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学完课文《谁的本领大》后。学生们基本上都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别人”。为了让孩子体会得更深刻一点,我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谈谈自己的优点,也谈谈自己所发现的同学的优点,写在日记本上。今天批改这项作业,写得如何暂且不论,同学的名字被写错的一大堆。有将“侯炳淋”写成“猴丙林”的,有将“王俊”写成“王梭”的。
简介: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一样是用眼睛看的,比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日月星光;还有一样是眼睛看不见的,比如思想和智慧。人生的幸福,其实大多来自于那些看起来没有什么意义的细节。比如,看见一朵花开,空中传来风铃的响声,湖水在微风中泛起涟漪……
简介:中国许多市场经济的信徒认为,贫富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只有富人得到保护,穷人才能变富”的经典“涓滴理论”(主要指上层的财富必然涓滴渗透到下层),在知识分子和媒体中拥有广大的市场。谴责贫富不公的,被他指斥为“仇富”。但是,这一理论已经被严峻的事实所粉碎:富人致富,并没有使穷人变富。
简介:人必生活着,爱情才有所附丽。--《伤逝》
简介:江渭清,湖南省平江县人,1926年投身革命,解放后,先后担任江苏省委书记、江西省委书记等要职。他一生性格耿直,无私无畏,敢说真话,即使是对领袖人物,他也一样直言不讳。
简介:四(2)班的同学们,我们在一起生活了四年,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现在,我想跟你们说一说我的心里话。
简介: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人民纷纷以各种形式纪念敬爱的总理,表达沉痛的哀思。对于如何纪念周恩来,作为周恩来“至友兼爱妻”的邓颖超有着明确的指示,也有着具体的做法。
简介:现代学者对于钱大昕的"声随义转"之说基本持否定态度,但梳理钱氏的相关论述,我们发现其声转理论导源于戴震,对声母和韵部转换都有严格限制,而非任意可通,体现了钱氏对于汉儒声训传统的认识,在清代是具有进步性的。乾嘉学者对于古韵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对于古声纽则较少注意;对声训材料中韵部间的通转有所涉及,而对声母的转换未加留意。
简介:1946年9月,周恩来曾在南京接受过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李勃曼的一次专访。据后来公开发表的文章记述,周恩来在谈起家史时说:“我的祖父名叫周殿魁,生在浙江绍兴。”1964年8月2日下午,周恩来利用星期天召来在京亲属,和他们谈家史。在这篇由周恩来的嫡长侄女、现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周秉德记录,邓颖超亲笔阅改的《七伯谈家史》上,周恩来说,“我们和尔辉父亲是一个祖父,……我们这同一个祖父名攀龙、号云门,字殿魁。”这是周恩来两次在重要场合讲他的祖父的名或字叫殿魁。然而经学者考证,周恩来祖父的名字叫“起魁”而非殿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简介:个体私营经济无疑是有活力、有希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已明确了个体私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吉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九次会议也通过了保护个体私营经济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然而,实事求是地说,我省目前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几位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人大代表。
简介:李德生,1916年生于湖北省黄安县紫云区陈店乡(现划河南省新县),1930年在红安七里坪参加红军,1932年入党,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至4次反围剿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太行军区30团团长,参加了反"扫荡"斗争和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任二野6纵17旅旅长、12军35师师长,1947年9月4日率部解放了红安县城,参加了挺进大别山、渡江等重大战役,1951年参加了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师长、副军长,参加了第5
