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异位妊娠是妊娠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腹腔镜、血β-HCG、孕酮测定、阴道超声等新技术的广泛开展和应用,异位妊娠孕妇的死亡率得到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尽管当前诊断异位妊娠有多种方法,但最佳诊断方法还是早期血HCG检测、孕酮检测结合早期阴道B超检查。

  • 标签: 异位妊娠 激素测定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怎样在学前期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目前幼儿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 标签: 幼儿识字阅读教育方法
  • 简介:摘要下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针对笔者查阅的533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糖尿病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占12.03%,以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未进食为主要诱因,占44.27%。低血糖有效平稳控制时间为(3.36±1.93)d,经及时正确处理未留后遗症。结论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多样,为了避免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要预防为主。

  • 标签: 糖尿病案例 低血糖反应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情况下血脂与胰高血糖素(GLC)的关系。方法175例受试者,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糖尿病前期(IGR)组和2型糖尿病(D2M)组3组。测定血脂及空腹、糖负荷后0.5h、1h、2h时点胰高血糖素。并计算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AUCglc)。结果IGR组Tc、TG高于NGT组,LDL-C及HDL-C低于NG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M组HDL-C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2M组与NGT组比较,空腹胰高血糖素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2M组与NGT组比较、D2M组与IGR组比较,糖负荷后0.5h、1h、2h胰高血糖素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NGT组血脂与各时点胰高血糖素及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无相关性。IGR组HDL-C与糖负荷后1h胰高血糖素呈负相关(r=-0.307P<0.05);D2M组TC与糖负荷后0.5h胰高血糖素呈正相关(r=0.235P<0.05)。HDL-C与各时点胰高血糖素、AUCglc呈负相关(r=-0.268、-0.391、-0.350、-0.360、-0.395P<0.05)。结论血脂水平对评估胰高血糖素水平有重要意义,可为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同步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血脂 不同糖耐量 胰高血糖素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随着当下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不够等多方面的原因,使越来越多的人同时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类疾病,需要同时服用降糖药和心血管类药物来控制和治疗疾病。然而,部分的心血管类药物会导致人体血糖水平变化,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引发诸多问题,需要得到大家的重视。

  • 标签: 心血管药物 糖尿病 钙离子拮抗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患有2型糖尿病低血糖病症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患有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对其进行规范治疗和合理饮食控制的方法,并且依托于良好的预后护理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规范化的2型糖尿病低血糖病症的治疗,对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者的血糖也逐渐恢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率。结论对患有2型糖尿病低血糖的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合理饮食,以及精细地预后护理治疗,可以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解,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低血糖 诊断 治疗预后 观察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桑苋饮对于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糖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桑苋降糖饮”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35例,设立对照组,组间观察,两组患者在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验组加用中药“桑苋降糖饮”服用,服药6个月。结果桑苋饮有效缓解IGT患者向2型糖尿病转变,参加实验的患者血糖有明显的降低。结论本方具有清热生津、止渴降糖的作用,治疗糖耐量异常疗效肯定,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标签: 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便于早期诊断早期防治。方法选择临床上经过多项血糖监测不能明确诊断糖尿病的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其血糖的动态变化情况以便准确诊断。结果所选患者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26例患者空腹血糖均在正常或略高范围,血糖高峰在餐后1.5h左右,血糖高达13mmol/L左右,依据糖尿病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较为全面的反映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对于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进一步确诊一些单纯依靠静脉采血不能确诊的病例。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空腹血糖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水平得以明显改善,而观察组的护理干预后的FBG、P2hBG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对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糖尿病 生活质量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膳食结构、体力活动、认知观点对孕妇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食物频率调查问卷、国际体力活动调查问卷和认知观点调查问卷调查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定期孕期检查、并在当天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480例。获得有效问卷446份。将446例孕妇分为妊娠糖尿病(GDM)组78例和非GDM组368例,并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孕妇分为正常BMI组(n=374),超重组(n=64)和肥胖组(n=8)。分析孕妇的一般信息、膳食结构、体力活动、认知观点以及不同体重孕妇在不同程度体力活动下空腹及服糖后1h、2h的血糖水平变化。结果与非GDM组孕妇相比,GDM组孕妇年龄较大,孕前BMI较高,体质量增长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GDM孕妇相比,GDM患者高能量食物、高糖水果的日均摄入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重组孕妇进行不同程度的体力活动时,组间比较显示,进行中体力活动时,口服葡萄糖1h后,超重组孕妇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GDM组孕妇不正确健康知识和信念的持有率、高于非GDM组(p<0.05)。结论GDM孕妇妊娠期间的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不足,对孕期的认知观点掌握情况较差。应注意加强孕妇孕期保健与健康教育,改善孕期膳食结构与体力活动。

  • 标签: 妊娠 膳食结构 体力活动 认知观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与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护理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妊娠糖尿病护理,观察组采用血糖控制与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两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调查孕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护理时,采用血糖控制与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医院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护理水平,获得理想的效果。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血糖控制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干预、用药指导、心理干预、运动指导在内的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与餐后2小时血糖均较护理前均有显著降低。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与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值分别为5.2mmol/L和8.6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1mmol/L和9.9mmol/L。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控制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症状低血糖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减少发生率,探讨预防及临床护理的方法。方法收集在本科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出现无症状低血糖的病例,针对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患者提出有效的预防及护理的方法,如心理方面、病情方面、药物方面。结果通过干预、预防和护理,使患者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护理干预有效降低老年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并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2型糖尿病 无症状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期随访在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社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和时间都是相同的,没有显著差异,对观察组患者展开系统化的定期随访,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也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后期生活质量。

  • 标签: 定期随访 糖尿病病人 血糖控制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判断重症监护病房(ICU)全身性感染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ICU全身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监测并记录患者入住ICU72h内血糖值,初始血糖(GluAdm)、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系数(GluCV),ICU住院天数及总住院天数。根据患者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间GluAdm、GluAve、GluSD、GluCV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糖波动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82例ICU全身性感染患者中存活组35例,死亡组47例;与死亡组患者相比,存活组患者APACHEⅡ评分、ICU住院天数、GluAdm、GluAve、GluSD、GIuCV均明明显较低(P<0.05);GIuSD、GIuCV对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054和0.798±0.051。结论GIuSD、GluCV与全身性感染患者ICU病死率和院内病死率显著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特点、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収治的58例新生儿低血糖临床资料,观察该组患儿的病因及治疗效果。结果该组患儿共58例,早产儿37例,占63.79%,围生期窒息儿32例,占55.17%,各类感染10例,占17.24%,奶水摄入量不足或摄入过晚23例,占39.66%,呼吸窘迫综合征15例,占25.86%,硬肿症8例,占13.79%,糖尿病母亲3例,占5.17%,母亲合并妊娠期高血压10例,占17.24%,溶血症1例,占1.72%。经过治疗后50例患儿血糖恢复至正常范围,占86.21%,其余8例经过激素连续治疗24h至48h后逐渐恢复正常,占13.79%。结论对新生儿出生后行常规血糖监测可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病率,改善其预后。

  • 标签: 新生儿低血糖 病因