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总体目标下,提出大学生应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说写能力及发散的逻辑思维等三项基本能力。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分层次的课程体系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诸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反馈以及实习、毕业反馈,实现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交流、多向沟通,达成学生基本能力的提高乃至创新型人才的养成。
简介:基于大规模义务教育学校基线调查数据,依据教育生产函数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学校、家庭、教育制度与学生成绩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家庭和学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联合生产机制;教育管理制度对学生成绩有重要影响,具体而言,竞争制度、分权制度对学生成绩均有直接显著正影响,而竞争制度、问责制度、分权制度均通过学校和教师中介变量对学生成绩产生了间接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以帮助学校和家庭提高学生成绩:加强家校合作,健全家庭和学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联合生产机制;重视建立以激励为导向的教育管理制度,依靠激励制度充分发掘教育投入对学生成绩影响作用。
简介:创新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是适应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而保障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则是构建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校企利益最大化、企业重视程度、职业院校参与动力和社会环境等要素,以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和可比性为原则,设计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评价指标体系。
简介:教育财政拨款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保障。随着教育总量投入和生均投入的不断增长,我国亟需探索和建立与基础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均衡教育拨款模式。结合我国基础教育拨款模式演进的背景和国际经验,本文根据基础教育的特点,对构建基于学校层和以学生基本教育需要的拨款公式,以及确立生均财政拨款综合标准进行分析,并对提高教育公式拨款效率的持续运行机制提出建议。
简介:初中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和环境等科学,是青少年接受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股思潮。它强调在科学教育中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是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如何在初中自然科学教学中更好地进行STE教育。笔者认为首先应确立一个清晰具体、可操作的目标体系。培养正确的科学观、社会观、价值观。其次是构建STS教育的内容体系。在注重书本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书外知识的渗透和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注重知识掌握和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课外活动的开展。为了保证STS教育目标的落实,还要建立STS教育的保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