特征模型(M7)。其中M7预测ccRCC核分级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95%CI 0.828~0.974)、0.820(95%CI 0.564~0.974)。结论基于MRI纹理分析联合影像学特征有望成为术前无创预测ccRCC WHO/ISUP核分级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分析。方法:将于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6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早期肺腺癌的 100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 结果: 18例( 18%)患者 CT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无淋巴结转移现象,其影像学属于纯磨玻璃影类型, 21例( 21%)患者 CT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属于混合型磨玻璃影类型,其中 19例( 90.48%)患者检查结果显示无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出现,有 2例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出现了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P< 0.05),剩余的 61例患者的 CT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属于实性结节,检查结果显示有 20例( 32.79%)患者出现了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41例( 67.21%)患者检查结果显示无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出现( P<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超过 1cm、影像学属于实性结节和混合性结节类型以及癌胚抗原 CEA> 5μg/L是早期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预测因素,对于行 PET-CT的患者,当其 SUVmax(最大标准摄入值)超过 5时,其发生淋巴结专一的几率最大。结论:早期肺腺癌患者 CT影像学属于混合型磨玻璃影类型的患者,其发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概率较低;肿瘤直径超过 1cm、影像学属于实性结节和混合性结节类型以及癌胚抗原 CEA> 5μg/L时,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大,对此类患者需行淋巴结清扫。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相关lncRNA与胃癌的关系,从而探索胃癌治疗潜在的靶点。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收集443例胃癌患者基因表达谱数据及临床数据,筛选胃癌中与免疫相关的lncRNA,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分析构建预测模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该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人群分布特征,ESTIMATE方法评估样品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变化。结果本研究共获得546个免疫相关的lncRNA(相关系数Cor>0.4, P<0.001),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9个和胃癌预后相关的lncRNA,通过多因素COX分析最终筛选得到6个lncRNA(AP003392.1,AL022316.1,AC005586.1,LINC01315,AP001318.2,AL161785.1)并构建预测模型,模型将胃癌患者分为高风险与低风险组,生存分析提示两组间生存存在显著差异(P<0.001),ROC分析曲线下面积AUC为0.686,ESTIMATE分析提示高风险组的免疫细胞数量和基质细胞数量多,肿瘤纯度低,免疫评分高;而低风险组的免疫细胞数量和基质细胞数量较少,肿瘤纯度较高,免疫评分低,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免疫相关的lncRNA对胃癌患者具有潜在的预后价值,可能为胃癌的免疫学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体测量指标对糖尿病前期的预测作用。方法为横断面研究。自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招募18~70岁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共239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资料,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胰岛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人体测量指标,包括腹部容积指数(AVI)、身体圆度指数(BRI)、身体肥胖指数(BAI)、锥度指数(C-index)、体型指数(ABSI)、身体肥胖估计量(CUN-BAE)及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依据OGTT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和糖尿病前期组,使用秩和检验及χ²检验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及人体测量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HbA1c、HOMA-IR与人体测量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人体测量指标对糖尿病前期的预测作用。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糖尿病前期的影响因素。结果NGT组119例(其中体检中心健康人群46例),糖尿病前期组120例。两组间AVI、BRI、BAI、C-index、ABSI、CUN-BA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与HbA1c和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RI以3.698为界值,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1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后,BRI、BAI、C-index为糖尿病前期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4.408、2.915和4.540,均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后,AVI、BAI、ABSI对糖尿病前期的影响作用最大(OR值分别为2.925、2.713、2.222,均P<0.05)。AVI、BAI、ABSI联合应用预测糖尿病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35。结论BRI、C-index对糖尿病前期预测作用较好,但不能作为预测糖尿病前期的独立指标,AVI、BAI、ABSI联合应用预测糖尿病前期的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袖撕裂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预测效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9例肩袖撕裂患者(肩袖撕裂组)和51例志愿者及正常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其中男55 例,女65例;年龄34~77岁[(58.2±7.2)岁]。体重指数(BMI)19.5~32.4 kg/m2[(25.4±2.5)kg/m2]。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病史、糖尿病病史、BMI、肱骨大结节角及肱骨大结节切迹角与肩袖撕裂的相关性,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明确肩袖撕裂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分析两组间因素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肩袖撕裂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肱骨大结节角、肱骨大结节切迹角与肩袖撕裂有一定相关性(P均<0.05);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病史、糖尿病病史、BMI与肩袖撕裂不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肱骨大结节角、肱骨大结节切迹角与肩袖撕裂显著相关(P均<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肱骨大结节角和肱骨大结节切迹角不相关(r=0.09,0.13,P均>0.05),肱骨大结节角与肱骨大结节切迹角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1)。当肱骨大结节角、肱骨大结节切迹角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0.05°和150.55°时,预测肩袖撕裂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95%CI 0.71~0.87,P<0.01),0.81(95%CI 0.74~0.89,P<0.01)。结论肱骨大结节角和肱骨大结节切迹角是肩袖撕裂的独立危险因素,肱骨大结节角及肱骨大结节切迹角越大,越容易发生肩袖撕裂,且肱骨大结节切迹角的预测效能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