简介:张闻天在《从福建事变到遵义会议》一文中说:"遵义会议在紧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这是一。第二,遵义会议改变了领导,实际上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中心的中央的建立。第三,遵义会议克服了‘左’倾机会主义,首先在革命战争的领导上。第四,教条宗派开始了政治上组织上的分裂。"遵义会议增补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分工为周恩来军事指挥的帮助者。
简介:赵雷的《成都》唱进了许多人的心里,于是网易云音乐举办了一个活动:为你的城市,为你的母校,写写这样的歌。可是在大家都欣喜地投入回忆时,王尼玛的暴漫团队改编了一首《东莞》,让我们措手不及,其中有这么一句:“你会温柔脱我衣袖,我会单手解你的扣。”看到这里,大家都有一些关于东莞暧昧的印象吧。直至今天,微博转发量超过三万。
简介:“物感”说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气论。但自唐代兴盛的诗境理论实际是在佛禅思想影响下对传统物感说的改造,这一演变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学思想交融的结果;而清代王夫之则在借鉴改造佛理的基础上回归传统并拓展了传统“物感”说的内涵,这一贡献主要体现于其“现量”说:除了强调人的意识能动性,王夫之的“现量”又指向了主体之外的外在世界。
简介:大凡搞理论,做文章,总须立论。向来立论有正有邪,本不足为奇。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邪正两说不两立”,邪者自邪,正者自正。即使是邪说,若藏之名山,秘不示人,自然没有什么利害可言。但既成一家之说,倘作宣传,做了文章,若要发表,则于社会人心就不能没有影响。如此,那所立之论便应分出个是非来。否则混淆视听,搅乱人心,甚至误国误民,恐怕就难以避免。例如,
简介:高校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朋友.接到一名教职工的电话,说停车的时候“违章”被学生监督员抓了个现行,朋友详细地讲述了这名教职工与学生监督员的对话过程。“老师,您的车停错方向了,得调个头。”“我有急事,停一会儿就走。”
简介:昔日高高在上的官员们,落马后能适应高墙内的生活吗?日前据媒体报道,不少职务犯罪人员刚入狱时多少都还会有一些官本位思想,虽然犯罪入狱身份变了,但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依然存在,喜欢其他罪犯称呼他们入狱前的头衔,甚至渴望得到狱警的尊重和监狱领导的关照,希望能给他们面子。坐牢了还不忘当初的权位,还喜欢让人喊其早被剥夺了的头衔,可笑又可悲。然而,这则小笑话却有着值得深思的意义:贪腐官员们
简介:<正>中共一大代表、革命烈士李汉俊的生年,据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资料及《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1卷,均为1890年4月(光绪十六年三月)。然而,北京师范大学蔡德金教授通过日本学者查阅80多年前东京帝国大学工科大学的学生档案,使我们得到了李汉俊的《在学证书》、《保证人书》和《毕业成绩
简介:战国时代阴阳五行学派的创立主要得力于齐国的邹衍。邹衍的主干学说“五德终始说”是在战国后期各派学说高度发展和燕齐滨海地区“奇谈怪论”较为活跃的时代条件与地理背景下形成的,是对相关的传统思想资料加以继承、改造和发展的结果。邹衍“五德终始说”的思想渊源大致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思想,即“五德转移”、“治各有宜”和“符应”的思想。这三个思想分别来自流传已久的阴阳变化与五行生克的观念,古老的天文历法学、物候学、时禁惯例及相应的顺时布政观念,以及自然灾异与政治举措互通互渗的天人感应观念。
简介:心灵的痛苦与生理、社会的痛苦同样真实。你为他们做过什么吗?大四女生小曹从南京到厦门面试,把含个人证件的行李落在了出租车上。寻找时司机说没有捡到行李,随后调取监控发现,行李就是司机叫人拿走的。最后行李被找回,而小曹的面试发挥失常,返校的第二天就坠楼身亡。
大声地说出你的名字
“我说自由”——雨中山果落
中国必须对贫富分化说不
穿越百年,听鲁迅说
江渭清:敢向领袖说真话
同学们,我想对你们说
如何纪念周恩来,邓颖超如是说
再议钱大昕之“声转说”
周恩来为什么说错了祖父的名字?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如是说
李德生说:我也是黄安人
张闻天之遵义会议如是说
我说我在东莞,你笑什么?
论“物感”说的演变与拓展
“邪正两说不两立”
纪委说的?这锅我们不背
也说狱里狱外的“特权”
李汉俊生年又一说
论邹衍五德终始说的思想渊源
谁也没有权利说他们太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